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2018-12-09 08:47陈容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措施

陈容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题材,同时又缺少深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再加上写作文时没有积极寻找有价值的题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缺少生活的气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和选材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参加各种活动,在体验生活的同时积累材料,同时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打开思维的大门,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措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却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题材,在写作文时常常找不到题材,出现“编、抄、套”等乱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个性、没有情感,让读者很难从中触摸到生活的气息,也很难感受到学生自己的情感。甚至有小部分学生是谈“文”色变,感到无文可写,无话可说,直接敷衍了事。这是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作文题材脱离生活的原因

只有追根溯源,了解问题所在,才能够高效地解决这类写作问题。于是我们前期先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让学生写对于写作的看法等来搜集资料,接着有意识地和学校语文老师进行了交流,分析总结出学生作文题材脱离生活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学生平时不善于捕捉、积累生活中有价值的题材

对于多数人来说,生活中的事多是琐碎杂事,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对这些题材,绝大多数的学生常常熟视无睹,普遍认为它们微不足道了,不值得一写,根本不屑一顾,压根没有留意观察和记录的习惯。有时他们也可能觉得有话可写,而感受却稍纵即逝,常常会因为没有及时记录而遗忘,到写作文时,又会觉得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因此,也就只好东拼西凑了。

(二)生活中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平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每日的生活就是奔波于家校与辅导机构之间,疲于应付各类学习与强化提升,就连节假日和周末,也被各种辅导班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是学语、数、英,就是各类特长培养,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没有时间发呆,更没有时间充分接触社会和自然。可如果不让学生融入社会与自然去放飞自我,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又怎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呢?

(三)学生平时阅读量偏少,没有充盈的语言积累

作文表达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靠直接观察生活获得的写作材料终究是有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简明扼要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既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写作文时表情达意不够流畅,语言生硬刻板。这与他们平时阅读少、积累少也有关系。

(四)教师作文教学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被限制在“教师传授”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甚至连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来赏析。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甚至有学生模仿大人语气,说一些老气横秋、言不由衷的、瞎编乱造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课堂上老师没有充分激发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在作文训练时,如果教学方法枯燥单调,千篇一律,没有新意,那么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很容易产生“交差应付”的心理。如在一次指导写《童年趣事》时,我在课堂上照例引导完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后,接着请几位同学把自己想写的趣事谈一谈。本想借此抛砖引玉,打开其他学生的思路,激起写作的兴趣,但现实是残酷的,作文的初稿收上来后,我发现不少学生的趣事都是与课堂上的分享事例雷同,行文表达也欠缺详细的描述,更无情感可言。归根到底,还是课堂的引导没有下足工夫,没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会观察、积累材料、选择材料呢?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推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做法,希望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观察、感受,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并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进行叙述,以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选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勇于尝试,让作文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在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都是老师指导写作前根据题目给出固定的写作范围,然后讲一些相应的套路,或者念念范文,一节指导课下来,学生的写作激情大打折扣,剩下的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套文字,还有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依然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这个作文到底该怎样写,应写些什么?所以每到写作文时便要搜肠刮肚,真可谓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写作思路,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自己不断尝试,转变观念,坚决不当让学生必须去写某个“命题作文”的套路者,而是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充分组织和利用各種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所感受,力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乐于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兴趣,使写作文成为学生的乐趣。例如在指导写《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单元作文时,我问学生:“你认为可以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明白了可以侧重一个方面来写:比如侧重变化,可以是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可以写家乡某处景观的变化;可以写科学技术的变化等等。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形式,全班45名学生,除了2名学生偏题重写外,其他都能够抓住一个人、一个场景或一个事物的变化,具体描述清楚,同时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材料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阶段素材的积累源于身边的点点滴滴。

从上表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写作要求”中一再强调留心“周围事物”,提醒学生从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从周围采集素材,寻找作文的素材。虽然学生对外界生活接触有限,但其实每时每刻,学生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学生欠缺的是發现的眼光。只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找到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题材,写出真实而充实的作文。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留心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主动地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二年级设立《学生自我管理手册》,每天用三言两语记录一件生活中的事;三年级起加入了《循环日记》,班级学生自由组成8个小组,每组轮流一人记录每天生活中的一件事,选择最棒的两份作为范文展示表彰;四年级设置了《每人记》,鼓励学生每人每天一“记”,内容题材不限,鼓励随心所欲地抒写自己的感想或疑问、烦恼。这样长期坚持,学生不但敢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还乐意写、期盼写。于是,渐渐地,我在记录里看到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如在音乐课上欣赏歌剧时突发的趣事,体育老师送古怪贺卡给“我”带来的惊喜,早读课时课室里飞进来的一只避雨的小鸟,母亲节感人的一幕,跟父母第一次争吵或与同学的矛盾,以及自己的心里话……这样每天注意材料的积累和笔头的训练,到写作文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思路开阔,文章也水到渠成了。每天坚持记录,也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生活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闻,认真体验,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的收获,有真切的感受,也才会有倾吐的需要和欲望,这也是写作的生活源泉。如这个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许多活动:参观黄埔军校,提高学生对党的历史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加学校的《一带一路》合唱比赛,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组织进行“国情知识知多少”年级竞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到东莞大岭山军训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封闭式军训活动,亲身体验军营生活;组织学生到华师大南区学雷锋活动;指导学生制作微生态群落并进行观察;开展“知国情、明国史、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中队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科技艺术节、动手营造五星级温馨课室……这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他们兴趣盎然,获益颇多。在活动过后,我们再引导他们回忆叙述活动的进行情况,交流收获和感想,既活跃了思想、沟通了情感,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譬如,在第十二周的军训期间,我就要求学生在《学军本》上写“学军训练系列故事”,保证他们每天晚上自修时有时间记下军训的点滴掠影。回到学校以后,我又及时组织了一次“军训精彩瞬间”征文比赛。学生交上来的征文题材非常丰富,有的写了部队纪律是如何严格,连吃饭都要站队呼号的《一次特殊的中餐》;有的写训练时非常严厉,平时又是非常幽默有趣的《我们的刘教官》;有的写自己上厕所时,由于天黑不敢去又不好意思说,想尽办法让同学陪同,心理变化复杂的《上厕所记》;有的写自己在外睡觉时的害怕与恐惧的《梦鬼记》;有的表达自己离开部队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受的《难忘的军训》;还有的同学写《练正步》《过集体生活真好》《想回家》……学生都做到了有话可说,真情流露。只有学生有了亲身的感受,才会写出这样题材新颖、贴近生活的作文来。

