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音乐剧?还是话剧?

2018-12-08 09:46张麟
上海戏剧 2018年5期
关键词:伯恩戏剧性马修

张麟

马修·伯恩的舞剧作品已经成为当代舞坛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创作,尤其是他大胆创意,将古典经典文本故事进行当代演绎的诸部作品,都足以引起舞蹈界的集体思考。这一版《灰姑娘》将美好的爱情童话放置在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的二战,放置在遭受德国法西斯肆虐轰炸的伦敦。看完整部作品,导演的执导意图昭然若揭,笔者认为那就是:纯真与善良可以扫逐黑暗和浮华,唤醒良知与觉醒。灰姑娘在这部剧中就是一个符号的化身,她无疑就是黑暗和浮华之中的那一股清流,她纯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她拒绝在浮华中消沉,她爱上了象征正义和勇敢的飞行员,她义无反顾地追随着飞行员走上保家卫国的人生。

整部作品营造了异常喧闹的氛围,那是大轰炸下伦敦一部分市井小民的真实心态,是他们行之将死的末路狂欢。二战的黑暗中,像他们一样的浮华之流比比皆是,所以大战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园摧毁,更是信仰的凋敝与迷失。马修·伯恩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极尽舞蹈之可能来渲染这种浮华与迷失,并通过舞台服装、道具布景等来还原出一个大轰炸下伦敦的市井生活百态。我们看到在舞台上呈现的不再是高雅严谨程式的芭蕾,而是现代舞、芭蕾、爵士、国标等不同元素融合而成的新的动作语汇,而且这些动作又与戏剧性夸张化的表演相融合,表现出一种集体的狂躁与迷失。这方面也恰恰体现出马修·伯恩的编舞特点——浓重的戏剧色彩,这种编舞手法更像是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

与此同时,马修·伯恩将三个时空同时呈现于舞台,一是编导的叙事时空,二是多媒体呈现的特定历史时空,三是经典的灰姑娘童话故事的原有时空,企图通过时空共融来获得审美意象上的对比和反差,从而强化晕染这种浮华迷狂,凸显灰姑娘清流般的存在。在该剧中编导刻意安排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同樣体现出编导在主题表达之下的艺术处理。首先多媒体中一直重复的主题就是大轰炸和保家卫国,这是一股正义和不屈的力量;其次是时钟的停滞和逆回,预示着不愿意面对但也无法回转的历史;三是灰姑娘所处的大家庭集体沉沦和迷失的集中浓烈的表现,笔者认为这恰恰就是编导的意图所在。这些细节贯穿在情节之中,让灰姑娘的故事获得全新的演绎和解读。在那个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年代,灰姑娘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纯真爱情和美丽心灵的象征,而是末日迷途中的一抹亮色,是生的亮色,是捍卫生命的亮色。马修·伯恩为经典的童话故事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内涵,这是他诸部舞蹈作品的一个共性特点,也是他的创作备受瞩目的原因之一。从作品构思层面来说,马修·伯恩在该作品中已经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但笔者认为,作为一部舞剧,其舞蹈形象和内核要十分明确和突出。这一形象不是舞台上呈现的林林总总的各类人物角色,而是作品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意象追求,这一意象追求又与舞剧戏剧性的内核相呼应,最终构成富有情感内涵和强烈戏剧性美感的舞台呈现。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叙事的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主体叙事必须通过不同的时空结构和舞段布局来实现。但笔者认为马修·伯恩虽然赋予经典以新意,虽然在创意层面可圈可点,但该剧的具体创编与呈现中并没有将创意、戏剧内核、结构与舞段协调贯通。在该剧的结构层面,三个时空的共时呈现值得肯定,但多媒体时空和编导叙事时空、灰姑娘原本童话故事时空之间没有发生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本该由这三个时空碰撞中产生的内在情感内涵没有被挖掘。笔者以为多媒体的视频完全可以构成一个时空,这个时空的作用是和灰姑娘的内心世界以及灰姑娘周遭的社会环境产生关系,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来获得新的可以开掘的情感空间,让灰姑娘的内心世界得以更加充分的展示,也让“环境”成为一种舞剧表达的手段,如同语言一般获得新的寓意和内涵。

