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S联合PET-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8-12-13 08:0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超声诊断科陕西榆林710018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正确率食管癌影像学

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超声诊断科 (陕西 榆林 710018)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 100191)

刘晓妮1 贺利霞1 蒋 洁2

食管癌是消化道肿瘤中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临床报道其5年生存率仅15~20%,我国作为食管癌高发地区,其诊断及治疗是临床研究重点内容[1]。食管癌的预后效果与临床分期息息相关,早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对手术方式及预后评估意义重大[2]。目前食管癌术前分期常用方法为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磁共振扫描(MRI)、PET-CT及超声内镜(EUS)等,各方法均有其优缺点。CT是食管癌诊断常用手段,食管癌分期诊断价值有限,PET-CT是将PET与CT同机结合,利用组织代谢异常状态诊断肿瘤,临床研究证实对食管癌转移灶诊断特异性高于增强CT[3]。EUS是目前唯一能清晰显示食管壁内部结构的检查方式,可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食管癌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价值评估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4]。随着不同检查方式的发展,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逐渐被用于临床以提高诊断效能,并取得一定突破。本研究将EUS及PET-CT两种方式结合用于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效果较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7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EUS及PET-CT检查,术后经病理确诊。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38~69岁,平均(54.62±6.58)岁;鳞癌35例,腺鳞癌24例,腺癌13例。

1.2 检查方法 EUS检查:采用Olympus GF-UM200超声内镜,探头直径2.6mm。患者常规禁饮食4-6h,术前30min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静脉注射。术前口服胃镜润滑胶浆,取左卧位,置入超声内镜探查食管,确定病变部位后稍倒退内镜,采用水囊法将探头对准病灶进行探查,记录肿瘤浸润食道壁情况及其与周围血管及淋巴结的关系,并固定拍照。根据淋巴结回声及形态判定其性质。内镜所取标本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PET-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Discovery LS PET/CT一体机进行扫描,检查前患者禁食4h以上,患者取平卧位,调整呼吸后注射示踪剂18F-FDG 。先行CT透射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40kV,电流90mA,矩阵512×512;PET扫描采用2D扫描,矩阵为128×128,每个床位断层面35层,全身扫描采集4~7个床位,每个床位4~5min。扫描图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的最大期望值法,获得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PET图像、CT图像及融合图像,选择病变兴趣区并测定标准摄取值(SUV)。根据CT所示病变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结合PET所示代谢情况,综合分析肿瘤及淋巴结情况。

T、N分期标准:参照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第七版[5]:T1期:累及黏膜下层;T2期:肿瘤累及固有肌层;T3期:累及外膜及食管旁组织;T4:与临近器官相连。N0期: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N1:有1~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7~15个淋巴结转移。N3:大于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以上图像均由两位资深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意见不一致的病例经商讨一致后定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学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PET-CT及两者联合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进行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的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影像学表现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EUS及PET-CT检查,并进行T、N分期诊断,术后经病理确诊。部分病例影像学表现见图1-4。

2.2 EUS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EUS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总体正确率为75.00%、80.56%,各分期诊断价值见表1。

2.3 PET-CT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PET-CT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总体正确率为79.16 %、 88.88%,与EU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期诊断价值见表2。

2.4 EUS联合PET-CT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EUS联合PET-CT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总体正确率为95.83 %、98.61%,诊断准确性大于单一EUS及PET-CT诊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分期诊断价值见表3。

3 讨 论

手术切除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术式的选择、患者预后、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为避免治疗不当或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术前进行食管癌TNM分期,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US是近几十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影像学新型检查技术,将内窥镜及超声技术相结合,极大提高内镜的诊治范畴及诊断能力。EUS用于食管疾病的诊断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态、细微结构及肿瘤浸润的范围;超声扫描可获得消化道各层次组织学特征及临近组织超声图像;另外,EUS还可通过活检孔进行病灶活检及组织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6]。研究报道,EUS提供的检查信息可改变一半以上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及侵入性治疗的风险[7]。胸部CT扫描也是食管癌分期中常用影像学手段,可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及周围脏器的关系,观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但CT诊断食管癌仅通过食管厚度、病变组织强化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可较好地区分较大肿瘤与正常组织、显示病变的边界,但对于一些较小的病灶、强化程度与正常食管相似的病变较难发现,对早期诊断价值有限[8]。PET-CT是将解剖影像学及代谢学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不仅具有CT高分辨率,可精确的显示病灶解剖学结构,还可通过18F-FDG代谢变化显示病灶代谢状况[9]。

表1 EUS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表2 PET-CT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表3 EUS联合PET-CT检查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

图1-4 食管癌患者EUS及PET-CT检查影像学表现。图1-2:EUS示食管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图3-4:PET-CT显示纵膈转移淋巴结。

本研究探究了单一EUS、PETCT检查及两者联合诊断对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EUS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总体正确率为75.00%、80.56%;PET-CT诊断食管癌T、N分期的总体正确率为79.16%、88.88%,提示两者均对于食管癌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注意的是,PET-CT在诊断食管癌N分期的准确性略高于EU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ET-CT可能在诊断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更具优势。但既往对PET-CT诊断食管癌N分期的研究不尽相同,Munden[10]等人认为PET-CT并不能显著改善食管癌N分期的准确性,因为食管癌原发灶FDG高摄取会掩盖肿瘤周围淋巴结摄取,影响判断;本研究出现N分期诊断准确性略高的原因可能是病灶周围的转移淋巴结较少,患者扫描过程中心脏波动、血管波动等干扰对检查结果影响较小[11]。因单一诊断常具有部分检查不清或诊断失误的情况,因此,多种方法联合现被用于临床以提高诊断准确性。EUS联合PETCT检查可发挥EUS对病灶结构的精确诊断,同时兼具PET-CT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优势,两者联合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者联合诊断总体正确率为95.83%、98.61%,诊断准确性大于单一EUS及PET-CT诊断,提示联合诊断对食管癌T、N分期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既往关于EUS联合PET-CT诊断食管癌分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食管癌T、N分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EUS联合PET-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性较好,诊断效能优于单一EUS及PET-CT检查,临床可加以推广以提高食管癌术前诊断。

猜你喜欢
正确率食管癌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