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立德敬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8-12-05 10:59佟欣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摘 要: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術技能型人才。面对当前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需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敬业价值观,因为这是职业品德、素养和态度的重要体现。从立德敬业教育内涵入手,分析其对国家、他人、家庭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解决路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敬业价值观

敬业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作为职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的敬业价值观,只有“敬事”才能“成事”。它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如何培育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

一、什么是立德敬业教育

所谓敬业,就是对待自己的工作或事业热爱、认真、敬畏的态度而产生的积极向上的行动。敬业是品德的重要体现。立德敬业教育就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热爱本职、认真负责、敬畏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促进未来就业,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基本前提。

二、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敬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国家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创造与努力。高职院校培养的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劳动者的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在工作中,只有每个人都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将实现自己价值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才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目标的实现。

(二)对他人的重要意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不能够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当每个人为事业而奋斗时,必须要与群体中的其他人进行合作与配合,敬业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工作成绩,同时关系到整个群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优秀品德的敬业精神来说,有助于团队工作的而开展。

(三)对家庭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同时又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成员,担负重要的家庭责任。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未来要成家立业,靠的就是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高尚的品德。只有具备敬业精神,在学习阶段才能认真刻苦的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和必备素质,走向工作岗位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岗位,承担好自己的家庭责任。因此,大学生立德敬业精神的培育对家庭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对个人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当前的学业还是未来的工作,首先需要的是热爱的态度,只有热爱才能产生能动性而认真、用心去完成,取得最好的成绩。敬业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可以对每个人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敬业更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是其获得职业成就、职场成功的基石,能够激发自己的创新创造力产生巨大的成果。这个实践的过程,既是思想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思想境界提升的过程,更是技术技能提升的过程,对个人事业发展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影响,而当前大学生恰恰最为缺乏这种精气神。

三、开展立德敬业教育的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课堂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和专业课课堂。既要发挥思政课堂的专业渗透,又要加强专业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专业课教师要在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贯穿着本专业蕴含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进而对学生开展职业价值引导,了解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信仰,埋下敬业价值观的种子。同时,要发挥思政课堂的敬业教育主渠道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理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敬业才能激励他们自觉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实现国家社会的目标紧密结合。要有效进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投入工作岗位做好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加强实践锻炼。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安排了实习时间,同时也有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这是培养学生敬业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接触真正的“大师”、“工匠”,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对敬业观的认知,真切感受到专业技术背后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的大师工作室,建立双导师制,让学生组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企业师傅进行规范操作和指导,强化职业标准的细节教育,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价值观,避免敬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要发挥校园文化德润人心,文化育人的功能。要将敬业价值观体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构筑校园文化育人体系,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氛围。可以邀请知名企业家、工人技师等开展校园讲座或者工艺展示,讲解在某一行业领域敬业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受到榜样的激励作用。其次,可将敬业价值观作为观景石、宣传牌等设置于校园各个角落,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强化活动的仪式感,增强学生对于职业荣誉的认知,有助于敬业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业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2] 卫建国.敬业价值观及其实现[N].光明日报,2016-06-09.

[3] 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

基金项目:文章为阜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立德-敬业-树人”模式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6CB035;文章为辽宁省教育学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立德-敬业-树人”模式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H160366。

作者简介:佟欣,男,辽宁阜新人,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