纵观这部作品的结构反而显得平铺直叙,缺少跌宕起伏,正因为如此,该剧的情感线索被遮蔽,除了极致的喧闹色彩,灰姑娘的内心世界开掘和情感空间的呈现就显得十分苍白。由此,该剧在情感层面上很难去感动人。剧中唯一一段展现灰姑娘和飞行员的爱欲之后、离别之前的双人舞也显得动作套路大于人物形象。在这个层面,罗曼斯基版本的现代芭蕾《灰姑娘》要更胜一筹!罗曼斯基的《灰姑娘》抓住了戏剧内核,并在结构层面和舞段布局中凸显内核,通过美和丑、善和恶的对比来凸显灰姑娘,让灰姑娘成为舞剧真正的核心所在。但在马修·伯恩的《灰姑娘》中,由于结构层面处理的欠缺,灰姑娘和众环境人物一样,虽然编导也设计了一些不同的动作给予灰姑娘,但由于环境人物集体色彩的过分渲染,反而将灰姑娘的形象淹没其中。

对于该剧的舞蹈编排,笔者觉得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成功的一面就是马修打破了不同风格舞蹈的界限,编排了节奏紧密、动作变化多样的舞蹈动作,这些动作构成了一个个辉煌的舞蹈场面,从观赏的角度来看,确实十分炫目,尤其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些充满着市井气息的群舞也的确体现出了人物群像的精神状态,为展现时代背景和环境奠定了基础。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舞剧中的舞蹈段落,其功能是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是要作为舞剧语言而存在的。著名芭蕾艺术大师米哈伊尔·福金十分强调“戏剧行动与舞蹈的关联”。在福金看来,所有的动作都应该发挥其表情的功能,都应该被安置在合理的场合下。舞蹈不应该作为表演舞出现,而是应该和戏剧行动相维系。他明确地指出舞蹈的表现力不是它的目的,而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正确地揭示出人物形象、剧情的发展和作品的思想主题。基于此,福金对群舞的编排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群舞也要发挥艺术语言的作用,去传达特定的情感,去营造特定的情感色彩,为舞剧艺术表现所服务。福金说:“正是为了舞蹈的发展,舞蹈必须是戏剧性的。它应该成为有戏剧行动的、富有感情的、发自内心的。而之所以需要这样不是为了戏剧,而是为了舞蹈本身。”基于此,笔者认为马修·伯恩的《灰姑娘》中的舞蹈段落仅仅达到了营造环境、创设情感氛围的作用,还没有与舞剧的结构结合在一起,上升到舞段布局的层面,最终达到语言的功效。尤其是在主人公的舞蹈段落的设计和布局层面还有所欠缺,这也是笔者认为该剧从情感上很难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再与众多现当代经典的舞剧进行比较,笔者认为马修·伯恩的《灰姑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剧作品,它更像是一部没有对白的话剧或者没有唱段的音乐剧。严格意义上代表舞剧本质属性特征的舞剧的戏剧性不是话剧或音乐剧的戏剧性,舞剧戏剧性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舞台呈现的戏剧性”之中。舞剧的戏剧性也就在于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用动作语言来幻化和虚拟一个情感想象的世界,来传达行动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冲突和情感内涵,最终让舞剧舞台呈现出与文学构成中一样的戏剧性,最终诉诸观众的视觉和想象。这就是舞剧戏剧性的体现。但是舞剧戏剧性的呈现由于舞蹈艺术非自然语言的局限性,使得舞剧的戏剧性在具体的舞台呈现中是有别于戏剧的戏剧性的。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伯恩戏剧性马修
长春花蓝+玉米黄
生日谜语
考特妮和龙
戏剧性CIRCUS
绿眼睛
父亲和岳母的惊天秘密
《悟空传》戏剧与文学的跨界叙事
马修曾迷上摄影
马修的夜晚
不可思议的面具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