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幸福教师成就幸福教育

2018-12-11 11:34陈栋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成就职业

陈栋

幸福是人类的追求,也是教育的需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望教育的产生、发展和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以成就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受教育者的幸福,培养受教育者的幸福能力,最终成就幸福人生和幸福社会。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教育是一个让人幸福的职业,更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事业。今年教师节前夕,为了进一步加强湖北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湖北省教育厅指导开展了2018“寻访荆楚好老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对全省30位“荊楚好老师”进行表彰和推介。这些“荆楚好老师”正是幸福教师的代表、幸福教育的典范。

美好人生源自美好教育。人的幸福观和幸福能力的培养形成与幸福教育密不可分。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口,每一个人的命运或许不同,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一次改变命运的相对公平均等的机会。作为教育之本,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教育的状态,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未来直接影响教育的未来。

幸福教师成就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涵养幸福教师。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创造幸福的教育;只有为学生提供幸福的教育,才能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毫无疑问,它来自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认同感,来自于将幸福播进学生心田的职业成就感。可见,教师的幸福要靠自身去创造、去体验、去传递。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创造性、复杂性和效果滞后性等鲜明特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又让社会民众普遍产生极高的期待。基于此,广大教师内心深处对尊重的渴望十分强烈,对职业的认同更加迫切。

近些年来,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科教兴国”,再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以贯之,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誉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但离幸福教育还有较大差距。不少家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观念,自然引发了许多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聚焦、对优质教育的过分渴求,却不经意间把对孩子的期望和压力迁移到教师身上,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认同。

《孔子家语》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试想,一个散发幸福气息的教师,往往能让孩子们享受幸福的滋养,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一个充满怨气情绪的教师,一定会让孩子们望而生畏、畏而生厌,甚至会把对教师个人的反感演变成对学习的厌恶、对社会的不满。长此以往,教育的悲哀不言而喻。

培养幸福教师,是成就幸福教育的基石,应该贯穿于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对教育规律多一份敬畏和尊重,对教师职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对教师群体多一份关爱和支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成全幸福教师,成就幸福教育。

(作者系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总经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成就职业
了不起的成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失恋“成就”的CEO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