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治疗前后的作用和意义

2018-12-06 11:30潘合跃王守勇李洪亮史向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帕金森血尿酸认知障碍

潘合跃,王守勇,李洪亮,史向松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淮安 223001)

帕金森病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60岁左右,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纹状体和质多巴胺(DA)含量和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显著性减少,引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变性和死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1-3]。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通常以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为首发症状,进而逐渐累及患者的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然而,其非运动症状-认知损害亦逐渐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时常被误以为是帕金森病加重,进而导致帕金森病患者逐渐发展成痴呆,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4,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是处于正常衰老和老年痴呆的中间状态,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日常能力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语言等的认知功能减退或障碍,并且MCI具有进一步转化为痴呆的高风险[6,7]。本研究测量帕金森患者血脂、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含量,探讨其在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作用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学组临床诊断标准[8],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各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60 岁;③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 量表评分≥24分。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史、感染性疾病、其他脑部疾病或头部外伤等;②根据MMSE总分和HAMD 总分,排除患者痴呆,抑郁及焦虑状态等精神障碍。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65.27±3.65)岁;受教育年限(8.21±1.07)年。认知正常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65.82±3.71)岁;受教育年限(8.14±1.11)年;病程(1.27±0.32)年。认知障碍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5.52±3.58)岁;受教育年限(8.23±1.15)年;病程(1.32±0.29)年。三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患者给予康复运动训练和多巴丝肼片康复治疗。①关节活动训练:主要作颈、肩、肘、腕、指、髋、膝的等运动关节的正常训练。②行走训练:重点训练双足交替负重、单足站及上肢随步态协调摆动等的平衡协调。③增强肌力训练:各部分肢体和肌肉的训练。④手的精细动作训练:捏橡皮泥、编制、写字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⑤言语训练:作呼吸、发音及构音器官训练,表达、阅读书写训练等。多巴丝肼片治疗。采用口服方式给药 (规格为左旋多巴200 mg 与苄丝肼 50 mg,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198),初始阶段: 125 mg/次,3 次/天;第 2 周:125 mg/次,4次/天;而后每周可逐渐增加剂量(每日增加125 mg),每日量总剂量≤1 g(视患者情况个体化确定)。观察患者应用药物的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进行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 评价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并低温离心2000rpm/min 15 mim,取血清待检。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和hs-CRP含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评价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UPDRS评分高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障碍组UPDRS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MMSE和MoCA评分低于认知正常组(P< 0.05),见表2。

表2 三组疗效评价 (分)

*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认知正常组比较,P<0.05

2.2血清学检查结果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TC、TG、HDL-C、LDL-C和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认知障碍组TC、TG、HDL-C、LDL-C和血尿酸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hs-CRP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 0.05),见表3。

表3 三组血脂、血尿酸和hs-CRP检测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认知正常组比较,P<0.05

2.3血脂、血尿酸和hs-CRP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UPDRS评分与hs-CRP及HDL-C水平呈正相关,与TC、TG、LDL-C和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P< 0.05)。MMSE和MoCA评分与TC、TG、LDL-C和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hs-CRP及HDL-C水平呈负相关(P< 0.05)。见表3。

表3 血脂、血尿酸和hs-CRP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r)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老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均引起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但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9,10]。帕金森病常会累及患者行动、记忆、执行功能、语言等肢体功能和记忆功能,进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并具有转化为痴呆的高风险。当患帕金森疾病时,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自身的氧自由基大量产生而无法及时清除,导致自由基损伤生物膜,破坏细胞的完整性,损伤线粒体,最终造成细胞能量不足而引起神经元代谢紊乱、变性和坏死,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11,12]。血尿酸是人体内特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体内硝化反应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其他活性自由基以及螯合金属离子,降低其氧化应激的水平,起到抗氧化作用保护神经元细胞[13,14]。本研究表明,认知障碍组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给予药物治疗及帕金森康复治疗后,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本研究还发现,UPDRS评分与患者血尿酸呈负相关,MMSE和MoCA评分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体内低水平血尿酸可增加帕金森患者的认知障碍。低血脂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胆固醇有助于清除体内可能引发帕金森病的毒素;或胆固醇作为调节激素分泌的前体,能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同时,本研究表明认知障碍组患者体内TC、TG、HDL-C、LDL-C含量较认知正常组降低,说明患者体内低血脂是帕金森认知障碍的普遍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UPDRS评分与血脂呈负相关,MMSE和MoCA评分与血脂呈正相关,说明血脂异常可增加帕金森患者的认知障碍。

目前认为神经免疫炎症与帕金森发病机制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帕金森病患者在炎症应激状态下,炎症因子大量表达,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进而导致患者的执行能力和记忆力受损,引发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11,12]。hs-CRP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炎症反应指标,在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血清内含量明显升高,可用于观察疾病的感染和炎症反应情况[15]。本研究表明,帕金森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体内hs-CRP含量明显升高,UPDRS评分与hs-CRP呈正相关,MMSE和MoCA评分与hs-CRP呈负相关,说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体内血脂、血尿酸和hs-CRP含量异常可提示患者帕金森认知障碍的发生,并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相关。检验这些指标对于临床判定患者是否具有认知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辅助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

猜你喜欢
帕金森血尿酸认知障碍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