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渝成功举行服务“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典范

2018-12-11 01:14曾睿唐安冰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陆海峰会新加坡

□ 文/本刊记者 曾睿 图/本刊记者 唐安冰

11月2日,首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金融峰会(简称“中新金融峰会”)在重庆悦来国博中心成功举行。

2018年11月2日上午,首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金融峰会在重庆举行开幕式。

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地重庆3年,截至2018年10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领域已有61个项目落户重庆,总金额超过50亿美元,金融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最重要构成部分之一。首届中新金融峰会以“开放·创新·互联·共享—加强金融互联互通,全力服务‘一带一路’”为主题,由中国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西部地区最为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金融交流平台之一。峰会吸引了包括东盟7国央行领导和金融机构高管以及西部11省区政府领导、中外金融界、工商界、学界重要嘉宾100余人参与,取得了丰富的会议成果,为下一步推动各方金融机构交流合作、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典范、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创设了重要平台。

在首届中新金融峰会框架下举行的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金融合作圆桌会议。

市委书记陈敏尔会见了与会重要嘉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孟文能行长、中国银保监会黄洪副主席、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国家外汇局张新副局长以及商务部领导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市委副书记任学锋,市领导吴存荣、王赋、刘学普、刘桂平、王新强等出席相关活动。

陈敏尔在会见与会嘉宾时说,重庆正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习近平主席、李显龙总理亲自关心和重视推动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快建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支撑。重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业保持健康发展良好势头。中新金融峰会,聚焦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参与支持。希望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加强西部地区及东盟地区的务实合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推动中新项目取得更多成果,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唐良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新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在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直接融资、跨境股权投资基金、跨境金融结算、中新金融机构互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7%,聚集起27个门类1900家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金融机构180多家,银行业不良率、小贷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均保持在全国较低水平。唐良智提出四个倡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政策创新,探索更具商业运行价值的创新性政策和更加贴近市场主体的便利化举措;推动服务创新,把握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契机,完善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平台创新,围绕把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打造为中新合作新亮点;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协调发展、监管合作、经验共享等新机制。

在峰会期间,举行了开幕式暨主题会议、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国际金融合作提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动力、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对全球金融带来的深远影响等三场专题会议,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金融合作、中新普惠金融合作展望等两场圆桌会议,以及物流结算及金融服务创新专题会议等多场活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张新、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等多位中外与会嘉宾以及重庆市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站在金融开放合作和金融创新的高度,用国际化的视野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良好的、极具操作性的观点和建议,对升级中新金融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际金融合作提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动力专题会议。

在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金融合作圆桌会议上,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发出倡议,提出了西部省(区、市)共同推进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金融合作的“跨区域金融合作制度创新”“支持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金融需求”等十条建议,得到了与会省区市的认同,达成了共识。此外,西部十省区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召开了闭门座谈会,深入探讨了地方金融监管经验和意见,就建立西部地区监管协作和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达成一致。

峰会期间,共计46家中新双方主体达成36项合作协议。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对接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项目,与新加坡盛裕集团、中国建设银行达成金融合作项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达成普惠金融发展项目;市金融监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两江新区管委会、中新科融、瀚华金控、华侨银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新加坡通商中国等中新双方15家主体,推动建设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启动区,成立中新金融科技联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科技合作,推动中新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广泛合作,促进重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太平保险、陕汽集团、民生轮船、中铁物流、红星美凯龙等34家金融机构及大型物流企业签约合作,入驻物流行业交易结算平台,将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贸易、物流、登记、结算、金融服务的全物流商贸产业链协同,创新物流及贸易领域结算平台体系、资金管理模式和结算方式,形成金融改革创新的新样板。

声 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

拓展中新合作空间四点建议

本次峰会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全新里程碑。针对如何深度拓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空间,探索新的合作领域这一热点话题提出4项建议,包括建立强劲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多地为“走出去”的中国公司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加强中国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金融科技的合作和运用。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倡议增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保障

中国银保监会愿与各方一道,在开放共享、创新服务、风险防控、依法合规、承担责任义务上下功夫,加强中新金融监管合作,为促进双方金融合作发展贡献力量,改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保障。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中国证监会愿与新加坡金管局加强合作

中国证监会愿与新加坡金管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两国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双方跨境融资、金融机构互设和金融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强双方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应当积极发挥多元化优势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不能偏离供给和需求再平衡这一本质要求,开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应当积极发挥多元化优势。截至2018年8月底,丝路基金已签约投资项目25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82亿美元和26亿元人民币,实际出资金额超过68亿美元(其中包含64亿美元,26亿人民币);丝路基金目前投资项目已覆盖中东欧、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等“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主要区域,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多个投资领域。

猜你喜欢
陆海峰会新加坡
陆海之纵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新加坡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第三届“麓山论剑”青年文学峰会
历届峰会回顾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