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

2018-12-13 08:01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影像科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颈动脉准确性颈部

1.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影像科(陕西 延安 716000)

2.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超声科(陕西 延安 716000)

3.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李红艳1 付雪莲2 李延新3

颈动脉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随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颈动脉狭窄引发的脑缺血症状,临床上对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需要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确诊断[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性作用,但其有创,不试用于普查、初诊和随访,寻找无创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手段一直是研究热点[2]。MRI和颈部血管彩超作为分辨率较高且检查便利的影像学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3];入院2周内完成MRI、颈部血管彩超、DSA检查;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颅内感染、出血、肿瘤者;合并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合并精神类疾病或存在沟通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将行MRI检查的40例患者纳入A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46例患者纳入B组。A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63±8.79)岁;B组患者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81±9.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A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MAGNETOM ESSENZA 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颈部线圈,以颈动脉斜矢状面图像为定位图,以颈动脉分叉为扫描中心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序列为T1WI、T2WI、PDWI、TOF。T1WI(TR/TE:800/10,回波链(ETL):10),T2WI、PDWI(TR=4800ms,TE=9、50ms,ETL=12),TOF(TR/TE:20/5,翻转角20°),层厚2mm,间隔0,FOV14cm,矩阵256×256。若发现颈动脉狭窄,则测量最狭窄处管径及狭窄程度。B组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取平卧位,采用GE Voluson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颈动脉进行检查,探查是否有斑块及大小、位置、形状,血管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两组患者均行DSA检查,采用西门子AXA4数字减影机。血管狭窄程度参考NASCET标准制定[4],管腔狭窄率(%)=(正常管径-残存管径)/正常管径×100%。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5]:管腔狭窄率<50%为1级,50%~69%为2级,70%~99%为3级,100%为4级。

1.3 观察指标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RI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MRI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3.33%、86.67%、90.67%,2级为75.00%、94.92%、90.67%,3级为90.91%、98.44%、97.33%,4级为100%、100%、100%,见表1。

2.2 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2.16%、90.63%、91.57%,2级为82.35%、92.43%、90.36%,3级为83.33%、98.59%、96.39%,4级为100%、100%、100%,见表2。

2.3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40例患者MRI图像完整,发现血管狭窄75支,其中狭窄程度1级46支,2级15支,3级11支,4级3支。14支狭窄血管出现斑块内出血,T1WI序列显示颈动脉斑块为高信号(见图1),T2WI序列显示为等信号,TOF序列显示为高信号(见图2);12支狭窄血管出现破裂纤维帽,T1WI、T2WI、TOF序列显示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局部浅表有龛影(见图3、4)。46例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图像完整,发现血管狭窄83支,其中狭窄程度1级50支,2级19支,3级11支,4级3支。26支狭窄血管中可见颈动脉多发斑块(见图5)。

3 讨 论

颈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往往伴随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症状等,需及时进行治疗。DSA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在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DSA是有创检查,且其操作复杂对检查者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应用于初诊和随访,需寻找更加便利且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是一种具有较高分辨率且无创无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近年来在颈部血管疾病中有较广泛的用途。T1WI序列具有较高的信噪比,PDWI序列则具有良好的血流抑制效果,而将TOF序列得到的图像与黑血序列的横断图像结合观察,能减少血流流动状态对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的影响,有利于医师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证据对颈动脉狭窄作出更为精确的判断[6]。相关文献报道称,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均可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部分患者可出现斑块内出血或破裂纤维帽,提示斑块不稳定,而血管狭窄加剧了斑块脱落的可能性,疾病有恶化趋势[7]。MRI可对颈动脉血管内斑块进行明确的显像,医者可及时对危险性斑块进行清除,不仅可有效改善脑循环血量,还能减少栓塞性脑梗死的发生机率[8]。本研究中,40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均得到清晰图像,对斑块内出血和破裂纤维帽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且对颈动脉1级、3级、4级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灵敏度超过90%,是临床上较为可靠的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方法。

表1 MRI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分析(n)

表2 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分析(n)

颈部血管彩超由于其快捷方便、费用较低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上对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9]。彩超对颈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和方向等具有极高的敏感度,通过与正常血管血流的对比可判断病变部位血管的异常,达到诊断目的[10]。本研究对46例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率较大,往往狭窄部位存在多个斑块,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颈部血管彩超对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在80%以上,与MRI检查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颈部血管彩超作为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已得到临床证实,但该项检查过于依赖操作者的使用经验,容易造成人为偏差,得到不够客观的检查图像,另外探头的角度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检查结果[11]。因此颈部血管彩超作为一种辅助的影像学手段,需与其他诊断方式相结合,以减少对颈部血管疾病的误判。

综上所述,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颈动脉准确性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