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干预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8-12-06 11:31杨菊莲陈利明向小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脊髓腰椎入院

杨菊莲,陈利明,向小玲

(四川省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a.护理部;b.骨科,四川 广元 628017)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损伤,由于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身体和心理压力[1],因此此类患者实施压力干预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压力是当一个人认识到当前的需要超出自己或社会所能提供资源范围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一种状态或体验。压力干预是采取方法来增强个体应对压力情景及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负性情绪的能力,并有效控制压力导致的症状[2]。我们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压力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18~71岁,平均47.4岁;胸椎损伤36例、腰椎损伤47例、胸腰椎合并损伤45例。按Hanley-Eskay[3]骨折分类:爆裂骨折47例,压缩性骨折38例,骨折脱位26例,爆裂脱位17例。按美国骨髓损伤学会(ASIA)92标准分级:A级14例,B级26例,C级46例,D级30例,E级12例。患者入院后均行X射线平片、CT扫描重建、MRI及超声检查,损伤72 h内得到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沟通无障碍,无严重全身病变;患者资料完整,出院后随访6月以上。将128例患者按入院奇偶号分成常规组63例及干预组6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方法常规组按骨科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压力管理干预:①医院成立“压力干预”管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牵头,负责压力管理干预的推广应用,并行业务培训、指导、检查及考核。②科室建立压力干预小组,组长由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配置成员3~4名均是专科培训合格的护士,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等,护士长负责干预质量。③待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压力干预,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心理、文化背景等,评估心理状况,制定计划,并有效实施。干预时间:入院后~术后1周内每天1~2次干预,每次时间不少于30 min,术后病情稳定、压力减轻后,可减少到每2日1次。④内容:a.提供良好环境,尽量满足生活需要;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成功病例,发放我院自编的“胸腰椎损伤压力管理手册”。 b.讲解胸腰椎损伤的原因、主要症状、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并合理营养、适度锻炼方法、疾病治疗注意事项及康复知识等。c.测评患者压力反应,了解患者平时压力释放方法,纠正患者不良减压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等。 d.让患者明白压力对疾病康复的危害,并列举压力系列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减压方法及放松技巧。e.利用社会支持,解决好患者的生活及住院费用等问题,让家属承担更多责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学会护理技能,积极参与患者安全管理,配合各种治疗,解除患者后顾之忧,用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应对各种心理危机。f.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心理状态及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成员间要相互沟通、及时反馈,适时调整压力干预方案,以利诊疗计划按质完成,预防并发症。⑤建立压力管理档案,根据患者病情及压力情况制定院外压力干预计划,定期采取电话、QQ、微信、邮箱等方式做好院外延续护理,以促进患者及家属院外实施康复锻炼,按要求定期复查,出院后1月内每2周电话随访1次,2月至6月每月随访1次,6月以上3月随访1次至2年。

1.3观察指标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估入院及术后1周患者焦虑情况,分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②通过借鉴本院及上级医院的满意度调查表自制了“骨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并采用该表进行满意度测评。此表涉及6个维度:业务能力、交流时间、交流技巧、信息支持、社会心理支持、症状控制,共40个条目,每个条目满意度由低到高分别按0~4分计分,总分按百分制计算。③统计患者术后6月并发症情况。④采用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胸腰椎功能情况,总分29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分)

2.2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n(%)]

2.3两组术后胸腰椎功能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月干预组椎体功能康复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功能康复JOA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3.1压力干预的必要性患者因突发脊柱损伤,病情急、伤势重,且有脊髓或神经受损临床表现,失去机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时患者担心手术风险、担心康复效果,会产生严重焦虑、恐惧、悲观情绪。因此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压力干预,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疾病、正确认识疾病,同时还可以激发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及配合治疗[5]。有研究[6]显示,压力能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影响配体结合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调节,进而严重影响脊髓损伤后的恢复。通过有效的压力干预可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率[7]。因此实时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压力干预十分必要。

3.2压力干预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残障,提高生活质量从表2结果显示,压力干预对控制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术后1周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1)。心理干预有利于防止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8]。患者压力得到释放,情感职能增加,认知水平提高,促进主动行为参与,身体功能增加,社会适应能力也相继提升,因此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我们对干预组提供了从入院到出院后全程连续护理干预,让患者积极应对压力,同时家属配合并参与患者康复管理,因此促进了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相对并发症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及综合康复训练是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保障[9,10]。

3.3压力干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压力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功能,同时还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后的生活质量。由于干预小组成员不仅有扎实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护理干预,及时解决了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中的困惑,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综上,压力干预是现代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满意是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压力干预可以降低负性情绪,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降低了致残率,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1]。因此,在今后护理工作中,重视患者心理压力干预,应持续深入在临床推广应用,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脊髓腰椎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