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浅析民办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2018-12-04 10:07任晨阳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政府责任转型发展

任晨阳

摘 要: 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需要政府、高校等多方努力,其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考察地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引导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中的现状、存在问题。通过思考总结,指出地方政府在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政府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创新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这对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更是开启了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各高等教育单位要明确把握教育历史定位,理解教育的本质要求,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1]。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同样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民办高校想要策应国家政策,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下,需要加快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步伐,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与全国各地方高校一样,民办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急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升级,实现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协同发展[2]。

一、一些地方政府在引导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在民办本科高校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挥棒,更是民办本科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黏合剂。从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重视高校转型工作,可以令民办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遇到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引领不到位

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制定的相关指导性和支持性政策,但有时存在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却在实施中打折扣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某些政策理解衔接不到位及政策制定不及时。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关键在于传达和衔接,如果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或误读,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在一项工作实施开展之前,没有及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政策,或遇到问题时制定相关政策,很可能即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只能事倍功半,最终导致政策难以贯彻执行。

(二)经费保障不力

民办高校需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明显增大,学校需要加快相关设施建设的步伐,如建设一定规模的实践实训基地,这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目前,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学生的学费。地方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僧多粥少,很难填补民办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经费空缺。因此,民办高校除了做好原有教育教学工作外,还需要进行新学科专业的开发和建设、市场调研、实践实训中心的建设等,否则资金短缺,势必会影响民办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三)桥梁纽带作用不明显

分析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成功创办的经验时不难发现,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虽然国家一直倡导政校企合作,但是真正将合作落到实处的却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虽然国家已经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到民办学校任教”,但是落实到一些地方,却没有出台配套的符合当地特色的文件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一些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够明显,相对滞后于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步伐。

(四)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人才引进,二是学校培养。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如果提供优越的科研平台、良好的教学环境,势必能够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但是相比重点老牌公办院校,民办高校显然不占优势。民办高校需要在教师内培方面下功夫,目前各高校都提倡“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高校教师在做好本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实训技能。另外,还需要引进企业中高技能型人才担任学校实践实训的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地方政府在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引进通道上没有完全打开,缺乏对这两者在高校教师占比中做出详细的规划;教师的转型发展意识不够强,多是个人意愿,具有随意性;企业高技能型人才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渠道,参与度不高。

二、地方政府在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今社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并非真正的“独立”、“自主”办学,政府虽然下放了些权利,但是不代表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在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助力民办高校快速转型,加快民办高校内涵建设。

(一)引导并支持民办高等教育

地方政府在学校管理方面,可以实行宏观指导的管理模式,使高校充分享有办学、决策自主权,减少对高校内部管理的干涉,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導。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和引导着重放在加快民办高校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上,落实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3]。政府还需提升服务理念,加大对高校转型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企业各界对高校转型发展经费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做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人才培养中经济和精神的坚强后盾,提高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硬性条件。

(二)制定相关有效性政策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行政指导的方向标,引导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在政策和资金上向民办高校倾斜,并将民办高校的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高校和企业粘合剂的作用,真正做到校企融合,齐头并进,高校提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解决生产发展难题,最终促成地方经济、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推动促进校企合作

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具体规划,规范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在制度的约束下更加科学化[2]。针对目前现有的企业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政府需要开通渠道,加强宣传;在工商、税收等方面开放绿灯,给予支持;建立相关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合作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优先发展;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管措施,对于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学校和社会利益、造成公共危机情况的企业进行严惩,营造和谐诚信的政校企合作大环境。

(四)鼓励自主学科专业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扩大民办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因此,政府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可以给予方向性的宏观指导,鼓励民办高校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依法依规设置新的专业或调整现有学科专业,当高校在专业设置或调整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政策性的帮助,以便地方民办高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五)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培养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在资源方面的优势,规范制度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协调各部分单位之间的关系等方式,为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4]。与此同时,政府需要深入民办高校及创新创业的一线,倾听学校师生的诉求,了解当前创新创业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民办高校的教育发展中存在哪些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六)保障民办高校公平待遇

近年來,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文件,各民办高校正是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被社会的重视和理解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是相对于重点老牌公办院校,在民办高校教师的保障、民办高校的科研立项、民办高校师生评优评先、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等方面,一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情况还是仍有发生。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尽可能地让民办高校在硬件支持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可以加大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真正的教育公平、就业平等的育人、用人氛围,为民办高校的转型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

民办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充分挖掘内部潜在动力,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同时,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设计和科学指导,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大力支持。在多方合作的前提下,民办高校才能够加快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步伐,更好地为地方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大良.发挥高等学校优势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OL].人民网,2017.12.18.

[2]李储学,赵芳芳.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及其重塑[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4):29-34.

[3]徐绪卿.治理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4(8):18-20.

[4]潘留仙,陈文联.论民办高校社会责任推进中的政府作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1):6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应用技术型大学视域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项目号:2016SJD880165。

猜你喜欢
政府责任转型发展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政府角色转型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