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的问题与应对

2018-12-08 07:15蔡勇军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问题

蔡勇军

摘 要:当前在新能源公交车应用中,经常会出现技术应用问题与电网运行问题,严重影响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效果,无法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国家能源环保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全面分析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情况,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在科学管理与协调的情况下,创建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公交车的积极作用,为其后续进步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能源公交车;问题;应对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2.028

对于新能源公交车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结合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开展工作,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针对技术状态与电网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并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促进新能源公交车的合理发展与应用。

1 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政策分析

对于新能源公交车而言,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政策模式,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公交车的合理应用,创建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具体政策内容为:

第一,购车方面的补贴政策分析。对于新能源公交车而言,主要就是电动客车与插电类型混合动力客车,其中含有增程类型的公交车。根据政策内容可以得知,按照车辆长度进行划分,电动客车的补助为每辆30万到50万元,而混合类型的客车,在政策补助中每辆为25万元左右,其中包含超级电容类型与钛酸锂类型的车辆,在政策内容中已经提出了标准,需要进行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分析研究,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调整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此形成现代化的工作模式。

第二,充电方面电费政策分析。在我国新能源公交车方面,已经提出了充电方面电费政策,要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电网经营企业的工作情况,直接向企业进行沟通,实现大工业用电价格方面的应用目的。而且在2020年之前,暂时不收取基本电费,可以为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提供较大的帮助与支持。

2 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问题分析

在新能源公交车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工作符合要求,严重影响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效果,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改革,将会影响新能源公交车的合理应用与发展。具体问题为:

2.1 技术条件较为复杂

当前,我国在电动车电池与电机方面,已经开始应用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公交车方面的管理模式,部门对各方面工作较为陌生,没有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难以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体系。尤其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技术条件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全面分析与熟悉实际情况,将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效果造成直接影響。

2.2 电网结构不符合要求

对于电动车而言,充电桩会耗费很多电量,在建设充电桩之后,会对局部地区供电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且充电桩较为集中,设置在场站中,在一定程度上所需功率较高,难以进行双路供电处理,如果出现停电现象或是供电检修现象,会导致公交车的运营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科学合理的开展分析研究工作,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

2.3 基础系统的建设过于庞大

在充电桩结构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场地开展工作,但是,当前由于公交车的体积较大,还没有创建充足的基础系统,不能保证基础系统的面积与设计效果符合要求。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匮乏,项目的申请存在难题,需要将大量的充电桩场所建设在远郊区域,在充电期间行走路程很长,如果没有科学开展管理与控制工作,将会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同时,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所需场地面积过高,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化与严格化的管理,将会对各方面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难以创建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2.4 缺乏基础设施

在新能源公交车应用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重要,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在详细探索的情况下,明确基础设施的建设特点与需求。但是,当前很多区域在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的过程中,未能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缺乏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且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新能源公交车的合理使用,对各方面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且在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期间,未能完善工作机制与模式,难以创建科学化的技术模式与机制,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不能使用科学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创新与改革,难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新能源公交车技术的创新与改革,缺乏合理的工作模式。例如:在选择充电技术路线的过程中,未能合理创建接触网充电技术模式,不能保证科学合理性。

3 新能源公交车应用问题的应对措施

在新能源公交车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具体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问题,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应用机制与模式,保证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之下,提升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水平,保证充分发挥先进工作方式的积极作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措施为:

