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2018-12-05 10:59李俊勇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

摘 要:我国高校“校园贷”恶性事件的爆发和出现,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文章将详细的论述笔者对于“校园贷”现象的思考,和高校构建“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

“校园贷”在本质上是不存在褒贬的,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搞笑不断的爆发恶性“校园贷”事件,而导致“校园贷”这项经济活动带有了贬义的词性。想要改善这一现象,必须要从高校的“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出发,转变学生对于“校园贷”的意识,将“校园贷”项目逐渐正规化。

一、高校“校园贷”现象

(一)高校校园贷现状

通过全国“校园贷”信息数据调查显示,截止至2016年,全国大学生在互联网进行信贷消费超过800亿元。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自2017年起,国家教育部将目光锁定至“校园贷”现象中,并且明确要求,未获取银行监管批准的金融平台,不允许与大学生进行信贷交易。自此条例生效后,诸多的“校园贷”交易平台被关闭,但是仍有给你花,爱又米等金融平台与大学生展开信贷活动。为何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在有明确的国家制度要求下,仍然有信贷平台与大学生进行金融交易活动?这必须要引起高校的反思,是否是学校存在金融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屡次爆发。

(二)分析高校教育机制

深入分析“校园贷”事件,笔者发现,真正进行“校园贷”金融活动的学生,75%以上并不存在家庭困难情况,然而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信贷活动,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笔者通过与学生的沟通,结合对“校园贷”项目的调查,笔者认识到,高校学生是存在金融教育缺失的。首先,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生活,他们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感兴趣,然而没有一个系统的消费观念,和家庭金融教育的缺失,促使学生在校期间产生了大量的不必要消费。同时,某些金融平台为了提升经济利润,将信贷活动与大学生的盲目消费进行嫁接,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润的同时,让学生和学生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其次,在校期间,大学教师和校方领导忽视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因各种因素,而造成了错误消费,引发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高校构建“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

(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对于学生的成长是要负担责任的。深刻剖析“校园贷”事件的发生后,学校应引起重视,加强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第一点,很多“校园贷”平台,在宣传的过程中,向同学们灌输了一种没有压力,随时消费的错误心理。而思想比较单纯的学生,经常会被这种消费心理所误导,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学校所需要做的事,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必须要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什么事情是可以做,而什么事情是不能做。

第二点,很多校园贷平台,利用学生冲动消费的心理,打着“裸贷”不需要付利息,并且闪电放款的幌子,让学生展开信贷活动。这种一眼就能看破的骗局,为什么很多学生会深入其中难以自拔。经过系统的分析和思考过后,笔者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道德建设,才是解决“校园贷”的根本。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是弘扬勤俭节约,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让学生了解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是非常不健康的心理,不断的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规避“伊甸园的苹果”,不因诱惑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第三点,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将正确的消费观念,健康文明适度的消费传统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在学校举办消费观念主题辩论文艺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加有意义,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了解到,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另一方面,客观的分析“校园贷”事件,让学生了解“校园贷”并不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正确渠道,家庭有困难或生活有困难,从学校获得帮助更佳可靠。

(二)完善高校课程教育体系

通过对于“校园贷”事件的分析,高校必须要完善课程教育体系,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接受基础的金融教育,了解并掌握金融安全知识。第一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正规的金融机构,了解和学习正规的信贷流程。因为,了解了正规的信贷知识,学生们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某些“校园贷”信贷项目是非常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只要有了这一认知,“校园贷”将不攻自破。第二点,对于常规的学校,务必要求学生接受32个学时的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并且通过期末的金融知识考核,提高学生对于金融知识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约束学生冲动消费,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正确的信贷认识,让学生走正规渠道进行信贷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减少“校园贷”等类似事件的发生,第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建设,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教育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第二,加强金融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信贷活动,拒绝违规的“校园贷”,有任何困难走正规渠道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丽娜.“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8):261-262.

[2] 宋勇君,郑晓露,那力荣,王刚.研究生“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7(16):250.

基金项目:文章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规划课题,“校園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92502835141。

作者简介:李俊勇(1974.05- ),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贷高校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