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2018-12-07 14:24李容德
金融与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无害化资源化废弃物

■李容德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升经济金融的质量和效益上(张智富,2018)。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必然要求,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污染防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须打赢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攻坚战。据环保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要打赢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攻坚战,必须先解决农村畜禽养废弃物处置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问题。2016年8月,江西首批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但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亟需绿色金融撬动资金杠杆,弥补资金缺口(郭苑,2017)。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基于绿色金融视角,对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典型性,本文选择丰城、樟树、高安市和上高县为实地调查样本。一方面是考虑到宜春市畜牧业在江西省占有重要地位,近三年生猪出栏量年均超过600万头,占全省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其所辖丰城、高安、樟树市和上高县等都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四县畜禽废弃物处置工作走在全市和全省全列;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赣江新区2017年6月被列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四县都毗邻赣江新区,以四县为样本有利于主动策应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同时,本研究在上述四县市选择了20户规模畜禽养殖主体(15户养殖大户,5户龙头企业,每县各5户)进行问卷调查,以便从微观上进一步佐证。

本研究有利于化解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融资难题,有利于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策应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并为县域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置提供参考。

二、绿色金融支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现状

(一)四县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成效

1.调整优化了畜禽养殖布局结构。按照“提升一批、整治一批、关停一批”的目标,四县扎实开展畜禽废弃物整治和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出台了“三区”规划和实施方案,依法科学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非适养区进行整治,完成了地理标注,大力推进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停退养、限养区和可养区畜禽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达标、畜禽养殖排泄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等工作。如樟树市目前辖区内禁养区猪场全部关停,合计关停退养6547户,栏舍面积254.57万平方米。2014~2017年,高安市拆退猪场数量6910个,拆退面积456.04万平方米,猪场数量锐减至530个。

2.探索出多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四县市按照种养平衡、农牧配套的原则,根据各地不同的土地条件、技术水平等,因地施策,着力推广种养结合标准化生产,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围绕肥料化目标,探索出第三方处理模式、高架床益生菌发酵床处理模式、农牧结合模式等多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高安、上高两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都达到100%。丰城市积极推进农牧结合模式,养殖场与周边种植业主联合,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加工成有机肥,用于稻、蔬、果、林、草,配方施肥,综合利用,年处理粪污180万吨,约占60%。

3.开创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特色模式。一是建立完善的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四县从实际出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基本原则,从政策法规、投入保障、保险联动、部门配合等方面着力,推进组织领导机构的成立,建立联席会议和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套建立县、乡、村三级收集处理点,严格执法监管和财政补贴等的处理体系建设。二是落实最严格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执法、巡查、举报奖励、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的长效机制。各县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江西省开创的四种有代表性的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与运营新模式中,宜春独占三席,分别是高安市BOT建设新模式、上高县信息化监管运行新模式、宜丰县原料化深度开发新模式。其中高安市朗坤环保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单班处理病死动物10吨,日处理能力30吨,2017年共处理病死生猪15万头。

(二)金融支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成效

1.注重信贷总量投入,加大对畜禽废弃物处置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助推绿色畜禽养殖发展,四县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了对畜禽废弃物处置的信贷总量投入。2015~2017年,四县市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贷款年平均增幅为10.41%,三年共发放贷款11.79亿元。二是持续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支持力度。2017年,四县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信贷贷款余额约为1.6亿元,占比42.1%,三年平均增速达20.81%。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第三方处理和其他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虽然有所起落,但是总体保持稳定,三是增加对适养区的信贷支持,压缩退出禁养区、退养区的贷款,为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提供资金导向作用。

2.注重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的倾斜支持力度。规模化畜禽养殖是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为了加大对规模化养殖的倾斜支持力度,近年来,四县市金融机构倾向性地持续加大了对养殖大户和龙头养殖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持续加大对畜禽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2015~2017年,畜禽养殖大户获得贷款从5501万元增加到9173万元,贷款总额净增3672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从10520万元增加到12417万元,年均新增1000多万元,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二是加大主打产品的服务力度。2017年,为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提供约1.97亿财政惠农信贷通和1.48亿抵押贷款,其中抵押贷款同比增幅为21.6%。如2017年,丰城农商行为段潭乡茂文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营蛋鸡养殖,现有蛋鸡20万只,年产生粪便约4000吨)建立粪便处理化肥厂提供20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缓解了其加大环保投资的压力。