3.1 建议政府针对扶持政策进行完善

在新能源公交车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需争取政府部门扶持政策的支持,应进行合理的研究,综合开展探索工作,确保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首先,当前我国很多补贴政策都对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可在汽车制造商的支持下,依靠补贴开展工作,在运营管控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公交车公司的运营管理难题,并制定完善的补贴政策方案,促进制造商之间的共赢发展。在此期间,应结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燃料特点,合理开展政策调整分析工作,形成公交车公司的保护作用,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发展。其次,新能源公交车方面,已经创建了电池系统、电控系统与电机系统,在提升配置水平的情况下,可增强维护与修理工作效果,促进系统的合理维护与管理。在应用新能源的过程中,还需争取政策制度的支持,形成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工作方案,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加大调动管理工作力度,在开展组织管理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果。当前,我国虽然在扶持政策方面,没有创建完善的工作机制,但是,还需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并在相互沟通的情况下,创建补贴机制的保护模式,在充分发挥保护作用的情况下,保证新能源公交车的合理使用,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3.2 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

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的过程中,应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合理的监督方式开展工作,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保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监督管理方式形成系统化的控制模式,在监督期间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第一,需结合车辆技术标准,统一公交车的准入标准要求,在技术的应用之下,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在提升技术性能的情况下,保证新能源公交車应用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此期间,还需结合技术标准,明确实际限定特点,在合理分析与协调的情况下,利用科学方式完成任务,例如:可以使用驱动电机系统、储能装置系统、电池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完成任务,结合国家技术标准开展工作,保证可以满足新能源公交车的性能需求,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此期间还需结合财政补贴特点,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结合工作特点要求,进行公交车技术的开发创新,保证可以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第二,提升工作安全性,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力度。在新能源公交车应用的过程中,应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确保通过科学的安全监管方式,创建环保性的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需创建专业化的监督平台,在其中合理进行监督处理,创建技术的安装机制与模式,在先进运营技术的应用下,提升电池充电处理效果,在实时化监督的情况下,保证电池充电效果符合要求,协调各方面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1]。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创建车辆的运行档案,落实新能源公交车的定期检查制度,在科学开展维护活动的情况下,创新制度内容并系统化的开展管理活动。同时,在应急管理方面,应做好雨水天气的应急管理工作,保证结合恶劣天气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解决问题,创建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以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2]。

3.3 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在新能源公交车方面,应加大技术的管理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升技术应用与管理水平。首先,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需做好实验室工作,了解具体的技术状态,打破核心技术的应用局限,加大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力度,在明确关键核心内容的情况下,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技术应用模式。例如: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需全面分析经济性问题,了解单体电池容量特点,在增加电池体积的情况下,提升电池温度的管理效果,保证在恒温状态之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创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更好的进行管控[3]。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需针对新能源公交车的电池进行合理评价,创建科学的保障机制,在科学评估的情况下,结合长远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措施解决问题,创建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保证提升技术的开发效果,达到预期工作目的[4]。

3.4 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新能源公交车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合理使用新能源方式开展工作。一方面,需结合国家整体情况,制定完善的部署规划方案,在政府部门与主管机构的领导之下,创建细化分析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并更好的进行管理[5]。另一方面,需结合时间节点特点与数量特点,科学开展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工作,结合车辆的实际情况,遵循节能原则与减排调整原则,创建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保证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6]。

3.5 科学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需积极开展各方面管理工作,加大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的沟通力度,在合理建设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创建现代化的工作模式。在此期间,需结合停车场地与充电设施的规划特点,积极借鉴宝贵经验,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保证各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捷性与便利性,创新充电管理模式。为了更好的进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针对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加大整体管理力度,优化管控模式,系统化的进行研究与分析[7]。

4 结语

在应用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过程中,需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争取整方面的扶持,编制现代化与科学化的计划方案,加大各方面技术应用力度,确保在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提升公交车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沫,刘文峰,王雪然等.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政策体系及发展对策研究[J].综合运输,2018(03).

[2]沈泽卓,马升典,何林.南宁公交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的现状及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18(01):127-129.

[3]徐楠.2018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 但还有老问题亟待解决[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5).

[4]高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18(13).

[5]陈怀艺.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 2018(01):193.

[6]刘宗巍,赵福全,陈嘉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07).

[7]李树金.天水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SWOT分析[J].物流科技, 2018(03):27-29.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问题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