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12-13 08:01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陕西西安710068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预测值敏感度颈动脉

1.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陕西 西安 710068)

2.陕西省人民医院超声诊断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8)

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颈椎病区 (陕西 西安 710054)

谢 瑱1 常小妮2 黄大耿3惠 浩3

脑卒中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因,研究发现,约25%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颈动脉狭窄引起,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中,每年有约13%患者进展为脑卒中[1-2]。故早期发现、快速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并予以积极治疗,对脑卒中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数字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并发症风险较高,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其推广[3]。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等无创检查技术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CTA联合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2)年龄40~80岁;(3)凝血正常;(4)均愿意接受相关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造影剂使用禁忌证者;(2)伴有脑肿瘤等其他脑部疾病者。其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40~79(63.87±6.58)岁,均先后行TCD、CTA检查。

1.2 方法

1.2.1 TCD检查:采用德国Compummedics公司DWI-QL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头稍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探头(2~16MHz)自上而下依次行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两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走行等扫查,注意观察并记录血流充盈情况、颈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等。

1.2.2 CTA检查:采用GE公司64排Light Speed VCT,扫描范围由主动脉弓至颅顶,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40mA,层厚、间距均为1.0mm,螺距为1.375,矩阵为512×512,重建层厚为0.5mm,先行常规平扫,再经肘正中静脉注入碘海醇(含350mgI/mL),速率为4.0mL/s,剂量为40mL,延迟8s扫描。

1.2.3 DSA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AXIOMdTA血管造影机。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使两侧腹股沟区得以充分暴露,常规消毒铺巾后,实施局麻(2%利多卡因),应用sle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放置5F导管鞘,导丝引导下由导管鞘送入5F猪尾巴管造影主动脉弓,进行颈内动脉造影,再换用5F椎动脉管,采集两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造影图像,观察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记录并计算狭窄率。

1.3 评价标准 参照NASCET标准[4]进行颈动脉狭窄评估,狭窄程度(%)=(1-最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100%。狭窄程度:狭窄率<50%,为1级(轻度狭窄);狭窄率为50%~69%,为2级(中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为3级(重度狭窄);狭窄率为100%,为4级(闭塞)。

1.4 统计分析 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CD、CTA与DSA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上的相关性;以DSA为金标准,分别计算TCD、CTA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70%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应用Kappa检验进行TCD、CTA与DSA诊断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0.7则认为一致性很好,0.4<Kappa值<0.7则认为一致性较好,Kappa值≤0.4则认为不具有一致性,Kappa值比较行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0.0。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84例患者,D S A共检查出1 4 7条狭窄血管,其中狭窄程度≥70%者6 4条,<7 0%者8 3条,狭窄程度为(63.11±19.62)%。T C D、C T A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65.32±21.18)%、(63.48±20.8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均与DSA检查结果呈正相关(r=0.913、0.986,P<0.05)。见图1-3。

2.2 TCD、CT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对比 TCD、CT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对比见表1。一致性分析,TCD、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04、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TCD、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比较 与TCD检查相比,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中晚期表现。颈动脉由于缺少分支,一旦出现斑块或狭窄,会逐渐引起血管完全闭塞,导致患者死亡[5-6]。因此,早期、快速、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评估狭窄程度并予以积极治疗,对脑卒中防治、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DSA检查都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操作,可引起血栓脱落等并发症,故寻找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无创影像手段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一项meta分析显示,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70%以上的血管,无创性检查可作为DSA检查的替代手段[7]。

表1 TCD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对比

表2 TCD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对比

表3 TCD、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比较(%)

图1 TCD:右侧颈内动脉狭窄≥50%。图2 CTA: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约为60%。图3 DSA:右侧颈内动脉狭窄约70%。

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无创方法之一,TCD可清楚显示颈动脉内部结构,根据颈动脉内径、血流充盈等情况评估斑块状态,能够较准确地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可应用血流显像技术定量分析血管狭窄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既往研究表明,TCD对颈动脉狭窄≥70%诊断的敏感度为65%~98%,特异度为83%~98%[8-9]。本研究显示,TCD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1.25%、84.34%、82.99%、78.79%、85.37%,Kappa值为0.704,与既往报道接近,表明TCD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与DSA一致性较好,有较高诊断价值。TCD检查优点在于无创、可重复性高,可在床边进行等,局限性表现在易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有赖于操作医师技术及经验判断,数据评估可能存在一定偏差[10]。

CTA具有扫描迅速、辐射小等优点,其经肘部进行造影剂注射,相较于DSA,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其不但能够准确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还能够清晰呈现管壁状况,反映斑块大小、质地、成分等。研究发现,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病变,CTA敏感度可达100%,特异度为98%~100%[11-12]。本研究中,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度为93.75%、96.39%、95.24%、95.24%、95.24%,Kappa值为0.903,均明显高于TCD检查,表明CTA与DSA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70%上有着极高一致性,诊断价值显著优于TCD检查。CTA检查局限性在于存在X线辐射,不能灵活用于床边检查,且不能用于有碘剂使用禁忌证者。

综上所述,TCD与CTA均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上有重要临床价值,两者各有优缺点,但在诊断效能上,CTA优于TCD,有望成为DSA检查的替代选择。

猜你喜欢
预测值敏感度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