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推动潜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8-12-11 11:34龚定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潜江校长改革

龚定荣

近年来,潜江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保障力度更大,办学条件更好,教师队伍更优,教育品牌更响。

当前,我们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代,我们的思想、工作、行动都要顺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同样,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要有新的目标、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着力推动潜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进入新时代,潜江市教育发展要突出四个转变:

一是从总量供给向优质供给转变。目前,全市已经基本满足了“有学上”的需求。2017年,潜江市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7%,高于全省水平。但是离“上好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大班额的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另一方面,高端学校资源不多,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从单一追求升学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没有升学率,过不了今天;只有升学率,过不了明天”。一个地方的教育如果没有升学率,很多孩子就上不了大学,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教育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是升学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矛盾的,特别是现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评价体系日益健全、指挥棒发生了变化,只要我们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升学率肯定差不了。比如,现在新高考的改革实行3+3模式,还有自主招生等等,都为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推动每个孩子发挥专长、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础。

三是从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转变。机会公平就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是底线的要求。现在,基本上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接受相应阶段的学校教育,从入学率就可以看出。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受教育过程公平。要实现受教育过程公平,就必须要实现教师配置、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的公平。为什么会有择校热现象,并且持续升温?就是因为学校实力不一样、教师水平不一样,大家都想选择好的学校、好的教师,这是每个家庭、每个家长最迫切的需求。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尚未达到教育资源的优质化。要想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化,一方面教育系统自身要下很大工夫,比如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教师整个队伍自身的提升,包括学习、培训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社会各个方面都要给予大力支持,比如人力、财力、教育软环境打造等。

四是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变。去年,潜江顺利通过了全国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示范市的复查验收,这只能说明全市的教育达到了基本均衡,但是离全面均衡、离优质均衡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就全市来讲,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还有不少差距;另一方面,与教育发达的地区相比,市里的名师、名校长影响力不大,品牌学校特色不明,高中教育活力不足,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竞争机制,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面对,教育必须要出成果,教育必须要有影响,为什么这样讲?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靠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有了好的教育成果,教育战线每一个学校、每一名教师,包括社会、家庭,都会有认同感,都会增强信心。

新时代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撑。

一是要有好的教育生态。一个是政府的支持保障。对教育的重视,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的支持,怎么支持也不为过。因为教育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未来,还有什么事情比教育更重要呢?今年,潜江市在去年提高教师待遇的基础上,对教育的投入又有大幅提高,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并落实高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费和高中教师增量绩效工资,又对高中学校债务分类处置,让高中学校轻装上阵。同时,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大教师人才引进力度,每年引进高素质人才300人,并逐步落实教师相关待遇,保障优者从教,教者从优,不断增强教师从教的幸福感、荣誉感。同时,注重建设教育系统的自身生态。教育系统自身生态包含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社会等众多环节,健康的教育生态是保障教育各个环节密切协同、正常运转的一个完善的系统。首先,学校、教师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内涵建设和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用良好的口碑赢得群众和社会的认可。要练好内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多年的积累,需要大家共同奋斗。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上,必须一以贯之,丝毫不能懈怠;其次要主动回应社会的关切,做好舆论引导,让全社会信任、信赖、支持学校发展。

二是要有好的教育质量。现在教育评价体系、高考模式都变了,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与教育改革相匹配,这样才有更高的教育质量。今年专门将高考综合改革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就是要让大家深刻理解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的变化,不让孩子输在教育改革的起跑线上,让潜江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新时代本身应有的高质量教育。在这个方面,希望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教育改革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是大势所趋,要在认识上高度重视,不能有守旧的思想、惯性思维和习惯做法,否则就要出局,就要犯错误。在改革的问题上,我们要积极主动投身到改革之中,带着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负责的态度投身于改革,因为我们站在了教育改革发展新的起点,是一个新的开始,谁主动改革,有效改革,谁就会赢得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动和成功。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校长说,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个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从哈佛走出来都能成功。所以,决不能简单地以分數论英雄,以分数评优劣,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培养学生,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让这样一群个体去面对漫长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作为学校,就是要帮助每个孩子成功成才,真正实现人人成其才、人人尽其才。

三是要有好的教育品牌。学校品牌只是一所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是一个载体。每所学校都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都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校发展传统,不断丰富自己的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这样的学校才会有内涵、有涵养、有气度、有灵魂。就像是人一样,只要长期加强自身修养,气度和气质自然显现出来。学校要增强品牌意识,学习先进地区的办学经验,把学校打造成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优美的教学环境,有优良的教育质量,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学校。前不久,部分高中学校的校长到全国一些办学比较好的地方进行了考察,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思考自己怎么做,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办法。

四是要有好的教育队伍。教育的发展说到底是靠人来推动,特别是要靠教育系统、教育战线上的一班人来推动,校长与老师们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潜江教育发展的质量,也决定着潜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新时代的教育该由谁来守护和发展?

如今在搞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上,经常有句话叫要抓住“关键的少数”,全市教育系统的干部就是潜江教育发展“关键的少数”,其视野、境界、思想以及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潜江教育的质量。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当下的突出问题,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必须要建设好五支队伍。

一是管理队伍。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科室长要在抓好为学校、教师服务的同时,还要立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未来性的谋划、创新性的举措,着力提升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能力和水平,这应该是市教育局一班人的职责和使命所在。特别是,要提升工作格局,聚焦问题,找准短板,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二是教研队伍。目前,在教育上,存在着重教学轻教研的现象,凭借经验教学的多,对教学规律研究的少,重视不够,改善不力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短板。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这就是哲学上经常讲的方法论和实践论的问题。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要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对学生身心特点、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等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着力提升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能力。

三是校长队伍。校长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的旗帜,校长的人品、学识、才能,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学校校长不要把校长当成是一个行政职务,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教育家,要着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教育家,把学校当成是实现教育理想、传递办学理念的平台。每个校长都要有教育家的情怀,要爱教育、懂教育、想教育、念教育、谋教育,要做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做教育。今年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决定,将分类化解高中学校债务问题,目的就是要让校长从债务负担重中解脱出来,回归主业,一门心思的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校长的主业不是搞基建,扩大学校规模,说到底,这是政府的事,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校长们不要热衷于搞这些,如果这样做,就是工作错位,就是不务主业。

四是建设好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是潜江教育发展的关键。他们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直接参与教育教学,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代表的就是一个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一个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校长要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专业上引领教师,从生活上关爱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教师有目标、有动力,有梦想、有追求。要把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确实要体现校长的智慧和能力,要做到“四有”,必须要来真的、干硬仗。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立德树人必須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作为班主任和教师,首先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楷模和典范,校长们必须叮嘱老师要承担起这种神圣使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责任。目前,教育局正在推行教师“市管校聘”改革工作,就是建立教师引进、交流、培养新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育活力,真正让那些懂教育、爱教育、有本事的人走在最重要的教学岗位,让“南郭先生”退场,这是改革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局要把这些改革工作落实好、推进好、实施好。

做好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扎实工作,勇于担当,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新时代潜江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潜江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文章根据作者在潜江市教育系统暑期干部集训大会上的讲话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潜江校长改革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改革之路
Epilogue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致密油藏特征及成因
论校长的修养
瞧,那些改革推手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