3.注重保险联动机制建设,加大对病死生猪政策性保险的理赔力度。一是构建生猪政策性保险与无害化处理的联动机制,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四县市政府出台规定,养殖主体参保的病死猪必须在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开具无害化处理证明后才能理赔,一般一头病死能繁母猪最高可理赔1000元,一头病死育肥猪最高可理赔500元。二是加大病死生猪的理赔力度。2015~2017年,四县市保险共承保了生猪7349277头,为病死生猪约赔付2290万元、3499万元、4682万元,共赔付保险金额1.047亿元,赔付数额逐年增加。

三、金融支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的绿色融资需求满足率偏低

受农村落后、农业弱质、环保外部性问题等影响,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普遍面临被动环保投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率低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普遍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从实地调查来看,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普遍反映,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需要高额的固定资产投入和运营费用,固定资产投入高达总投资的20%,运营费用占总运营成本的10%,养一头猪的平均环保投入一般需要6000元,养500头猪环保投入高达300万元,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普遍难以独自承受,必须从外部进行融资。20户问卷调查显示,11户表示有资金缺口,平均每户年资金缺口达130万元。另一方面是规模畜禽养殖主体很难获得绿色融资服务。调查中,规模畜禽养殖主体多数反映,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他们提供绿色融资服务。从规模畜禽养殖主体自身来说,有很多原因,如自身金融知识匮乏、经营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信用能力不强和风险控制水平低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抵押物不足。规模畜禽养殖主体所拥有的厂房普遍没有产权证,承包租赁的土地基本没确权,无法抵押,拥有的栏圈、机器设备和畜禽活体难以抵押。

(二)金融机构供给畜禽绿色养殖的金融产品服务短缺

基层金融机构对畜禽废弃物处置和绿色金融都比较陌生,绿色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低下,加之畜禽养殖环保投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金融机构不愿意主动进入,导致畜禽废弃物处置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严重短缺。一是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很少。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畜禽绿色养殖信贷品种主要是财政惠农通贷款和传统抵押担保贷款,提供的生猪政策性保险品种也很单一,无法匹配需求端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以高安市为例,2017年金融机构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和传统抵押担保贷款1.56亿元,占畜禽养殖环保总贷款的96.25%。二是财政惠农信贷通实践中已经走偏。从实地调查来看,规模畜禽养殖主体反映,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期限短、额度低和申办手续繁琐,无法匹配他们的需求,如今要求更严格,有的银行甚至要2位以上公务员担保才能发放。20户问卷调查显示,有13户认为银行贷款门槛高、授信额度低和贷款手续繁琐。三是没有从事产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受能力和盈利性经营原则的制约,出于慎贷的心理,四县市金融机构反映没有开展也很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活畜禽抵押、知识产权抵押、排污权抵押等创新;因生猪保险“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点,保险公司不愿意主动开展政策性生猪保险创新,无扩大保险覆盖面的创新动力。

(三)政府对畜禽绿色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畜禽养殖的负外部性问题和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不是市场机制,而是政府介入,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对畜禽养殖进行规制和扶持补贴,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畜禽养殖的投资。但是实践中政府对畜禽废弃物处置重视不够,投入有限,政策扶持力度严重不足,制约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支持动能。一是扶持面窄且额度小。20户问卷调查显示,仅4户享受了畜禽养殖环保类政策性补贴,3位少于30万,最少的只有3万元,相比巨额的养殖环保投资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二是政府增信力度不足。政府增信是引导绿色金融支持畜禽废弃物处置的重要途径,但是调查显示,四县市目前都未针对畜禽废弃物处置建立专门的增信担保机构,也没有成立产业基金进行引导或担保基金进行担保。三是扶持政策落实难。虽然各地金融机构近年积极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但是由于少数地方政府对金融不重视,对出现不良的惠农通拒绝代偿或不及时代偿,导致申办财政惠农通的条件更加严苛。虽然各地将无害化处理作为生猪政策性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但是宣传落实不到位。20户问卷调查显示,16户不知道无害化处理是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

