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空明兮溯流光

2018-12-13 07:11撰文纳森摄影LSLC下午的宁静Coupe王锋
汽车之友 2018年23期
关键词:雷克萨斯后排轿车

撰文= 纳森 摄影= LS、LC 下午的宁静 S、S Coupe 王锋

LS、LC、S、S Coupe

四车组合试驾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在苏东坡的原文之中,

这本是描绘夜色与月光之下,

不同木质的桨片与船棹,

在打破波光粼粼的水面倒影之后,

所营造出的别样流光。

而在对于豪华车美学的探索之中,

我面前的这四台车子,

似乎也在向我无声地传递着,

大胆打破传统美学惯性,

盛开在破而后立的风景当中的,

那一幅幅现象级美学观感。

成熟着,也年轻着 雷克萨斯LS

如果从雷克萨斯品牌旗舰级豪华轿车的历史,一路联想至上一款GS的时代,成熟稳重,一直都是品牌对于这一细分市场的诠释和坚持。而当正面对标奔驰S级的全新一代旗舰车型LS代表品牌正式加入这一级别的激烈角逐,成熟稳重,似乎再不足以形容它的风貌。

秉承着“新豪华艺术论”的审美理念,雷克萨斯的设计团队用“预见美”的前瞻性逻辑取代了以往“看见美”的传统构思。尽管讲求“兼得”的车身造型很大程度地兼顾了修长车身比例和低沉造型之间可能牺牲的后排空间感受,但跃动的前脸上大面积的纺锤形前进气隔栅,与搭载矩阵式LED光源的Z字形细腻分叉前灯组,无不将这款LS的外表年龄,向着更加年轻化的方向一路骤减。与前脸设计相呼应的,还有LS同级别少有的20寸选装大轮毂设计。细密的轮幅反射着银色的金属光辉,大尺寸轮毂所带来的年轻与动感,同样让这台LS显示出同级产品们很少能给我带来的驾驶而非乘坐的欲望。

当我真正坐进这台雷克萨斯LS驾驶舱的一刻,我开始庆幸起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刚刚的一时冲动,按照常规坐进后排的我,一定会被车内细腻精致的设计风格所吸引,陷在柔软而舒适的多向调节座椅中不肯起身,品味起宽敞后排的后排空间里每一个细腻触感的装饰组件,和整体空间的视听效果。哪怕此刻置身于驾驶座之上,我同样被无处不在的顶级牛皮、柔软麂皮,和别出心裁凸显层次感的折布内饰所深深折服。一反长轴距豪华车型中普遍运用的大面积皮革 + 木饰的固定搭配,这台LS车内的整体风格,充满着更加雅致和年轻的文化韵味。而在这别出心裁的内饰之中,HUD抬头显示、皮革包覆的全液晶仪表显示屏、大面积灵敏触摸版,和中控台上阻尼质感上佳的旋钮和拨杆,无不在同样提醒着我,这台旗舰级豪华轿车的领衔车系的科技属性。

尽管依旧眼馋于后座包含22向电动调节和指压按摩功能的Ottoman行政座椅,坐在驾驶座的我也不得不先为自己的选择做一个综合性的判断。当引擎启动,这台重约两吨的LS首先带给我的,是与车身重量并不相符的灵活感和驾驭感。如果说奔驰S级和奥迪A8L等车型给我的第一感受是行政级车款中标志性的温和和稳重,那么这台LS的确称得上是剑走偏锋到彻底。仅仅在舒适模式之下,不含太多虚位的转向感受结合着充沛动力带来的灵巧操控,便让我在每一次超车变道和上桥过弯之间,重拾了运动感和趣味性更佳的轿跑感受。而无论我在舒适模式下如何把玩,又或者是在更加激进的运动、运动 + 模式下高速腾挪,位于后排的我的同事,却依旧舒适而惬意地陷在行政级座椅的包裹和Mark Levinson 23声道音响系统的浸润之中。而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款接连带给我惊喜的LS,成熟着,也同样年轻着。

作为一款正面对标奔驰S级的长轴距豪华轿车,LS的出现打破了雷克萨斯品牌沉浸于成熟稳重的设计风格的固有形象。

更拉风,更科幻雷克萨斯LC

当我离开了LS舒适的怀抱,面前这台毗邻而置的LC让我尚没有减弱的“玩心”再次加速。蝶翼般限量蓝色的动人漆面,高度还原概念车级别的泪眼大灯,相比LS更进一步的21寸运动轮毂,深邃而科幻的LED后尾灯设计,无不让这台尚处于静止状态的LC 500h充满着让人心醉的神秘魅力。

