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2018-12-05 08:06
河南农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郑市全氮平均值

一、土壤采集与测试方法

(一)土壤采集

样品采集应按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要求,根据耕地面积、茬口、质地、灌溉条件在辛店镇、观音寺镇、梨河镇、城关乡等乡镇进行合理分布,采用“S”形或对角线形多点取样,采样深度0~20 cm,混合样品质量1 kg,每个土样代表面积13.33 hm2。

(二)土样测试方法

所采集的土样均由新郑市土壤肥料站进行常规分析,主要化验项目为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有机质共6个项目。

二、结果与分析

现将2015年、2016年、2017年3次土壤养分测试状况汇总结果见表1。

(一)土壤含氮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表1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含氮量平均值由2015年的1.14 g/kg提高到2017年的1.38 g/kg,提高了0.24 g/kg,平均每年提高0.08 g/kg。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土壤氮素主要以有机态氮存在,除少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外,有机态氮占土壤氮素的90%以上。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逐渐提高使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也呈增加趋势。

(二)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表1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72 mg/kg提高到2017年的81 mg/kg,提高了9 mg/kg,平均每年提高3 mg/kg。新郑市高产田各乡镇以及不同质地的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与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关系密切。经过几年以来的合理施肥不但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的质量分数。

(三)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1表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14.4 mg/kg提高到2017年的18.6 mg/kg,提高了4.2 mg/kg,平均每年提高1.4 mg/kg。新郑市高产田各乡镇以及不同质地的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均表现显著增加。分析原因: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提高,投入增加;由不施磷到氮磷配合,由重氮轻磷到逐步提高施磷水平,氮磷施用比例逐渐协调;磷肥在土壤中有转化、固定、再释放的动态变化规律,有储备特点;沙质土壤施磷水平较高,产量增高明显,更增加了农民增施磷肥的积极性。

(四)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1表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116 mg/kg提高到2017年的147 mg/kg,提高了31 mg/kg,平均每年提高10.3 mg/kg,总体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市先后实施了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工程、补钾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人们开始合理施用配方肥,结合连年的秸秆还田,使农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钾得到有效补充与提高。

(五)土壤pH值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表1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pH值平均值由2015年的8.06mg/kg下降到2017年的7.83 mg/kg,呈逐年下降趋势。 原因分析:一是增施了有机肥;二是磷肥得到推广普及,用量不断增加;三是施酸性肥料使土壤pH值得到调整;四是地下水下降。

(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由表1 可知,新郑市高产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16.4 g/kg提高到2017年的18.4 g/kg,提高了2.0 g/kg,平均每年提高0.67 g/kg。新郑市高产田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趋势表现较大差异,质地较轻的沙壤土提高幅度较大,质地黏重的淤土则提高幅度较小。分析其原因,新郑市高产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新郑市养鸭、养鸡、养猪户多,养殖业的发展补充了有机肥的来源;二是重视培肥措施,以小麦—玉米双季秸秆还田为主导的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机制全面建立,农田有机质施用量大幅增加;三是多年来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四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表1 土壤养分状况

三、培肥途径与施肥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的利用

抓好有机肥料建设,广辟有机肥源,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秸秆还田不仅使后季作物增产,后效也较显著,而且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二)大力实施、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综合运用国内外平衡施肥先进技术,搞好区域推荐施肥。依托辛店、观音寺、孟庄等区域中心站,建设一批集研究、展示、培训、推广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全面推广“测土、配方、配肥、送肥、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的开展,进一步加大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猜你喜欢
新郑市全氮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新郑市
新郑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第9次复查样地地类变化分析
煤矸石山上不同种植年限和生长期香根草各部位全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比较
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土颗粒分形的空间分异特征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