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本风格个案研究
——基于梁实秋与朱生豪译本

2018-12-10 06:08黄何远航常安旖旎窦楠楠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朱丽叶

黄何远航 常安旖旎 窦楠楠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译者的风格既表现了译者的学识与素养, 也揭示了译者艺术创造的风采。正如文学创作作家要有独特的风格一样,文学翻译译者也必须具有自己的译风,具备独特译者风格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朱生豪与梁实秋在莎剧翻译界都是泰斗级别的人物,笔者借《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举世闻名的剧本,从多维度来探究两位大家在翻译过程中各自的特点。

1 词句翻译的技巧对比(表1)

1.1 选词(表1)

选取了剧本序言部分三句出来做比较,朱生豪用词简练,增删有度,梁实秋的译本中的长句相对不够通畅,且用词平淡,异化明显。例如“古往今来”“悲欢离合”这样的四字格,也符合原剧本的韵律感。

笔者同时选取了三句比较典型的朱梁译本,从句子的角度对二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

例1原文:

“O brawling love! O loving hate! O anything,of nothing first create! O heavy lightness! Serious vanity! Misshapen chaos of well-seeming forms!Feather of lead, bright smoke, cold fire, sick health! Still-waking sleep, that is not what it is!”

朱生豪在译文里运用了“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对比之下梁实秋的“吵闹的爱呀!亲爱的仇啊”倒没有那么爱,那么仇,如此一般,译文在塑造原著中人物形象时,罗密欧的矛盾与痛苦并存的心理就没有突出表现,原文的排比修辞所凸显的力度也不能保留。

例2原文:

An I were so apt to quarrel as thou art, any man should buy the fee-simple of my life for an hour and a quarter.

班:要是我像你一样爱吵架,不消一时半刻,我的性命早就卖给人家了。(朱译)

班:如果我是像你一样容易和人吵架,任何人都会随随便便的把我的性命的永久所有权购买过去。(梁译)

很明显,在翻译的过程处理中,朱对于“any man should buy fee-simple of my life”与“for an hour and a quarter”的处理方式不同,首先在形式上朱省略了原文中的“any man”并将其分别译为“我的性命早就卖给人家了”和“不消一时半刻”,而梁却将两句合并成一句译为“任何人都会随随便便的把我的性命的永久所有权购买过去。”笔者以为,此处比起梁的异化,朱的归化要顺畅很多。彻底按照原文逐词翻译,不免读起来生硬;前者更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转达了原文的意思,简洁明了。

例3原文:“On my word, we'll not carry coals.”

“咱们可真的不能让人家当作苦力一样欺侮。”(朱译)

表1 词句翻译对比表

表2 称谓翻译对比表

表3 句长翻译对比表

“我们不能给人搬煤。”(梁译)

此处两译文的区别在于对“carry coal”的处理上,朱将其归化为“让人家当苦力一样欺侮”,使得原句的内涵更形象化。梁则跟随原文,直接翻译为“搬煤”,朱的归化方式的可读性明显要优于梁的异化方式。

1.2 隐晦词语

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呈现的隐晦词,梁实秋在翻译时没有顾及任何隐晦,他曾说起:“莎氏剧中淫秽之词,绝大部分是假藉文字游戏,尤其是所谓双关语。朱生豪先生译《莎士比亚全集》把这些部分彻底删去。他所删除的部分,连同其他较为费解的所在,据我约略估计,每剧在二百行以上,我觉得很可惜。我认为莎氏原作猥亵处,仍宜保留,以存其真。”朱生豪确实却对原文中不甚雅驯的语句作了很多“净化”处理。

原文:

SAMPSON: Ay, the heads of the maids, or their maidenheads; take it in what sense thou wilt.

GREGORY: They must take it in sense that feel it.

SAMPSON: Me they shall while I am able to stand: and ‘tis known I am a pretty piece of flesh.

