做表要有“格”

2018-12-01 03:14王俊文
教育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制表表格作风

文 | 王俊文

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校长和老师松绑减压,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众所周知,表格本来有了解情况、理顺流程、提高效率的作用。用好了,对工作确实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现在却在少数地方出现了变调走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其一,表格过滥。明明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偏偏要发一个表格,以显示部门的存在和重要,更有甚者还认为年终总结时也能找到一个成绩凭证,于是不管什么事都以表为据。据了解,特别是期中和期末,一个老师就要接到五至六种表格要填,有的表格还有雷同,让人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其二,表格过粗。让人有吃“夹生饭”的感觉。我们有的同志习惯在办公室内发号施令,不愿调查研究,过分依赖表格,用会议来落实会议,用表格落实表格,接到上级的文件和表格,有时自己还未弄懂就往下发,结果栏目较杂,让基层不好操作;其三,表格过板。有的同志为了图省事,把以往的表格拿来照搬硬套,有的也不考虑不同群体的情况,千篇一律,样式照旧,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发了事。所有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怪,说到底,是我们少数同志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的表现。

凡事要有度,做表要有“格”。作为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场所,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强化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效的工作质量赢得领导、群众的信任。首先,做表要有人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张小表格,有着大学问。见表如见人,见表见其诚。表格虽小,但往往能看出我们的作风和人格。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的原则,把我们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和热情融注其中,彰显我们高尚的品德和作风,做到以表示人,以表育人,以表感人。第二,制表要有规格。要加强对各种表格的源头管理,严格控制,做到该发则发,该简则简;要加强对基层的调研,知道基层所需所想,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制表;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兼顾。保证表格的规范性和精准性。第三,制表要有风格。制表也是一门艺术,要组织力量,加强策划,对表格进行研发,保证台账清晰,结构严谨,让人一目了然,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制表表格作风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统计表格的要求
投融资关注榜(2018.11.16-2018.12.15)
在日内瓦上制表课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格拉苏蒂拥有故事的腕表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