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8-12-12 07:01史芸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龙骨剪力墙抗震

史芸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046000)

1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而且在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各种新技术和新建筑材料不断的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不仅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材料成本支出。本文将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简单的分析。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2.1 框架剪力墙概述

所谓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增设了剪力墙而形成的建筑结构体系。它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还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灵活布置的需求。因此,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

(1)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也可以看做是空腹型的悬臂梁,如果其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设定要求时,会因为弯曲剪切,出现弯曲变形。

(2)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框架剪力墙本身的刚度会有一个承受范围,一旦其所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受范围,会对其刚度产生不利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时,都会根据建筑的抗震等级,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 工程概述

某市综合楼建筑工程,建筑地下1层,地上9层,总建筑面积18060m2,建筑高度40m。本综合楼建筑工程选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满足建设要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方案如下所示:

(1)模板工程:地上主体结构剪力墙采用定型钢制大模板,框架柱采用钢制可调截面定型柱模,现浇梁板采用双面木胶合板与方木组成定型木模的施工方案。

(2)钢筋工程:本工程所有的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均采用机械加工。钢筋的连接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钢筋的绑扎则由施工人员进行绑扎。

(3)混凝土浇筑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直接进行框架剪力墙的浇筑施工。

4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4.1 钢筋工程施工

4.1.1 材料进场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必须符合工程的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本工程在现场对钢筋进行了抽样检测,确保钢筋合格后,方可允许用到工程中。

4.1.2 钢筋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的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本工程钢筋连接方式

4.1.3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首先应对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钢筋的数量、尺寸以及形状等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采用绑扎的方式进行钢筋的绑扎施工。

(1)基础梁及底板钢筋绑扎:首先钢筋绑扎连接的范围,应控制在上部钢筋的支座1/3以内,下部钢筋的跨中1/3以内。其次钢筋绑扎过程中,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最后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时,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应放在梁筋的下部。对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主筋在下分布筋在上;对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此外,为了避免因为钢筋自身重量或者外力的影响,导致上层钢筋受力出现变形,应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好保护层垫块,垫块一般间距为1~1.5m。对于底板钢筋的绑扎应采用马凳筋作支撑。

(2)墙体钢筋绑扎:在对剪力墙进行钢筋绑扎施工之前,应首先对墙体内预埋的钢筋进行修整,除锈和杂物清洁处理,并将出现位移的钢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正确位置的调整。其次本工程所有的剪力墙钢筋均采用了双向双排钢筋,其中水平钢筋在外侧,竖直钢筋在内侧。因此在进行钢筋绑扎过程中,应确保水平钢筋锚入柱或者墙体内,且竖向钢筋严格按照抗震等级的要求,进行绑扎接头的预留。

4.2 模板工程

(1)剪力墙模板:剪力墙模板采用钢质大模板体系,由标准板、阴阳角膜、丁子接头拼板、支撑架、对拉螺栓及操作平台组成,竖向龙骨为8#槽钢,横向龙骨为成对10#槽钢,面板选用6mm厚钢板,对拉螺栓采用大头φ32,小头φ28锥形镀锌螺栓,并配备专用橡胶封头护套。

(2)框架柱模板:框架柱模板采用钢质可调截面柱模,配套斜支撑调整垂直度,钢管斜撑加固。

(3)梁板模板:本工程的梁模板采用双面木胶合板,其厚度为12mm,采用钢管扣件作为梁模板的支撑体系。主龙骨采用φ48号钢架管,长度为3.5m,次龙骨采用木方,长度为100mm,宽度为50mm。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主龙骨相邻钢管之间的距离控制在700mm左右,次龙骨相邻木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50mm以内。

(4)顶板模板:选用木胶板硬拼缝作为本工程的顶板模板,其厚度约为12mm。顶板模板的主龙骨和次龙骨选用和梁模板相同的材料方案,但主龙骨相邻钢管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000mm左右,次龙骨相邻木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0mm以内。

4.3 混凝土浇筑施工

(1)墙、柱混凝土浇筑: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对施工缝位置进行浇水,但应避免积水的出现,以提高混凝土浇筑后,新旧混凝土可以牢固的结合。其次在浇筑之前,为了避免因为模板的钢筋出现挂浆现象,导致浇筑施工完毕后,墙、柱根部发生烂根等施工质量问题,应首先对墙、柱根部采用同配合比的石子砂浆进行填装。

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每层浇筑的厚度不高于450mm。在浇筑过程中,应通过插入式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便于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对于上层混凝土,振动棒应至少插入到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的深度,从而提高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有效结合。整个振捣施工,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下沉以及气泡冒出为止。

(2)梁板混凝土浇筑:对于梁板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首先应对模板进行清理,并浇水湿润。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基本与墙、柱混凝土浇筑一致。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则采用“交错式”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高于300mm。振捣施工先进行梁中混凝土的振捣,然后对平板混凝土进行振捣,最后采用拖板式振动器,对顶板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应确保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并采用塑料布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养护时间不应低于14d。

4.4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框架剪力墙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首先必须对材料的供应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其次对所有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出场合格证等相关证书的检查,最后,建立严格的抽样检查制度,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加强构件的延性:为了提高框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抗变形能力,需要加强重要构件的延性,从而确保框架剪力墙在受力过程中,可以均匀的受力。此外,为了避免地震发生时,框架剪力墙的墙体因为地震的作用,出现扭转效应,还需要严格控制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

(3)对于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连续施工的工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具备稳定性比较强的支撑体系,避免因为剪力墙的荷载力较大,发生的施工安全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度,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龙骨剪力墙抗震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架龙骨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