作为一个RC车型的忠实拥趸,LC带给我的,是与RC系出同门的造型比例,和更富科幻色彩的强大未来感。尽管我一直觉得,这个在新势力造车领域被广泛运用的“未来感”的评价,难免有些虚无缥缈和难以具象,但在这台LC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真正具象化的,行驶着的未来。

在进入车内之前,我原本以为LC与LS只是外观大有不同,但作为同平台产品的二者应该与S级轿车和S Coupe一样,有着造型相仿的内饰空间。但当我真正坐进这台限量版的LC 500h车内时,海蓝色的牛皮包覆碰撞暖黄色的麂皮材质,一种不同于LS那般细腻和雅致的跃动感,成为了领衔车内空间的主导元素。高支撑性的坐垫材质,配合包裹性极佳的运动化座椅,让我可以将充沛的精力集中于驾驶本身。而阻尼依旧绵密顺滑的拨杆和旋钮,设计精巧可尽兴机械性移动的主仪表盘,与雷克萨斯所重视的每一处臻于完美的细节设计,无不让这台LC充满着脱胎于LS,却又独创一道的迷人调性。

在我试图启动引擎,去深度体会这台LC 500h跑山乐趣的时候,这套多级全混动动力系统,实实在在地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当仪表和中控显示界面的开机动画启动,我都还没有听到引擎在点火之后本应出现的轰鸣。而当我有些挫败地以为是自己操作失误,重新尝试,结果依然如此。在我带着些将信将疑地犹豫,将拨杆拨到D档时,平顺启动的车子终于发出来轻微地混动声浪。当我反复尝试,终于确认了这台LC如同纯电动产品一般悄无声息地启动模式之后,我终于拜服于这本应属于电车时代的科幻感受。

说起科幻,这台LC500h在S + 模式下的定制化声浪,同样让我有一种触摸未来的兴奋感。当混动引擎的全力输出,搭配Mark Levinson印象13声道的模拟声浪选项,LC可以成功实现在继续保持低油耗的基础上,用充足的线性加速感受搭配澎湃的虚拟引擎声场,从而在实质上保留了足以比拟大马力高性能车型驾控与视听感受的乐趣之源。行走在即将到来的电车时代之前,LC 面面俱到的科幻质感,不失为一种对未来大胆探索的前瞻性思维。而这种因科幻感而更加立体的迷人魅力,则是LC有别于LS,或者其它同级别轿跑车型的独到之处。

身为与LS系出同源的轿跑产品,LC以其并重的未来设计感和混动科技感,打破了传统豪华轿跑车驾控感受的桎梏。

“驾” 与 “ 乘” 奔驰S Coupe

如果说以雷克萨斯LC是个剑走偏锋的典范,那么豪华轿跑车的“正道”,非这台S Coupe莫属了。

脱胎于S级轿车的相同平台,S Coupe在占据尺寸优势之余,其设计层面同样获得了更加酣畅淋漓的发挥空间。在这具超过5米的宽大车身上,圆滑流畅的灵动曲线,英气勃发的前后灯组、黄金切割的座舱比例、蓄势待发的动感轮毂,无不在彰显美感和优雅的同时,将S Coupe独具张力的强大气场,以一种更加圆融的,更加“藏锋”的方式,全面散发开来。

走进车内,在经典的标杆级内饰风格之间,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更加饱满的设计韵味。

仍是熟悉的双屏相连,但这台S Coupe的中控台曲线相比S级轿车明显多了几分丰盈之感。当包裹中控台的一整块顶级牛皮材质,与带有巴黎钉纹设计的一整排银色镀铬空调调节按键相结合,二者所共同营造的舒适包裹感和冷峻曲线,让S Coupe的内饰设计在S级轿车的满分之上,多了几分冷暖交融的空间互动。与此同时,布局在车内的柏林之声顶级音响,在殿堂级听觉享受之余,同样用手工打造的银色网罩将车内的豪华感烘托到了一个更加极致的程度。搭配着同样细腻到极致的空调调节旋钮、主动伸缩式安全带调节、多区块自定义热石按摩,以及那组包裹性舒适性满分的前排座椅,这具教科书级别的豪华座舱,将奔驰原本就擅长的乘坐至享之感,推上了一个全新高度。

作为以舒适感和驾驭感为核心的双门轿跑车型,S Coupe所打破的,是四门S级轿车所建立的“驾”与“乘”相互独立的传统豪华车定义。

对于一台S级轿车,乘坐将无可否认地成为它的最高要义。但当我驾驶着这台乘坐感满分的S Coupe,在山道与城市间上尽情驰骋时,一种细腻而趣味的驾驶感受,却也着实带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在动力层面,这具搭载于S500 Coupe之上的4.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配合着不同的驾驶模式,将421马力的动力储备用不同的线性输出质感传递到路面上。在更加舒适的C模式下,闲庭信步,游刃有余便成为了这台S Coupe当下的行驶状态。动力充盈却温柔内敛,加速轻快却不显唐突。而当我将拨杆切换到仪表盘飙红的S+模式时,更加紧致的方向盘手感搭配着汹涌澎湃的大马力输出,这台优雅的西装绅士,只在一个瞬间,便可以切换为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士。

