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模式探析

2018-12-08 12:19许安国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制造费用样板预算编制

许安国

(江苏优普保鲜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9)

一、以激励为导向生产成本预算的特征

企业历史成本数据是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的基础,与传统生产成本预算比较,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参与式预算

在以激励为导向生产成本预算下,实现了全体员工参与到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让员工成为参与编制预算的人员,而不是预算的执行人,可以消除员工抵触参与预算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编制生产成本预算的工作当中去,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预算的效率。

(二)编制基础准确

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将成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可以明确成本项目的性质,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为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提供准确的编制基础。

(三)预算激励高效

预算编制基础单一是传统生产成本预算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成本控制的方面来看,通过压力来约束生产部门的控制成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通过样板的杠杆作用,激发出了员工自发的控制成本,促进了企业整体目标与自身目标的紧密结合。

二、以激励为导向编制生产预算编制模式

(一)编制原则

1、可行性原则

企业在编制以激励为导向生产成本预算要坚持可行性原则,就是说对企业来说是切实可行的,在编制生产成本预算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不能盲目地编制生产成本预算。

2、经济型原则

企业在编制以激励为导向生产成本预算过程中,需要得到企业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合理地分配好企业现有资源,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成本预算方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全过程原则

全过程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在编制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要全过程、全方位地管理需要的数据、流程以及结果,这样有利于提高编制生产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及时性原则

为了避免编制生产成本预算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执行预算失效,企业在以激励为导向编制的生产成本预算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开始编制预算的时间和预算编制耗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算的编制,确定出一个合理的编制预算周期,保证编制生产成本预算的时效性。

(二)编制程序

1、确定生产成本预算的目标

企业需要从不同渠道来取得影响生产成本预算的相关信息,分析和识别这些从不同口径取得的信息,从中选择对生产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有用的部分,根据此来确定生产成本预算的目标。

2、准备编制生产成本预算

通过优化处理有用信息,按照分类标准对企业生产成本数据进行分类,形成与预算编制要求相符的“基准—样板”生产成本相关信息,并综合企业产能信息、市场信息和预算目标等,生成预期生产信息,再据此编制出于生产成本预算目标相符的生产成本预算。

3、编制生产成本预算

编制生产成本预算的主体要将生产成本的相关信息用在实际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生产成本的计算,最后生成“基准—样板”生产成本预算,成为激发员工执行预算、控制成本、实现生产成本预算目标的有效方法。

(三)编制体系

1、直接人工费用预算的编制

对某生产车间发生的人工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根据双重成本控制标准的方法,来对单件产品的人工费用的样板标准和基准标准进行确定,综合预期产量计算出直接人工费用样板标准和基准标准,基准(样板)工时等于直接人工费用基准(样板)预算标准与直接人工工资率的比。

2、直接材料费用预算的编制

以激励为导向编制生产成本预算对材料应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自制材料,第二类是外购材料,通过外购材料的汇总材料可以确定直接材料的费用,能够较快地核算出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不同生产小组在不同车间中发生的材料成本以及双重成本控制标准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单件产品直接材料的样板标准和基准标准,最终得到单件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样板和基准(样板)预算标准。

3、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生产产品除了发生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外,还会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投入产出关系并不易于辨认,预算需要根据长期生产能力、生产水平、企业政策、管理者的意愿、国家税收政策等因素进行编制。因此可以看出制造费用比较复杂,动态制造费用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维修费、动力、间接制造人工等,动态制造费用的划分标准是确认哪些是可变的项目;固定制造费用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和厂房的租金、折旧等费用,这些费用如果形成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动态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预期直接人工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上期实际发生值÷上期总生产工时×100%

一般来说固定制造费用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需要分析费用是否发生、费用支出的实际情况等,将其汇总后再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三、保障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积累和分析预算基础数据工作

积累和分析生产成本数据是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要做好积累和分析预算基础数据的工作。一方面原始记录是记载企业经济业务的主要凭证,是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基础资料之一,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原始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预算编制部门要对以下原始记录进行收集和积累:生产设备情况的原始记录、反映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记录、反映收发领用材料的记录、反映员工的考勤情况等,生产预算部门要妥善保管这些原始记录;另一方面在以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对原材料的耗用情况和价格等情况进行收集,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相关因素未来的变动趋势,提高生产成本预算的可执行性。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

首先,制定奖酬资源分配制度。推动员工采取控制成本的主要原因是动机和需求,奖酬资源是调动员工参与生产成本预算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对可供奖励奖酬资源予以明确,在调查、分析、预测中提取诱导需求者的主要因素,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奖罚机制。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激励奖罚不仅仅是从物质方面的,更需要给予员工精神方面上的奖励,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存在感。

其次,由于生产成本预算的执行者与组织者的需求和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执行生产成本预算过程中会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些员工只是将“基准”成本控制标准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并没有参考“样板”成本控制标准,因此需要生产成本预算执行者与组织者树立统一的价值观。

(三)对生产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为了保证以激励为导向生产成本预算编制模式的正常执行,就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一般来说导致执行预算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直接材料费用产生的差异,一方面是来自价格,另一方面是来之消耗量,前者的主要责任属于供应部门,后者的主要责任属于生产部门;直接人工费用产生的差异,一方面来自生产工时,另一方面来自小时工资率,前者与执行生产预算者的控制技能有关,后者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资政策有关等。因此企业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够保证生产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激励为导向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激励导向的重要性作用,要改变传统编制生产成本预算模式,坚持在激励导向下编制生产成本预算,并结合实际情况在激励导向下不断完善生产成本预算编制模式,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生产成本预算的重要性作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制造费用样板预算编制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净水样板的力量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究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核算差异分析
刍议生产制造型企业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