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品德教育

2018-12-01 08:59
江苏教育 2018年79期
关键词:房子德育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它为学生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以综合实践为载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渗透?我在《我是小小建筑师》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德育价值探索。

一、设置情境,在趣味导入中学会探究

趣味情境切入德育教育的关键是:越简单,越回味。我以一个童话故事《三只小猪》导入,在学生说完故事后,我会追问:“同样是小猪,为什么老大、老二和老三的结果不一样呢?”学生们来了兴趣,回答:“因为老大和老二偷懒,盖的房子不坚固。而老三用砖头盖的房子,所以它盖的房子最坚固。”于是我趁势引导:“是呀,我们要做生活的小主人,要努力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来尝试设计制作出我们理想的房子。”学生们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价值的思考:“我希望我的房子是坚固的而且很美观。”“我希望我的房子大一些而且稳固,还要舒适。”“我希望我的房子低碳环保。”“如果是我,我会把我的房子设计得很新颖。”结合学生的回答,我顺势总结:设计的房屋宜稳固、舒适、环保、新颖。并引出本次研究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做一次建筑师,建造出我们心目中的房子。当然我们今天建造的是一个房子的模型,又称纸房子。”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我不断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

二、创造机会,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合作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都非常自我,合作意识不强。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常常习惯于解决问题,却缺乏自主提问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努力营造合作提问氛围,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提问,自主解决。设计图纸时,我首先出示一张完整的设计图,让学生小组思考交流它的优点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结合原先的折形状和搭支架的体验,学生很自然地活用旧知,自主发现问题:材料过度使用增加了稳固性但不够环保如何解决?什么形状的支架更加稳固?等等。学生提出问题后,我没有将答案直接“喂”给学生,而是让各小组组长牵头,做到每一位成员发表想法,一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补充发言,欢迎争辩。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争辩,这样的一番激烈的合作讨论后,学生们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三角形更加稳固也节省材料”“圆形屋顶抗震”等,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合作的意义。

三、抓住生成,在思辨中学会创新、坚持

课堂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个“意外”,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意外”,在思辨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创新,学会坚持。课堂上,一个学生提出:“弯曲了之后,棒与棒之间就会不牢固。而且棒本来是直的,如果我强行把它压弯之后,它会有一个反弹的力量,如果我压得不牢固,它有可能立马就会松掉。”对于这个问题,另一个学生给出了办法:“我们只要把那个小棒一点一点倾斜,就能打造出近似的弧度。”很快,又一个学生提出质疑:“我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卷报纸小棒的时候是用牙签卷的,牙签没有抽出来,现在牙签就在中间部位,非常硬,如果一弯,中间就会折掉,非常不牢固。所以我们这一组也一直在纠结,没有确定这个方案。”

这样的思辨讨论是很好的教育时机,我没有打断,也没有立刻点评,而是顺势而为,对学生说:“没有确定,那你们如果觉得不适合,怎么办?”学生立刻回答:“摈弃掉。”“那对于你们觉得不错的方案,但又遇到了困难,我们是否也可以放弃掉呢?”我追问。学生答:“不能,我们要坚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一问一答,这样的思辨切磋,在教会学生选择最佳处理问题的路径的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对于不合适的方法,该舍弃时也没必要舍不得,但遇到值得研究的问题时,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学会坚持。这个过程既保护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敢于在有不同意见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又润物无声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四、结语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和完美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内容,需要综合实践教育者长期地探索和研究。通过《我是小小建筑师》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了一些思考。

一是精选活动主题,营造德育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主题”为形式呈现内容、以“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这是它与学科课程的区别所在。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生活、活动情境、各类课程资源中生成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进行主题探究。这样的学习研究既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营造了德育氛围。

二是注重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植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探究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本身就含有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培养道德情感,还可以锻炼意志,促进良好品德的逐步形成。本节课中,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完善设计方案;无论是全员参与搭建纸房子还是成果展示汇报总结,多样化的问题导向只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究、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获得能力的发展,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促进正向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是关注多元评价,完善学生道德修养。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评价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完善他们的道德体系。教师既不能因为任务太难而让基础弱的学生放弃执行,又不能因为任务简单让基础好的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主要有:成果展示、访谈观察、成长档案、研讨答辩等,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猜你喜欢
房子德育探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