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12-06 11:31罗家魁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髋部高龄髋关节

罗家魁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邢台 054700)

髋部是腿与躯干相连接的部位,在躯干自主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故髋部所受应力较大,可为人体自身体重的2~6倍,极易发生应力性劳损[1]。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骨密度不断降低,髋周肌群也会随之退变,一旦肌肉反应迟钝,难以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就会导致骨折[2]。因髋部的特殊性,骨折后直接影响髋关节的活动性及稳定性,直接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段,可通过手术复位、关节置换等改善患者关节功能[3]。本研究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部再骨折高危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术后康复患者为非骨折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75~94岁[(81.21±4.46)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骨折复位治疗13例,关节置换8例。同期60例对侧髋部再骨折为骨折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75~95岁[(81.35±4.77)岁];初次骨折至再次骨折的时间间隔(4.38±1.05)个月;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骨折复位治疗12例,关节置换9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②无对自主活动有影响的其他疾病,或髋部骨折史及髋部骨质病理性骨折[5];③年龄高于70岁;④此研究经医院委员会审核后批准;⑤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骨折,或伴有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或大出血者;②伴有废用综合征;③存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及精神异常者,或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④患者为髋部病理性骨折或伴有髋部骨折史[6];⑤年龄低于70岁;⑥患者及家属均拒绝参与研究,或对研究内容不知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应用医院自制的依从性调查量表,对患者治疗依从情况进行调查,并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内固定、功能性康复锻炼、骨质疏松、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患者依从性及Harris评分多种方面进行影响因素调查。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T<-2.5;正常:T>-1.0;骨量减少:-2.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内固定方式、初发骨折类型、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功能性康复锻炼、骨质疏松、患者依从性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骨质疏松、高龄、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功能锻炼及医疗依从性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部再骨折的高危因素,见表2。

表2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国内外研究现状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人群中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65岁后,骨密度每下降一个标准差,女性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88倍,男性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94倍[10];而45 岁后骨密度已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同时高龄患者各器官、系统功能均出现退行性病变,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活动量明显降低,致使骨骼内血循环量减少,加重骨钙丢失,进一步促使骨密度降低,故高龄患者为髋部骨折的高发人群[11,12]。且据国外临床研究发现,高龄髋部骨折1年后死亡率接近50%,且多数为保守治疗者,主要因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概率,导致血栓形成及骨钙持续丢失,增加死亡概率[13]。

3.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再次骨折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症、合并伴有其它内科疾病、术后康复性锻炼、患者治疗依从性及Harris评分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再次骨折高危因素。在上述高危因素中,骨质疏松最为常见和危险。研究数据显示,髋部骨折术后再次骨折风险同患者所患骨质疏松症严重程度呈正关联性[14]。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抗骨质疏松药可以有效预防髋部骨量的流失,进而有利促进患者骨折患处的康复愈合,从而降低髋部对侧再骨折的发生风险。数据显示,未服抗骨质疏松药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3年内再次骨折发生率高达2.4%[15];相比之下,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3年再次骨折发生率缩短为0.9%,进而可以说明,抗骨质疏松药药物可以有利患者的康复进行,预防髋骨二次骨折。不仅如此,高龄也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发生骨质疏松性二次骨折危险性越高[16]。美国学者研究认为,老年人无论男女,若以每10年为1个年龄段,髋部骨折风险随每个年龄段增加而上升1.4%~14.2%;而以骨密度T值为变量时,T值由0进展至-2.5时,髋部骨折风险共增加40%。而且髋部是易骨质疏松的部位,年龄增长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高龄患者骨量减少明显、骨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因此髋部骨折术后的高龄患者受到轻度暴力或非创伤因素易导致对侧髋部再骨折[17]。

3.3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再次骨折的多因素分析本研究显示,高龄髋骨骨折患者卧床时间与髋部再骨折发病风险并无关联性,长时间卧床加重骨质疏松症状,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愈合;加之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休养导致的关节僵硬,需依靠专人照料,不会发生因再次跌倒产生二次骨折伤病[18]。与此同时,患者的依从性、术后康复锻炼都是导致术后髋部二次骨折高危因素,鉴于此,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早期宣教配合心理舒导,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髋部骨折术后康复要点;不仅如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术后适度安排髋部临近关节的康复性锻炼,进而起到预防关节僵硬,髋部肌肉萎缩等症状,防止长时间卧床所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有利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症、合并其它内科疾病、康复性锻炼、依从性及Harris评分是导致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髋部再骨折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髋部高龄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