梁实秋译文:

萨:对,处女头,或处女膜;随便你怎样解释。格:她们一定会感觉到的。

萨:只要我能硬起来,她们就会感觉到我;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块很坚实的肉哩。

朱生豪译文:

山普孙:对了,娘儿们的性命,或是她们视同性命的童贞,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葛莱古里:那就要看对方怎样感觉了。

山普孙:只要我下手,她们就会尝到我的辣手:我是有名的一身横肉呢。

该例中Sampson和Gregory这两个角色言语粗鄙。梁用“处女头”、“硬”等表示其粗俗的口吻,朱则雅化成“童贞”、“一身横肉”。梁保留了英语单词的原意,采取直译的方式,在他的翻译文本中,更注重这类隐晦粗俗语对于刻画人物、增加舞台效果的特定作用。朱生豪则相对回避了这一类词语的原意,使用更符合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替代词,使之意思较为缓和,翻译时考虑了中国的文化。

1.3 称谓词

对于原文文本中出现的人称与称谓,两者的翻译结果也相差颇大(表2)。

朱生豪将音美与翻译联系紧密,梁实秋则更注重口头艺术的应用。为了能让一般的中下层市民便于领会和掌握,莎士比亚剧本中的口语成分是一大难点。两者的译本都考虑了剧本人物的各种情绪,梁的版本更贴近大众生活。

2 篇章翻译的对比分析

2.1 句长 (表3)

为探究朱与梁两位译者在汉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过程中平均字长的区别,笔者选取了五段比较有对比性的选段,通过图表进行展示。由序号1至5分别是,序诗部分,第二幕第二景,第三幕第五景,第四幕第三景和第五幕第三景。在段落选择上选择了剧本中大家较为熟悉的片段,如Tis but thy name that is my enemy段,两人相会段,朱丽叶饮毒自尽段,和电影《暮光之城》中爱德华在课堂上背诵的一段。

通过平均字长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朱与梁的译本在长短句的选择方面并没有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句式并不是两者译本的主要差别因素。

2.2 修辞

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文章活泼而又不乏意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本中,梁实秋与朱生豪天才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矛盾、双关等多种手法,下面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对比研究梁朱两译本。

2.2.1 比喻

比喻是中英文修辞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用与本体含有相似之处喻体对本体进行描写或者说明。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行文更加活泼,令读者对作者描写的本体有一个更为全面和生动的认知。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转喻等,本文将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明喻为例。

例4原文:

Juliet: My bounty is as boundless as the sea/My love as deep; the more I give to thee,/the more I have, for both are infinite.(《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二场)

在此例句中,bounty和love是本体,sea是喻体。朱丽叶大方直白地把自己对罗密欧的爱恋回应给同样深深爱慕着她的罗密欧,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朱丽叶的爱之深。

朱丽叶:我的慷慨像海一般的广阔无垠,我的爱情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有的也越多,因为二者都是无穷的。(梁译)

朱丽叶: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朱译)

两版译作对比来看内容上并无大不同,boundless被梁译为“广阔无垠”而被朱译为“浩渺”,而相较于梁译,朱译表达更为口语化,且“浩渺”与“深沉”同为二字词,使译文更有节奏感,前后句式更加一致。

此外,在中西文化中,太阳高贵又明亮,月亮星星则无比闪烁圣洁,鲜花又芬芳而美丽。在第二幕第二场中,罗密欧借太阳、星星、月亮、鲜花之姿形容他心中的女神朱丽叶,莎士比亚之笔既让读者对了朱丽叶的绰约风姿有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认知,又表现出了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独一无二,二人初见爱慕之情跃然纸上。

2.2.2 拟人

拟人这种修辞手法赋予了非人事物人类的特点、性情、思想、行为等,可以使文章加倍形象详细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具象,亲近。

例5原文:

He swung about his head and cut the winds, /Who nothing hurt withal hiss'd him in scorn.(《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一场)

他砍的是空气,空气受不了伤,咝咝的对他讪笑。(梁译)

就像风在那,讥笑他的装腔作势一样。(朱译)

此例中,莎士比亚的原文中并没有使用拟人手法,而梁朱两位宛若心有灵犀,同时运用了增译的手法,赋予了“winds”人的特征,风的讪笑/讥笑更赋予了提拔特砍人而不中这一动作的戏剧性。

2.2.3 双关

双关是指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使文章具有双重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法。此类修辞手法颇受莎士比亚喜爱,他常用双关制造幽默诙谐的效果,言在此而意在彼。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莎士比亚对双关的运用高达170次之多。

例6原文:

