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镇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因素初探

2018-12-11 10:08石泓可
山西建筑 2018年32期
关键词:马尔康城镇中心

石泓可 刘 捷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马尔康是四川藏区的典型城镇之一[1],其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形成其独特的聚落形态。马尔康解放前后城镇聚落发展呈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本文对马尔康地区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尝试总结其城镇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1 马尔康镇概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马尔康镇。1958年解放后成为阿坝州、县、镇三级政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马尔康是在原嘉绒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属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称作“四土地区”。

如图1所示,马尔康镇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县中部,东与梭磨、卓克基相连,南接松岗乡,西临脚木足乡,北界沙尔宗、大藏两乡。由于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端的高山峡谷区,山岳纵横、地势高耸,梭磨河自东向西流经,高差悬殊的地貌类型限制了城镇发展且气温极不稳定,低温、霜冻、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马尔康地区原为嘉绒藏族聚居区,近代回族、汉族大量迁入,形成藏、回、汉杂居地,也有少量羌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其藏族居民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信仰苯波教[2]。

2 马尔康城市格局演变

2.1 封建王朝统治时期

马尔康地区地处梭磨河谷[3],形态狭长、地质条件复杂且气候多变,泥石流冰雹等灾害频发;同时,马尔康地区的嘉绒藏民生产方式以农牧结合为主,因此早期马尔康地区的定居点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又方便生产生活的地区。

元朝征服吐蕃地区建立土司制,此后600多年间马尔康地区一直处于土司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形成的聚落——西索村寨受地理环境影响建设在沿河的缓坡上[4]。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当时的政治统治中心[5,6]。考虑到防卫安全和地势地形的特点,土司官寨位于河流东岸,居高临下、与村寨隔河相望。村寨以土司官寨为中心沿河向心放射状散布。丹达伦寺位于村寨入口处,形成宗教文化中心以及居民的空间活动中心[7]。

2.2 民国时期——解放前

这一时期,由于川北藏区在气候、土质等方面具有种植鸦片的良好条件;以及卓克基土司索观瀛的大力支持,马尔康地区烟土交易十分盛行。每逢八九月收烟季节,来自甘肃、四川等地的客商云集于此。据资料显示,当时仅甘肃行商的帐篷就有八百顶,烟土商人带着棉布、面粉枪弹等商品前来交换鸦片。商业最繁盛的时期,马尔康开设起茶坊酒肆、货摊店铺,建造赌场、妓院、药店、旅社、枪械修理铺等简易瓦板房,并建立起第一所中心小学——马尔康中心学校。鸦片种植交易的兴盛形成畸形的商业繁荣景象,使马尔康成为川西北藏区鸦片贸易中心[8]。

马尔康地区因烟土交易一跃成为阿坝藏区的贸易大集市,但这种畸形的商贸状态对地区生产力发展和居民身体素质造成严重危害。

如图2所示,解放前的马尔康镇中仅有一座寺院,两座官寨,二十多间泥石结构的寨房和各种商人搭的帐篷沿河形成的一条小街。

2.3 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

解放前,马尔康镇区在解放前仅有马尔康寺和十几间简易砖瓦房屋;解放后,马尔康城镇核心从卓克基官寨迁移到马尔康镇区。马尔康城镇中心迁移的原因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政治中心的迁移:1958年州府机关从刷经寺迁往马尔康,城镇政治中心的迁移是马尔康城镇中心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2)打击封建残余和匪特势力的需要:解放前夕,马尔康地区情势混乱。国民党土匪特务勾结四土土司准备密谋叛乱,并将马尔康地区列为“第一游击反共基地”,预谋在松岗地区叛乱以起到动摇四土的作用。马尔康镇东与梭磨、卓克基相连,南接松岗、党坝,位于四土地区的核心地区,便于控制匪特势力,稳定地区政治局势。

3)“马尔康”的良好寓意:马尔康镇的名称来源于境内马尔康寺。“马尔康”原名为“玛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可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象征着马尔康的兴旺发达。

4)道路交通的发展:公路是马尔康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1957年,成阿公路分支刷(刷马路口)丹(丹巴)公路从马尔康经丹巴在乾宁接川藏公路,结束了马尔康县无公路的历史,交通联系的便利促使马尔康镇发展起来。90年代国道317线、213线的修建更使得马尔康成为阿坝州的重要交通枢纽。

