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的应用优势

2018-12-08 15:27郑环环山西财经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成本法战略目标预算编制

文/郑环环,山西财经大学

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

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是在仔细分析外部市场、顾客需求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编制企业的长期销售预算总目标,进而将总目标划分为预算期内的子战略目标,然后基于作业产生成本,对作业进行分析,确定所需要的资源量,编制预算。在对作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预算的责任分配给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个人,有利于不断发现非增值作业,进而实现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1.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编制,第一步要制定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SWOT分析法确定本企业的战略目标。首先,企业要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扬长避短,制定自身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然后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和作业链进行分析,确定作业中心的目标,将产品成本与供应商、作业、资源、客户密切的联系起来,站在战略的视角开始进行成本预算。

1.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的准确程度较高

作业成本预算与产品的生产流程相联系,通过对每项作业进行分析,确定每项作业的消耗定额,根据作业量与资源消耗比率确定所需要的资源量,结合材料价格、工资水平以及维护费用等确定产品的预期成本,并根据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将其细分为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此外根据销售预算编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根据预算期内将要进行投资项目作出资本支出预算,最后根据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编制现金预算,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编制报表预算。严格来说,作业成本预算是根据作业产生成本,对制造费用按照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了更加准确的细分,提高了产品成本预算的准确程度。

1.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的控制与调整、分析及考核机制更健全

作业成本预算通过对作业进行细分,严格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努力消除、转换、或降低其中的非增值作业,加强了成本预算的事中控制;此外,作业成本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整体战略作出调整时,作业成本预算也随之实现了动态的调整,如此反复的循环,使作业成本预算的准确程度提高。

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企业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行业内横向分析:通过对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标杆企业的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找出产品差异的原因,发现自身企业的不足,对预算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2)企业内纵向分析:通过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分析预算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是否不断的消除了非增值作业,实现成本的不断改善。

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推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管理机制的执行,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并不一定说明企业的费用控制情况良好,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费用项目的高低来评价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的好坏。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平衡计分卡的形式,将考核指标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对各指标确定不同的权重,以此来评价各作业中心形成的成本差异,对有利差异进行奖励,对不利差异进行处罚,有利于改善预算管理重编制,轻执行的现状。作业成本法也提供了相关非财务信息的成本动因,使得业绩评价更为客观。

2 结论

本文从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和传统成本法在制造业企业中的主要问题开始,结合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提出了站在企业整体战略角度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编制,并对其在制造业企业中的运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加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改善传统成本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体系。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战略目标预算编制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