(四)调动学生作文兴趣,表现生活

小学生年龄小,兴趣、情感对动机、积极性和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学什么,做什么,他们兴趣高,乐意干,效果就会好。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师生情感融洽的特定的“和谐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体验,激荡情感。只有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时有一节人物对话片段训练的练笔课,课前刚好有两个男同学闹矛盾了,推推搡搡地互相指责对方。没来得及解决上课铃就响了,我随即诚恳地请他们俩再“表演”一次,再现了争吵的情境,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感受、描述、讨论,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情绪高涨,其他同学不仅描述、评论了涉事双方的对错,他俩也“相视一笑泯恩怨”,而且同学们还纷纷复述再现了更多情景:妈妈叫“懒虫爸爸”起床、和酒鬼爸爸的对话、体育老师训调皮鬼、沈老师讲笑话、我和耳聋奶奶的对话……学生脑洞大开,“美妙的回忆”纷纷跳跃而出,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讲了起来。我顺势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个对话场景,运用上节课学习的三种直接引用的形式。”话音刚落,许多同学乐得拍手称好,纷纷迫不及待地提笔了。第二节下课时,我收到了几十篇令人叫好的好文章。

此外,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能促使人进步。对于学生的习作大力鼓励和赞赏,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如: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妙笔生花”和“字字珠玉”等展示园地,将学生的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贴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大大刺激了他们的写作欲望,都铆足了劲想写好作文。这样的举措让学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乐。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等。不少学生作文发表在《名校作文》《冰心作文》《学校日新集》上,我都大肆表扬,让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五)指引学生加强阅读多积累

作文表达需要足够的语言材料——词语、句子、语段等。没有这些“建筑材料”,文章会显得单调而乏味。多读书,读好书,是获得写作语言的有效手段。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不乏典范性语段。我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精美语段,带领学生诵读、听记、积累,充实作文语言“仓库”。同时坚持推荐阅读,从二年级开始设立《阅读采蜜本》,逐步引导学生动笔批划和积累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段、富有哲理的警句和格言等,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掌握广泛而精要的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六)勤练笔

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的。“心由情动,文随情发。”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情动”,最后到“笔动”。我一直鼓励学生勤练笔,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1.仿写课文:如学习了课文《黄山》后,让学生照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样子,想象描写其他形状的黄山石。

2.小练笔: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可以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如:学了《充气雨衣》后,请学生当堂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新产品。

3.续写:比如学了《小摄影师》后,展开合理想象,小男孩跑回家后,高尔基怎么做的,第二天小男孩还来吗,结果怎么样?

4.写感想:比如学了《钓鱼的启示》后,你有什么感受。结合生活实际写写生活给你的启示。

5.写片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随时写几句感想体会,或者就某个话题写个片段。

6.配图写话:就你喜欢的人、物、事、景,配上你的图画,写出文章。如描写秋天的果园或者春天来了等等。

7.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平时观看电视和电影,随笔做点评或记录读课外书的感悟,不限内容,不拘格式,为学生写作积累语言词汇。

经过几个学期的尝试,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克服了写作的畏难情绪,不再讨厌写作文,甚至有十几个学生期待写作文,所写的作文十分精彩;在选材方面,有进步的占95.5%,只有两个学生没有明显进步。例如在本学期第三单元写说明文的作文训练中,全班没有一篇重复题材的习作,学生的选材很广泛:既有介绍一样生活用品的,也有介绍新科技产品的;既有写动物昆虫的,也有写植物花卉的;既有介绍玩具文具的,也有介绍自己的宠物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上也比较灵活。总体来说,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都有較大的进步。连续三个学期,学生有十几篇作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在学校作文竞赛中也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另外,在作文训练时,由于选材比较广,不利于教师作篇章结构及语言文字方面的辅导。对于作文水平能力强的同学来说,老师不作指导,这样受老师的思维局限少,更能写出有自己风格的文章。但对于几个作文能力差的学生来讲,即使有了题材,他们也无从下笔,或写的作文内容空洞。这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到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就是让学生从生搬硬套作文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最佳途径。今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写作文,轻松写作文。

参考文献:

[1]刘玉玺,刘桂荣.小学高年级课堂作文教学五步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2(1).

[2]魏洁.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12).

[3]曾葆春.学“陶行知”思想,写“生活化”作文[J].福建教师,2009(5).

[4]王念强,唐丽萍.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

[5]吴林.日本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

[6]李国青.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视野,2010(9).

[7]张延生,刘红梅.作文如何生活化[J].教育论坛,2010(10).

[8]刘冰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

[9]王永奎,刘忠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日常作文评价标准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10(5).

[10]林群星.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谈[J].教育评论,1996.

[11]李淑珍.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J].教育评论,1995.

[12]茅卫东.王香兰和她的生活化作文[J].中国教师报,2009.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措施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