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2018-12-05 05:31王莉莉蔡瑾瑶丁晟春
体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南京市消费体育

王莉莉蔡瑾瑶 丁晟春



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王莉莉1蔡瑾瑶2丁晟春3

(1.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172;2.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8;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13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项目、消费金额,结果发现,多数学生还是选择较为经济的体育项目活动,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运动能缓压解乏,调节身心,应正确引导南京市大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逐步提高体育消费层面,合理充分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

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南京是二线向一线过渡的省会城市。对南京市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体育消费情况。本研究力图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项目、消费金额等方面去了解南京市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现状,以为如何进一步开发、经营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和更好地改变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京市1118名在校专、本、硕三类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了2000年以来体育类、教育类和管理科学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共调研1118名在校专、本、硕三类学生的信息,剔除遗漏和缺失21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097份,有效率98%。

1.2.3数理统计法

用SPSS20.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和描述统计交叉表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表1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统计(%)

消费目的专科本一本二本三本四硕士平均数 强身健体67.966.167.056.379.567.767.4 兴趣爱好55.763.550.043.865.956.755.9 娱乐交际19.926.014.56.330.727.820.9 从众心理2.23.32.56.33.44.43.7 追求时尚4.15.35.112.56.85.96.6 明星效应1.82.42.90.64.55.52.9 缓解压力35.441.337.318.863.673.645 体育课需求43.238.449.631.317.09.031.4 提高运动水平12.518.415.60.723.928.916.7 其他1.51.78.00.22.32.92.8

从表1中可看出大学生在选择“强身健体”为体育消费目的约占67.4%、选择“兴趣爱好”为体育消费目的约占55.9%、选择“缓解压力”为体育消费目的约占45%,这三个动机是被调查者中选择最多的,这说明当今大学生的锻炼目的比较明确,健康意识也比较强,健康意识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消费行为的产生。缓解压力动机在研究生中选择较多的,那是因为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通过体育锻炼能够相对缓解。

2.2 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表2显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水平不均衡,虽然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大学生尚无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多的钱用在除生活外的其他消费。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花在购买“运动服、饮料、器材”等基本日常所需品上,其中女生多偏向买“运动服”的花费居多,占85.8%;男生多偏向购买“运动器材和饮料”居多,占58.6%和62.3%。大学生的“观赏型”体育消费为“观看有关体育影视/照片展览”居多,约占51.7%;大学生的“参与型”体育消费为“参加体育培训活动”居多,约占52.5%。但这样的不均衡比例造成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失衡,也反映出大学生体育消费还处于较低层次。

表2 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结构调查统计(%)

消费类型性别平均数 男女 实物型运动服装74.885.879.8 运动器材58.641.149.8 运动饮料62.354.758.5 体育比赛纪念品5.14.04.6 体育明星海报4.83.34.1 体育类报刊/杂志/书籍9.99.89.9 体育运动健身卡13.015.814.4 其他2.51.62.1 观观看体育比赛门票31.625.428.5 赏观看有关体育影视/照片展览51.751.651.7 型其他20.925.323.1 参与体育培训活动48.956.152.5 参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活动33.826.130 与体育运动健康处方/私教10.29.49.8 型其他16.317.316.8

2.3 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体育消费调查分析

表3显示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以参与“散步、跑步”项目为主,约占58.4%;第二选择是“球类”的约占49.4%,反映出的客观现实的状况是经济健身,由于操场和各类球场学校几乎都是低价收费或免费开放供学生使用的,所以这就导致选择这两类健身项目的人数居多,这也反映了经济状况直接制约了体育消费的行为。居第三位的是选择“健美操、瑜伽类”,约占28.6%,并且这项是女生选择的居多,占46.2%,那是由于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是广泛开展学习健美操、瑜伽类的,以爱好为角度选择上是偏多的,而且该项目在宿舍和家中都可以锻炼起来,不需要太大的空间,通过网络视频教学就可以跟着锻炼起来。

表3 大学生参与运动项目产生的体育消费调查(%)

消费项目 性别 平均数 男 女 球类65.5 33.349.4 健美操、瑜伽类11.0 46.228.6 游泳19.9 18.819.4 散步、跑步58.8 58.058.4 体育舞蹈5.1 34.920 轮滑6.4 15.811.1 武术5.1 4.34.7 健身器材活动19.9 12.116 登山16.6 18.117.4 极限运动3.1 2.82.9 跆拳道6.9 5.46.2 自行车23.3 25.524.4 其他1.8 5.33.6

2.4 对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

图1 南京市大学生每月生活费金额

图2 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金额

从图1可看出南京市大学生生活费用是1001-2000元/月的居多,占69.34%,从图2可以看出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居多,占68.64%。体育消费金额水平占生活费金额的5-10%左右,由于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几乎都是家人给予,又要在学校独立生活支出一大部分,所以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也就相对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目前高校大学生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对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多数还是选择较为经济的体育项目活动,这也是与大学生的可支出经济费用挂钩的。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消极的态度,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3.1.2南京市高校大学生消费动机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强身健体”“兴趣爱好”“缓解压力”为体育消费目的占大多数,体育运动能缓压解乏,调节身心。

3.1.3南京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不均衡导致体育消费的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南京市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居多;“观赏型”体育消费和 “参与型”体育消费略少。

3.2 建议

3.2.1加强南京市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重视对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习惯、观念的培养,适当开设有关体育活动、消费与健身方面的讲座,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培养高校大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2.2南京市高校应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学校体育场馆可采取免费开放和限时有偿开放政策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投资、科学消费。

3.2.3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宣传体育的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进入合理化、科学化的轨道,从而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1]刘志强.我国体育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0-12.

[2]林建君,丛湖平.我国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与科学,2001(2):18-22.

[3]何敏学,都晓娟.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体育学刊,2004(3):29-31.

[4]王芳.略论大学生体育消费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4(3):85-87.

[5]罗建英,张辉.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J]. 体育学刊,2001(6):47-50.

[6]王耀东.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100-104.

[7]丁锋,袁兰军.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58-60.

[8]张劲松.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802-803.

[9]高虹,孔德刚.河北省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J].消费经济,2016(5):101-104.

Investig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 Consump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Students

WANG Lili, etal.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 211172, Jiangsu, China)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项目批准号:2014SJD325。

王莉莉(1984—),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南京市消费体育
刘辉
顽皮的云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信用消费有多爽?
我们的“体育梦”
南京市长
新消费ABC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