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补白,提升语文素养

2018-12-03 03:06陈绍倩
江西教育C 2018年9期
关键词:海棠花芦花青铜

陈绍倩

所谓“补白”,即在语文教学中,于文本生发的空白之处展开恰当的想象,合理地补充内容和意境。作为教学一线工作者,在努力践行高效课堂模式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借力“补白”,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标点补白,发散想象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词句读总关情。标点往往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比如课文中的许多省略号常常另有含义。对标点符号进行“补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例如练习内容: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品味着乳汁的甜蜜;花苞笑了,饱含着快樂的泪水;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枝;小溪乐了,漾起了笑的涟漪……教学要求是诵读这篇散文,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

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丝丝春雨唤醒了世间万物,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世间万物对春雨的喜爱?

学生很快找到了“品味、笑了、醉了、乐了”这些词。

师:除了种子、花儿、柳条、小溪,还有谁也很欢迎春雨的到来呢?

生:油菜花。

生:小燕子。

生:“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也很欢迎春雨。

师:那他们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欢迎呢?发挥你们的想象谈一谈。

学生完全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听听孩子们笔端的声音吧:春笋醒了,踮起脚在一比高低;小燕子乐了,赶紧穿起了美丽的外衣……

二、词语补白,升华情感

文本中有许多关键词语是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石,就拿教材中的课文《芦花鞋》来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芦荡一望无际,芦花有的是,但青铜的挑选是十分苛刻的。”笔者就这句话展开了教学:

师:“苛刻”这个词在文中是指什么?

生:是说青铜挑选芦花的要求很严格。

师:那为什么青铜要苛刻地采芦花?

生:只有这样,编织的芦花鞋才更漂亮。

生:这样芦花鞋能卖一个好价钱,好给妹妹葵花照相片。

师:哦,原来青铜如此苛刻如此认真地采芦花是为了妹妹呀!现在再读这个词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青铜苛刻的举动表现了青铜的用心和对妹妹的真情。

师:青铜具体是怎样“苛刻”地挑选葵花的呢?他会有那些动作?课后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案例中,一系列的追问让“苛刻”这个词语拥有了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深入字里行间,理解了作者通过文字所传递的真情。

三、情境补白,提升表达

文本中有些场景描写,简洁而寓有深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化简洁为丰富,挖掘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深意。

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有这样一段话: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烂漫!他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海棠花开得十分茂盛,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怎样让学生感受海棠花的旺盛,春光的美妙?只有那娇艳欲滴的海棠花图片还不够,得让学生入情入境。

师:如果我们也来到玉澜堂,你是否也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想在花下大声地赞叹?

生:海棠花蓬蓬勃勃,一串串挂在枝头,一阵香气袭来,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

生:看着这美丽的海棠花,我想改写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海棠花儿探头来。

师:哈哈,你都忍不住口吟诗了!

生:我也想到了一句,玉澜堂内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生:海棠花真令人陶醉,我也来一句,海棠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海棠扑鼻来?

师:是呀,海棠花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对话中,学生的思维被渐渐激发,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笔者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让学生赞叹玉澜堂的海棠花这一“补白”,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活了文本,使海棠花的美留在了学生的心里。

四、结尾补白,拓展生成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不妨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文本情节。例如在《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中,投影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句话。

师:茉莉花香是钻到心中的,那么此时,那个“哦”是从哪儿发出的?

生:内心深处。

师:此时的茉莉已经是爸爸妈妈心系对方的象征了。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你认为爱是什么?

生:爱是一柄大伞,撑起小小的世界,给我一方温暖的天。

生:爱是一片绿荫,给我们带来一片清凉。

生: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我们倍感温暖。

师:让我们默默地把这洁白纯净、平淡无奇却又幽香缕缕的真爱埋藏在心中,去做一个懂得爱并乐于付出爱的人!

补白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是激活学生灵感的金钥匙。适时巧妙地借力补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迸发,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海棠花芦花青铜
青铜之光
芦花飞雪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海棠花开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芦花
吟雪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