Without his roe, like a dried herring...(第二幕第四场)

除掉了他的鱼子,像是一条干咸鱼。(梁译)

瞧他孤零零的神气,倒像一条风干的咸鱼。(朱译)

“roe”的原意指“the eggs or sperm of a fish(鱼的卵子或精子)”,而roe除了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以外,也是罗密欧名字Romeo的一部分,因此,在此例中,这句话指罗密欧就如失去了体内精子或卵子的鱼一样,失去了活力,宛若咸鱼一般。

梁将鱼子直译了出来,而朱则以精气神代之,而两者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将此搬上舞台,这种极具西方双关手法特色的句子也许会让观众感到一点困惑,但是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到英文双关并不是绝对不可翻译的,只是因为中西方语言差异巨大,难以实现词词对等,因此对于双关语的翻译技巧还有待各位大方之家继续探讨。

2.3 文体

除了译者思想与原文理解差异等,文章风格还与语言形式相关。读者可以通过分析音韵、词汇、句法和修辞法这些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比不同译者的文章风格。根据前文分析,下面将总结对比梁实秋与朱生豪的译文风格。

梁实秋对西方文化的见解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起初梁对浪漫主义文学由衷地赞美,认为其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但后1924年,梁受白璧德影响,转到了古典主义立场。自此,梁的思想从浪漫的感性转向了古典的理性,最后追求古典的和谐、均衡、节制与二者中庸的立场。

梁实秋对于译作追求的是“忠实”。忠实不仅包括忠实于原文内容,也包括忠实于原文形式。二者不可兼得时,相较朱而言,更注重形式与原文的一致,力求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梁版译作以句为单位进行直译,与此同时还尽力保留原作的标点,以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梁的译本成分与作用如下:在例言中,简要说明译作根据的原作版本、原作和译作的文体特征、注释说明、照译猥亵语、尽力保留原作的标点;序,说明原作版本、著作年代、故事来源、舞台历史和几点意见;译文正文;最后一个部分,注释,解释说明由于文化差异而易引起理解误差的专有词汇。

同梁实秋一样,朱生豪诗一般的译作风格主要受他的教育背景和翻译观念影响。朱童年时期便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他热爱读写诗歌,大学时期主修中国文学期间,还辅修了英语专业,由此有了坚实的双语翻译基础。朱认为翻译“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遏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总而言之,朱的译作古风古色,朱十分在意读者和观众对于原作的理解,对原作里中国传统观念避讳的猥亵语避免直接翻译,而采取了委婉的译法。此外,朱偶尔会为了保持原作的神韵而删除或更改原作内容。

例:

Now old desire doth in his death-bed lie,

And young affection gapes to be his heir;

That fair for which love groan'd for and would die,

With tender Juliet match'd,is now not fair.

…(第一幕 第五场)

现在旧情已经登上了丧床,

新爱匆匆的来继承他的地位;

使我神魂颠倒的那位姑娘,

和朱丽叶一比并不怎样娇媚。(梁译)

旧日的温情已尽付东流,

新生的爱恋正如日初上,

为了朱丽叶的绝世温柔,

忘却了曾为谁魂思梦想。(朱译)

由例文可见,梁的句式与标点均与原文一致,句句对应,词词互译,宛若原文之影;而朱则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东方元素,运用了押韵、重复等手法创造韵律,使之朗朗上口,此外,朱的译文更具中国诗特色,读起来古色古香。

3 结语

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和翻译研究贯穿了中国近现代百年的翻译钻研过程。朱生豪和梁实秋由于不同的翻译追求,译出的莎剧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朱译本语言优美、诗意浓厚,对于在中国普及推广莎剧做出很大贡献。梁译本不以文词华美为尚,而旨在“存真”,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原著保持一致,尽最大努力传达莎翁原意,能更多地保存莎剧的本来面貌。两种译作风格不同,但各有所长,都不失为莎剧翻译界的两位泰斗。

猜你喜欢
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朱丽叶
爱情至上的朱丽叶
朱生豪、宋清如:爱情的样子
天如愿地冷了,不是吗?
朱生豪与宋清如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宋清如和朱生豪:一同在雨声里失眠的才子佳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长盛不衰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登羊城劲刮浪漫“台风”
你的星光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