四、从供需两端发力积极破解畜禽养殖绿色融资难问题

畜禽养殖绿色融资难已成为市场沉疴,将制约农村经济新旧动能的转变。只有规模畜禽养殖主体、金融机构、市场和政府等协调配合,从供需两端发力,才能破解畜禽绿色养殖融资难题。

(一)增强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的融资实力,破解畜禽绿色养殖融资服务满

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绿色融资难,自身存在的短板是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提升绿色融资能力,理应不断克服自身短板,努力地从各方面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第一,努力提升金融素养。面对激烈的经营压力和严格的环保压力,畜禽养殖主体理应自觉主动学习绿色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学会利用多元化渠道进行融资。第二,不断增强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不断增强自身财务实力和信用能力。引进先进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增强科学管理和规范经营的水平。要善于掌握产业周期风险和波动性风险,不能盲目扩张,防止过度投资导致的风险,不断提升风控水平。第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债券、基金、信托和龙头企业上市等方式融资,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众筹、P2P等新型方式进行“互联网+”融资,积极投保政策性生猪保险和其他农业保险品种。第四,主动加入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龙头带动和合作增信作用,尽力通过相互协作和集体谈判增强要价权和定价权,避免单兵作战,并立足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多产业相互融合的有机体即“链融体”模式(李金祥,2017)。

(二)强化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破解畜禽绿色养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短缺问题

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绿色融资难,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严重不匹配规模畜禽养殖主体的需求是重要原因。为改变绿色融资难,金融机构理应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一是加大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主体绿色养殖的信贷投放力度,提高贷款授信额度,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宽限期、偿债覆盖率、收益率等条件,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同时,压退非规模化畜禽养殖主体的贷款。二是完善优化财政惠农通贷款流程,简化申贷条件,对规模畜禽养殖主体要合理放宽贷款期限和200万的最高额度限制,纠偏需要公务员担保的条件。三是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借鉴全国其他各地的成功试点经验,积极推行契合畜禽养殖大户和企业需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活禽抵押贷款、保单订单抵押方式,主动探索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担保贷款。四是完善政策性生猪保险理赔与无害化处理联动的保险条款,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探索推出畜禽废弃物处置的政策性保险品种,探索推行商业保险,扩大承保范围,并将生猪政策性保险与无害化处理的联动机制宣传落实到位。

(三)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激励机制,破解畜禽绿色养殖政策扶持不足问题

政府政策是环保投资外部性问题内生化的重要工具,为使畜禽废弃物处置的绿色投融资收益与成本相匹配,破解激励相容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畜禽废弃物处置的政策激励机制。首先,要加大财政补贴、税收、用水用地用电等政策优惠力度和部门协作力度,制定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配套性政策体系,对畜禽养殖主体的环保投入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时间应该持续较长,贴息总额应该覆盖运营成本。其次,建立绿色担保机制,组建专业的绿色担保机构;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中央、省、市县各级支农资金(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各类废弃物处置项目资金、污染减排项目“以奖代补”资金等),成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或绿色发展担保基金,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发放绿色担保贷款。再次,建立健全畜禽废弃物处置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出现不良风险的贷款,及时给予补偿并发放到位,确保补偿资金能够覆盖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增强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最后,基层央行要加强对畜禽废弃物处置的窗口指导和金融政策引导,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1]郭苑.绿色金融支持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现状与策略[J].金融与经济,2017,(12):80~83.

[2]李金祥,2017.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9):5~6.

[3]张智富.稳中求进奋发有为推动江西经济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J].金融与经济,2018,(2):5~6.

猜你喜欢
无害化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危险废物等离子熔融熔渣二次灰污染特征及资源化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