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2018-12-06 11:30邢艳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存率靶向肺癌

邢艳丽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较为普遍,据统计,非小细胞肺癌可达80%以上,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因此,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肺癌预后效果较差主要是因为后期会出现远处转移的现象,例如脑转移、骨转移等[2]。目前,临床多采用单纯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但临床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不佳且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近年来,在放疗基础上,联合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成为研究重点[4]。因为其具有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可靠等特点,所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5]。为进一步研究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本院将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纳入标准:①经肺穿刺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均确诊为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②经MRI及CT影像诊断,均存在脑转移现象;③生存期预计均低于1个月。排除标准:①均有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疾病;②均有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疾病;③均存在精神障碍;④对化疗及放疗禁忌者;⑤均有手术治疗史。对照组年龄44~80岁,病程2~4年;观察组年龄45~79岁,病程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真空垫固定并以CT模拟定位,采用直线加速器(生产厂家:美国瓦砾安;型号:23-EX)以6MV-X线照射病灶。其中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范围为36~60 Gy,5次/周,2 Gy/次。脑转移灶行全脑放疗,剂量为40 Gy,5次/周,2 Gy/次;随后行强调放疗,缩野加量范围为11~19.8 Gy,5次/周,2.2 Gy/次。注意限制正常组织的放疗剂量,一般脑干54 Gy、脊髓45 Gy、颞叶54~60 Gy、视神经及垂体等为54 Gy。心脏V30和V40分别为40%和30%、肺V20为28%。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EGFR-TKI靶向治疗,即患者放疗第1天起,服用厄洛替尼(生产厂家:Roche Registration Ltd;国药准字:H20120102;规格:150 mg/片)150 mg或吉非替尼(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42;规格:250 g/片)250 mg,1次/d。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或疾病进展时,停止服药。两组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以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疗效评价标准为[6]:完全缓解(CR):目标病灶均全部消失;部分缓解(CR):目标病灶长径缩小至少30%;稳定(PR):目标病灶长径缩小30%以下或增加20%以下;进展(PD):目标病灶长径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数×100%。②观察生存情况,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1年及2年的生存率。③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统计学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以率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2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分析观察组的PFS及OS指标明显长于对照组,且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占据首位,约80%左右。据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多出现脑转移并发症,发病率25%~ 4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统计显示,当患者预后出现脑转移时,未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存期仅为2个月左右,死亡率极高[8]。目前临床治疗的标准方案为全脑放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常常引起多种不良反应[9]。近年来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被应用的临床中,因其良好的治愈效果,且不良反应率较低,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0]。

生存时间与生存率指标可直接反映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值越大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同时表示治疗方法越有效。本研究显示,经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治疗后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增长,且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较经单纯放疗后的患者显著提高。这是因为,全脑放疗虽然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对病灶进行有效控制,但其脑部对耐受剂量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实则为姑息性治疗方法,再次转移及复发较为多见[11]。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优势显著,为治疗脑转移提供新的途径[12]。研究称,EGFR-TKI靶向治疗可通过多种路径行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概括为五点:①EGFR抑制剂在G1 期存在检查点,而放射线在G2期有检查点,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使S期放射不敏感的肿瘤细胞比例减少,G2/M期和G0/G1 期对放射敏感的细胞比例提高,通过上述变化,肿瘤放射敏感性整体呈升高趋势[13]。②EGFR-TKI靶向治疗可修复细胞因放疗后的损伤,对放射损伤起到固化作用,降低患者细胞死亡率,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息息相关。③EGFR-TKI靶向治疗可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加速放疗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其原因是对Ras介导的PI3K-Akt通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14]。④EGFR-TKI靶向通过对EGFR信号传导系统多环节磷酸化的有效抑制,起到减少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效果,进而使放射效应得到明显提高[15]。⑤EGFR-TKI靶向可抑制患者形成新生血管,从而减弱肿瘤细胞远处转移能力及侵袭能力[16]。上述机制详细解释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及生存率提高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经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治疗后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经单纯放疗患者。

患者预后不良反应是评价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经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两种方式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EGFR-TKI靶向对患者无明显的负作用,证明其方法安全可靠。这是因为,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在EGFR结构域中通过与高度保守的ATP结合位点以达到竞争性结合EGFR的目的,从而防止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起到阻断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增生、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减少血管生成的目的[17,18]。研究发现,EGFR-TKI选择性强、耐受性好、生物利用度高且不良反应轻,对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疗效极为显著,同时降低放射性损伤风险及间质性肺病发生率。

综上所述,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存率靶向肺癌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