尽管搭载了滤震性极佳的空气悬架,但当我将模式切换到趋向运动属性的S或S+时,这台S500 Coupe,却可以在继续过滤路面颠簸的同时,将道路的行驶质感,用一种依旧舒适却更加贴地的方式,清晰地传递到我身上。当我用较高的车速通过城市或是山间的大角度弯道时,这具空气悬架同样会以一种细腻而坚定的程度为每一次过弯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力道,并在每一个入弯和出弯的细节之处,让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悬架的动态变化。

作为以豪华感和驾驭感为核心的双门轿跑车型,S Coupe所打破的,是四门S级轿车所建立的“驾”与“乘”相互独立的传统豪华车定义。从个人的角度,我确实很难分别出它究竟应该归属于驾驶和乘坐的哪个门类。不过这种专精一门的事,还是交给S级轿车,或者GT跑车去做就好了。

以自己为标杆 奔驰S Sedan

如果说我对S Coupe的理解尚处于无法轻易区分驾乘优先性的阶段,那么面前的这台S级轿车,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定义乘坐优先级的不二选择。

当同级领先的长度、最优的宽度和轴距都聚焦在同一台车上时,我便清楚地知晓了S级轿车欲想打造的自身定位。5283mm的车长,3165mm的轴距,都让这台长轴距D级豪华车在其尊贵典雅的车身设计之下,同样具有标杆意义的内部乘坐空间。

即便是在没有进行迈巴赫式加长的S级车型内部,用以形容后排空间感的描述,也早已不是一个“宽敞”便可以轻易担当的了。在保持前排正常坐姿的前提下,身高180cm的成年男性,可以轻松地在后座上摆出翘腿的姿势。尽管S级轿车的后排安置了坐垫厚度、靠垫材质都远远优于E级轿车和S Coupe轿跑车的舒适性座椅,但就算是这般占据空间的包裹性设计,都没能让坐在后排的我感受到一点点的压迫和拘谨。恰恰相反的,当我关上厚重的车门,升起位于后排玻璃和后窗的电动遮阳帘,并将具备多功能调节选项的中央扶手放下时,这个大约占据了全车四分之一空间的后座座位,在此刻化身为一个可以让我尽情舒展身体,享受无微不至的舒适性关怀与恰到好处的科技感嵌入所共同营造的私人舱位。

作为一台最新一代的现役S级轿车,我并不想将这次的体验更多的聚焦在改款之后的外观细节,又或者是近期更新的车内部件上。于我而言,它们固然重要,却并不能成为真正体现这台S级标杆性价值的第一要义。尽管它的驾驶感受并不逊色,但唯有将目光锁定在它最为擅长的乘坐质感部分,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去体会这款成熟产品对于它所锚定的行政级商务人群所展露的核心吸引力。

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S级轿车的乘坐优先级被更加立体的展现出来。前后排轻松实现轻声交谈的高静谧隔音座舱;声场圆融立体,具备殿堂级听觉享受的顶级柏林之声环绕音响系统;滤震性优异,面对颠簸如履平地的“魔毯”空气悬架;针对不同的情绪、时间和环境所量身打造的定制化香氛;以及用智能化组合科技为驾乘者安神解乏的“畅心醒神”选装组件,无不是S级轿车得以成为同级标杆的最有力支持。如果说静止时分的舒适性座椅只是它的本分,那么在行驶过程中得以全面体现的立体感官享受,方才可以真正代表S级轿车的全面实力。

尽管在科技与选材高速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同级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实现着发源于S级的某些功能和属性,但作为长轴距豪华轿车领域中坐拥悠久品牌历史,又数度引领创新风潮的标杆级车型,S级轿车的真正使命,便是面对每一个臻于完美的自己,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不懈超越。

身为长轴距豪华领域公认的标杆和楷模,S级轿车所树立的一道道行业顶级标准,正是它打破常规豪华轿车理念,自立规则的最好佐证。

猜你喜欢
雷克萨斯后排轿车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雷克萨斯ES300h
基于Isight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曲线对标研究
LEXUS 雷克萨斯LF-Z
全新雷克萨斯ES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等着的轿车
坐着轿车学声调
2014款雷克萨斯CT200h车控制电路(一)
心太累了
车上的哪个位置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