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活动的研究”课题实施策略

2018-12-05 18:37唐方冯伟红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亲子课外成果

唐方 冯伟红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实验室这些狭小的空间里,而是要指导孩子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科学。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学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活动的研究”。这项课题被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明确研究思路

课题组的成员多是对课题研究缺乏了解的一线教师,骨干成员也需要更深入地挖掘课题内涵。据此,我们在课题评审通过后、立项通知书下达前的时段,组织大家开展以学习与培训为主的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关于做好2017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上级文件、《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参考书籍等熟悉课题研究的常规流程;通过学习《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各方理论依据;通过学习《小学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活动的研究》评审书等了解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等。具体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为:

(一)根据湘潭市关于“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和申报指南与湖南省相关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科学教研团队的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确定了“小学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活动的研究”这一选题。

(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部分老师已于先期自行开展研究而积累的多年经验和做法,得出一些课外科学拓展活动的启示。在以上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展开研究。

我们将结合现状、依据现行湘版教材,向学生布置课外科学拓展活动任务,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在家和家长一起参与相关活动,收获拓展成果。同时,科学教师收集过程资料,多维评价学生活动成果,并通过交流与研讨、反思与总结,掌握一定的指导策略,撰写经验论文,形成经验成果。

二、实践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调查分析:在课题研究之初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合理选择拓展活动的内容,获得依据或进行动态调整。

(二)行动研究:依据现行的湘版教材,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实现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外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以帮助学生拓展科学视野,丰富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建构更完整的科学核心概念。

(三)案例分析:在科学教学中,及时搜集整理学生相关活动的过程资料及反馈信息,寻找典型的案例,引领师生认真反思与总结,实现课题研究价值。

(四)归纳总结:进行归纳、综述、完成相关的拓展任务,制作相关的科技作品、撰写相关的科学论文等,通过各种平台和途径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为本课题研究积累鲜活的成果素材。

目前,我们已经合作实施了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我们安排骨干成员唐方、刘冉、肖筱雯老师讨论确认调查对象、调查项目,制定调查实施方案、设计调查统计表格;所有成员分工调查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与家长群体,收集调查结果,统计调查数据;刘冉、赵海罗、田溪老师整理、分析全校调查数据,讨论、归纳、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和经验论文。反思这次调查活动,我们发现,我们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学科的事实没有成为课题研究的阻碍,反而是合理的分工使得各成员之间互补有无、学科融合出成效。我们计划将这一点作为之后活动开展时成员分工的经验。

近期我们正在实施的是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過程中,我们不仅对人员进行了分工,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也进行了分工。已经实施并整理出来的案例有两类:配套教材的案例和配套赛事的案例。案例都面向了不同的学生群体。

例如下表中的各个案例,分别指向不同年级和能力层次的学生。

又如,近两年来我们实施的配套赛事的案例有:亲子科技创意作品征集活动、机器人社团亲子活动、亲子科技制作活动等,分别面向有科学创意构想的学生、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以及科学小制作方面拿手的学生。

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均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严格遵守自由、自愿、自选的原则。这个原则确保了参与的学生、家长对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其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感。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课题案例研究活动开展顺利、活动组织难度大大降低,家校合力、共建成果。

三、逐步推进研究活动

总的来说,课题分为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学习相关理论,细化研究方向与内容,汇总之前相关成果,撰写课题申报书,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调查学生的课外拓展活动现状,指导学生开展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活动。

(三)中期评估阶段:收集活动资料,取得部分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填写中期评估表,参加中期评估。

(四)结题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结题资料,举办课题成果总结活动,完善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上交申请成果评估验收。

我们采用文字叙述、图示两种形式向课题组成员展示研究流程,帮助各成员对课题研究过程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大大提升了课题研究的效率。开题以来成果丰硕:已有《浅谈小学科学课外亲子拓展探究实践活动开展之我见》等多篇课题论文获省级荣誉;在课题前期完成了学校58个科学教学班三千名左右的学生及其家长的科学亲子拓展活动现状调查;实施并整理了“研究灯芯糕”等科学亲子拓展活动案例11个,一些案例活动取得了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湘潭市青少年科普六个一主题系列活动、湘潭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的优秀组织奖,学生取得500人次以上获奖证书,指导教师取得50人次以上获奖证书。例如2016年科技创新作品的征集活动:学生作品以小论文形式提交的,参加当年的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获奖358篇,指导老师27人中有13人获优秀指导奖;以创意作品形式提交的,参加湘潭市青少年科技创意竞赛获市特等奖2个,市1等奖3个;以创意项目形式提交的《新型车载式线圈电磁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二等奖,之后据此撰写的以《我的电磁炮》为题的学生论文发表在《科学课》杂志上。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实施策略。我们将在课题研究中继续学习、探索、总结与反思,期望我们的策略经验能促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促进我们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促成学校培养有特色与科研能力的科学教研团队。

(作者单位: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

猜你喜欢
亲子课外成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取经之路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