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盘点

2018-12-05 17:30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5期
关键词:负面经济企业

权威发布

商务部:上半年完成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修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博鳌亚洲论坛上中方宣布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扩大开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一揽子政策,争取上半年尽早完成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修订工作。

高峰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出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是在准确判断中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引领新时代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完全是中国的主动开放,让世界各国都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高峰指出,在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方面,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开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将争取尽早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工作。

解读: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时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习近平强调,今年上半年,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全国人大举行的新闻会上曾透露,今年中国将在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方面继续出硬的措施。其中,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把自贸试验区试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大到全国。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国负面清单已经经历了数次“瘦身”,相信对外商限制投资的措施将大幅缩减。

能源等8大领域开放路线图时间表将出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上半年将要出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有关情况,以及汽车等制造业行业开放的具体考虑。新的负面清单除了将公布2018年的开放措施外,还将公布未来几年的开放措施,这将给予相关行业一定过渡期,同时大大增强开放的可预期性。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市场对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反映积极,对将要推出更加开放的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据了解,2017年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有63项限制,比2015年版减少了30项。关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将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中国制造2025”政策、科技计划项目、企业上市、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二是着力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之外简化管理程序。全面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对接国际标准,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方面大幅缩减时间。三是不断加强法治化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外商投资各类合法权益。加快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以法律形式确定投资保护、投资促进、公平竞争、投资管理等基本制度。

解读:这次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大幅度减少限制,不仅是数量上减少,更重要的是以更大决心推动重点领域开放。这次修订,除包括金融、汽车领域对外开放措施外,还将在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等领域提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另一方面,增强可预期性,改变以往“一次一放”的开放模式,一次性列出部分行业未来几年开放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过渡期。

外管局稳步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投资企业试点工作

4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发布信息,支持境内机构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稳步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投资企业试点工作。

据了解,为积极支持有能力的境内机构开展多种类型的对外投资,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3年起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推出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投资企业(QDIE)试点。结合试点情况,适应市场主体跨境资产的配置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QDLP和QDIE试点工作,并于近期将上海和深圳两地试点额度分别增加至50亿美元。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收支状况、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对外投资情况,进一步完善QDLP/QDIE宏观审慎管理。

解读:此举是外管局更好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大举措。

经济调查

普华永道:全球消费者及零售商对经济前景均感乐观

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2018》显示,全球消费者对2018年经济前景感到乐观,三分之一受访者指出今年经济表现会优于去年,认为持平的也有41%。调研访问了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逾22,000名消费者,评估他们的消费行为、喜好及预期。

综观全球受访者,38%表示消费开支将与去年相仿,另外37%则表示会增加消费。亚太区国家受访者最为乐观,主要原因是中国及众多亚洲地区新兴市场的经济持续增长。本次调研中,对本国经济前景持积极态度的前四名均为亚洲国家,分别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及越南。同时,来自南非、马来西亚、匈牙利(东欧)及英国(西欧)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将于未来12个月减少消费,原因分别是他们担心通货膨胀(南非),脱欧(英国),经济衰退(匈牙利)以及油气价格上升(马来西亚)。

解读:虽然有意见认为未来消费开支及投资可能降低,但本次年度调研反映出消费者信心与积极态度令人鼓舞。总体而言,全球受访者更关注整体经济不确定的因素,而全球反恐及全球变暖等对消费力的影响则相对间接。

2018中国企业贸易信用调查:尽管经济增长快速强劲,逾期付款情况仍在增加

科法斯近日发布《2018中国企业贸易信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2017年有所回暖,在强劲需求、宽松货币及财政政策的推动下,GDP增速从2016年的6.7%提升到6.9%。其结果便是风险管理者们无论对经济预期还是自身风险管理程序均有所懈怠。

尽管表面数据十分亮眼,与经济表现的改善相反,后期风险趋势却仍继续加大。遭遇超过120天逾期付款

的受访企业占比从2016年的19%增加至2017年的26%,而那些遭遇超长期逾期付款(超过180天)且超过其年营业额2%的受访企业占比从2016年的35%增至2017年的47%。更令人担忧的是,遭遇超长期逾期付款金额占10%以上年营业额的受访企业比例,从2016年的11%增至2017年的21%。能源行业平均信用期限最长,其中1/3的受访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超过120天。制药、建筑、运输和汽车的信用期限也高于平均,不过在不同的到期日区间中分布更为均匀。遭遇超长期逾期付款金额超过其年营业额10%的受访企业中,能源(33%)、建筑(32%)和汽车(27%)行业占比最高。

解读:当逾期金额在企业的年总营业额中占比过高,便会对其现金流构成风险。这清楚表明,中国经济中的一些压力应引起关注。

猜你喜欢
负面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