解放后50年代,马尔康开始初步的城市建设。60年代,由于“三线建设”,内地工业西迁,第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从内地迁入了万余汉族工人、干部,客观上促进了城镇建设;同时促进了汉藏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人民会场、阿坝军分区礼堂、民族文化宫等大型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起来;并逐步形成团结街、崇列街、滨河路三条东西向大街,以及南北向大街金珠街。当时整个城区街道像三横一竖形成的一个扁扁的“王”字,三条道路延伸到600 m左右就合三为一成为一条道路,建房初期的马尔康镇中心城区即现在的马尔康镇老城区[9]。

80年代,马尔康制定了第一次城市规划,建设起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多层建筑。城镇给排水、供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也进行了大量建设。城镇的道路交通有了较大的发展,建设了与周边城镇相联系的公路。这一时期,马尔康镇沿河形成单核心带状的城镇形态,城镇与山水交融。

2.4 90年代初至今

90年代,受“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影响,马尔康镇进入经济活跃期,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这一阶段的城镇建设开始受到一些规划理论的影响,出现较明确的功能分区组团。

至1990年年底,马尔康城区总共建有11街2巷,占地面积已达到10 km2,各类房屋建筑总面积598 721 m2,初步建成高原新城。

20世纪以后,《城乡规划法》开始实施,马尔康进入城乡统筹阶段。城市功能和空间组织形态也进行了一些规划,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以此作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业。确定以梭磨河为发展主轴,金珠街、团结街周边形成城镇中心,马尔康镇形成带状片区组团式结构。但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全城建筑高度主要以多层为主,嘉绒民居和别墅为底层,少量高层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要求。然而马尔康发展迅速,马尔康城镇建设用地十分紧张,中低强度的开发模式无法适应城镇发展,于是在2008年的总体规划中适应城镇发展水平对建筑高度控制进行了调整,建设了一批高层建筑,城镇立体空间格局得到了突破。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人口规模、城镇建设规模、基础设施水平等都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城镇公共安全被提到新的高度。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2010年的马尔康规划中对城镇格局进行了调整,马尔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马尔康城镇发展特征

如表1所示,根据对历史沿革和城镇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的梳理,总结出马尔康各个阶段城镇发展的特征。总体而言,马尔康地区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3.1 城镇职能从单一走向多元

解放前城镇职能受土司封建统治的限制,城镇职能单一,以行政、宗教为主要职能;解放后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使得马尔康开始具备经济职能。体育场馆、文化馆等文体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建设使得马尔康成为州、县级的文化中心,在挖掘地方自然、历史资源的基础上还产生旅游、商贸等多种城市职能,成为职能多元、富有活力的高原城市。

表1 马尔康城镇发展特征

3.2 城镇形态从沿河带状分散转变为沿河多核心分片区分组团

马尔康地区早在元朝便形成聚落,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限制,利用地形的难度较大,聚落建设可利用地紧张,城镇形态也受到限制。因此早期城镇发展十分缓慢,仅围绕土司官寨和寺庙沿河形成分散聚落形态。

解放后马尔康成为阿坝州州府,城镇中心也从封建土司统治基地——卓克基官寨迁移到马尔康镇城镇建设起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以及工业的初步发展推动马尔康城镇建设规模扩大。这一时期马尔康城镇职能的转变引起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城镇功能布局也发生演变——从沿河带状单核心组团形式演变为带状多核心多片区分组团的城镇形态。

3.3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马尔康镇在解放前除了已有的马尔康喇嘛寺和卓克基官寨以外,只有若干泥石结构的传统寨房以及因贸易而搭建的帐篷和简易瓦板房。1956年州政府迁入后马尔康在梭磨河北岸的河滩上开始大规模城镇建设,形成以团结路、金珠路、崇礼路以及滨江路形成的城镇中心(今老城组团);城镇不断发展,沿今老城区不断向东西方向延伸,形成了目前以旧城为中心的四大组团。截至2009年,马尔康县城用地面积已达到3.35 km2。

4 结语

如表2所示,马尔康作为四川藏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城镇,归纳其各个阶段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究其根本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塑造,梭磨河谷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其生长发展的自然基础;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磨合促进马尔康地区文化的交织,推动了空间格局演变;不同时期的政策措施自上而下的影响着城镇的职能变迁。

表2 马尔康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

马尔康空间格局发展变迁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解放前聚落中心位于卓克基官寨周边,当地人民受土司统治的压迫和宗教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水平落后,城镇发展缓慢;其在特殊时期形成的鸦片经贸反而阻碍了城镇发展。但随着解放后政治中心迁移,一座崭新的高原新城在梭磨河畔建立起来,政策的推动促进城镇建设和社会文化水平快速提升; 三级政治中心的确立促进城镇政治、文化职能的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马尔康经济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马尔康城镇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马尔康市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