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高校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性的研究

2018-12-05 10:58雷婷吴卉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互动性党建

雷婷 吴卉

摘 要:“互联网+党建”平台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之一。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师生除了通过平台通知事务和政治学习之外,很少有其他形式的互动,这使得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党建工作的引领性等优势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了加强地方高校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性的对策,以此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丰富高校“互联网+党建”模式的理论结构。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互动性;受众

互联网时代,我们了解地方高校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上的互动交流现状,有利于帮助高校提早应对互联网对思政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在十堰市三所高校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包括访谈了33名党支部教师、20名学生党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还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向教师发放了33份问卷(调查问卷共13道選择题,其中12道题为多选题),回收有效问卷33份,向学生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问卷共13道选择题,其中10道题为多选题),回收有效问卷97份。

一、地方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互动现状

(一)目前师生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互动内容

调查显示,教师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有:通过微信、QQ、学习网站开展政治学习占81.81%,通过微信、支付宝收取党费占60.6%,通过网络发放回收党建考核问卷占57.57%,通过网络对异地学生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占36.36%。

学生通过微信、QQ、学习网站进行政治学习占84.53%,通过网络发放回收党建考核问卷占62.88%,老师通过网络对异地学生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占60.82%,通过微信、支付宝收取党费占56.7%。

(二)师生认为“互联网+党建”平台对双方的好处

教师认为“互联网+党建”平台对双方的好处有:搭建了便于师生发声的平台占81.81%,有利于师生交流党建知识占69.69%,比传统模式更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占63.63%,有利于师生在思想上的交流占60.6%。

学生认为搭建了便于师生发声的平台占88.86%,有利于师生交流党建知识占83.5%,有利于师生在思想上的交流占74.22%,比传统模式更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占72.16%。

(三)师生对于双方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的态度

教师对待师生共建“互联网+党建”平台的态度是:目前这项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占84.84%,这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新媒介占60.6%,新颖亟待建设发展占57.57%,平台开发和管理是最大的问题占36.36%。

学生认为这项工作新颖亟待建设发展占85.56%,没有落实到实处占73.19%,这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新媒介占70.1%,平台开发和管理是最大的问题占47.42%。

(四)师生关于加强双方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的创新建议

教师对于师生共建“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创新建议有:建立师生党建交流微信、微博、QQ、电子邮箱、网络留言板等新媒体平台占66.66%,开辟思政课、党课、政治学习网上直播平台占60.6%,建设党课慕课平台占57.57%,开发党建知识动画视频或游戏软件占48.48%。

学生建议建立师生党建交流微信、微博、QQ、电子邮箱、网络留言板等新媒体平台占77.31%,开辟思政课、党课、政治学习网上直播平台占67.01%,开发党建知识动画视频或游戏软件占60.82%,建设党课慕课平台占57.57%。

二、影响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性的因素

(一)网络设施的建设

网络设施包括光纤、骨干网、城域网、局域网、网络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电脑、网线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如果高校网络设施齐全先进,那么就为“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相反,“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就被受限甚至停滞。

(二)“互联网+党建”平台的质量

目前,高校的“互联网+党建”平台主要有各党支部的微信群、QQ群、组织部网页、党建专题学习网站和APP等,平台的性能和吸引力不同,师生通过平台互动交流的频率也就不同。往往性能齐全、吸引力强的平台,师生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

(三)平台的受众范围

目前,高校“互联网+党建”平台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这使得非党员师生极少接触“互联网+党建”工作。高校应当通过拓展“互联网+党建”工作内容的外延来吸引更多非党员师生加入这一平台,以此来增加师生交流的范围。

(四)工作内容的时空性

根据目前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互动内容分析,师生互动最多的工作都有时间紧迫、地域受限、方便快捷这三个特点。比如:异地实习学生每月需要按时缴纳党费,支付宝和微信为他们和支部搭建了桥梁。教师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向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校区的学生发放党建考核问卷,学生完成后发送至指定邮箱,网络可以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对师生都省时省力。

三、加强师生在“互联网+党建”平台互动性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网络设施建设

完善的网络设施不仅是“互联网+党建”顺利开展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师生随时随地实现互动。首先,地方高校要确保办公室、教室、宿舍、食堂、大礼堂等场所的光缆、宽带等硬件设施齐全,老化的配件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要及时维修。尤其是校园偏僻角落,高校更应该完善这些地方的网络设施,确保校园网络全覆盖。其次,高校要为各党支部配齐电脑,如果有的高校开发有党建APP等软件,高校要指导各支部安装对应的软件系统。

(二)优化平台性能

目前,绝大部分党建工作还是通过人工完成。高校应当不断优化“互联网+党建”平台的性能,逐渐把一些需要人工完成的党建工作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为广大师生的工作提供便利,从而增加师生在党建网络平台的互动频率。比如:入党发展流程需要发展对象亲自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参加党校培训、与培养联系人谈话、按时递交思想汇报、参加支部大会等。如果发展对象在外地,除了一些必须要本人亲自到场的流程之外,有一些流程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发展对象可以按时把思想汇报写好后拍照或扫描,发给培养联系人。党校培训除了在教室现场讲授外,学校要多开发网络党校课程,要求发展对象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网络党课和练习题,还要与老师进行留言交流,才能予以结业。

(三)增加平台吸引力

高校要提高“互联网+党建”平台人气,让更多的师生通过平台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获,使平台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好帮手。首先,高校要定期在师生中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当下师生对于“互联网+党建”平台建设的真实意愿,从而不断调整平台性能。其次,高校要提高平台性能的趣味性,使一些抽象的工作在网络上更加生动鲜活,把师生吸引到平台上来。比如:高校可以把入党发展流程制作成动画,生动的画面更能加深师生的理解。还可以开发党建知识闯关游戏,闯关分数高的学生被授予党建知识宣传大使,学校可以邀请他拍摄微党课视频。再则,高校要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多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网络红歌赛、优秀党建公众号设计大赛、党建网络宣传大使吉祥物设计大赛等。

(四)拓宽平台受众范围

“互联网+党建”平台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之一,高校应当拓展它的受众范围,把更多的非党员师生团结到这一平台上,积极发挥它的旗帜引领作用。

一是高校要加大“互联网+党建”平台在广大师生中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高校要围绕“党建引领作用”的核心不断开发“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功能,为非党员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例如:高校开发网络思政课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教师党员在微信上开辟心理咨询服务,心理问题生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基金项目:文章为湖北医药学院第五批基层党建研究创新项目“地方高校师生共建“互联网+党建”平台的途径探析”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yydj201813。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互动性党建
玩转表演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