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2018-12-12 07:01黄登保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分层工程项目

黄登保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与管理,特别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化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将科学有效的优化方法和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相互融合,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 混凝土浇筑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裂缝问题

在混凝土的搅拌中,如果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地散发,可能会使内外温差持续升高。内部温度过高时,混凝土凝固会因为过热而产生裂缝。此外,混凝土在其自身的收缩中,也会因为收缩作用而出现裂缝问题。比如,混凝土浇筑中,如果水和混凝土没有分离,混凝土会在蒸发作用下,产生裂缝[1]。

1.2 掉角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中,洞口与梁柱直角位置经常会出现部分脱落与掉角问题。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进行正式浇筑之前,未能得到充分地湿润处理。在后期的混凝土浇筑中,养护不到位,会使得大量的水分被吸收,混凝土浇筑的刚度与强度都会下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温度为常温状态,施工方过早地拆除了承重模板,或者在拆除环节受到了外力影响,也会出现掉角问题。

1.3 露筋问题

露筋问题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中,工作人员所采用的钢筋垫块过小,或者是忘记放置钢筋垫块而产生的一种问题类型。钢筋混凝土断面较小的情况下,钢筋密度过大,混凝土的泥浆无法完全覆盖周围的钢筋,此种情况下,会导致钢筋露筋问题产生。此外,如果混凝土的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的露筋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如果出现了明显的露筋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正常发挥,同时还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应用中,需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过大且不能够整体运输的问题。一般来说,分层浇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分层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的分层浇筑方法,本质上是从结构的最低端开始进行浇筑的方法。在经过了一段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通常情况下,分层浇筑方法适用于厚度较小且面积较大的建筑物结构类型。此种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2]。

2.2 强化控制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强化控制要点,主要是对浇筑的高度与浇筑的时间进行控制。此种方法在应用中,要求工作人员加大对钢筋与模板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低于1.3m,需要使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高度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其始终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浇筑高度之外,对于浇筑的时间也需要进行合理化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此环节中,要对浇筑的时间进行掌控,确保浇筑时间在1~1.5h之间。并且确保混凝土浇筑整体的时间控制在5h之内,防止在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

2.3 加强养护

通过前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如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操作阶段,缺乏合理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露筋、裂缝或者掉角问题。此类问题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与质量,同时还会使工程项目整体性与安全性都大打折扣。所以,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还要加强后期养护操作。在进行养护工作中,要防止混凝土出现严重的温度差。为了更好地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养护,国内部分地区都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环节,单独设立了混凝土浇筑养护部门。对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温度差,减少混凝土病害问题出现。

3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案例

3.1 工程概况

此次研究工作选取了我国浙江省某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的各项参数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A建筑工程项目参数指标统计表

3.2 混凝土制备运输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该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施工方选择了将混凝土预制环节中的搅拌工作外包给项目附近的搅拌站进行。制备环节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材料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涉及到的砂石、水泥和掺加剂等多种材料进行控制。以水泥材料为例,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水泥材料为硅酸盐水泥材料。此种材料具体可以分为粉煤灰型、矿渣型、热硅酸盐水泥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在上述类型中,矿渣型水泥材料的含碱量需要被控制在使用标准之内,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以达标。

(2)浇筑方法控制

浇筑过程中,要对新旧混凝土的交接、环境温度、浇筑方法以及浇筑温度等进行控制。通过清洗浇筑模板,可以减少杂质对浇筑操作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需要采用暖棚法进行浇筑,将浇筑温度控制在5℃以上,并应用连续分层方法提高建设质量。

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中,施工单位明确该工程项目的建筑面积较大,所以对搅拌环节到浇筑环节的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3]。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与分析,得出将搅拌到浇筑环节的时间,控制在120min之内,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到影响。在运输环节中,不能够加水,防止混凝土的温度发生剧烈变化。输送管道系统当中,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对直管的布置进行了控制,重点对接头位置是否存在漏浆问题进行了管理。强化转弯处的锚固,使得管道系统更加稳定与可靠。

3.3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的浇筑振捣技术操作,主要分为墙柱浇筑、梁板浇筑与混凝土振捣等三个环节:①墙柱浇筑技术应用中,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采取了分层操作方法。将每一层的厚度都控制在了500mm之内,尽可能地消除施工缝,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振动棒振捣时需要对间距进行合理控制,将间距控制在180mm以内,在浇筑完成后对使用防水膜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养护,待混凝土初凝之后,使用压光机初步抹平后再用灰刀抹光滑,完成二次表面压实。对于钢筋布置比较密集的墙体和柱体,在进行钢筋绑扎时,预留浇筑点,且做好标记,防止出现漏振情况;②梁板浇筑中,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提前对水灰比进行严格地控制。通过同时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在完成了梁板浇筑之后,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还采用了钢丝网,对梁板后浇带与施工缝进行了封堵。使用等级为C35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有效地增强了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漏能力,防止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③混凝土振捣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振捣。通过振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其他种类的质量通病问题。在此次工程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特征与要求,综合应用了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等两种不同的工具。比如,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振捣棒以一定的角度斜插进入到混凝土中,搭配使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此种方式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更加平整。

4 总结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现代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与质量。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中,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分层浇筑、强化控制与加强养护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为工程项目的优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分层工程项目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有趣的分层现象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雨林的分层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有趣的分层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