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MSCT在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比较

2018-12-13 08:0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河南商丘4761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胰腺炎胰腺急性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河南 商丘 476100)

薛 冰 付 龙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局部炎症反应,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关系密切。已有研究证实,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1-2]。另有有报道显示,2型糖尿病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层螺旋CT(MSCT)通过多层同层技术,可迅速进行图像采集,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具有放射性,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晰反映病变组织的具体情况,且对胰腺及胆道疾病的评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临床中被逐渐受到重视。MRI与MSCT虽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两者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比较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对比MRI与MSCT的检查结果,旨在为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提供有效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参加此次研究,共80例。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①糖化血红蛋白≥6.5%;②空腹血糖≥7mmol/L;③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临床上符合以下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①与急性胰腺炎符合的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②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异常,>3倍正常值;③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显示急性胰腺炎。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7-76岁,平均(45.21±5.92)岁;体重50-78kg,平均(67.91±5.13)kg;病程1-4d,平均(2.35±1.09)d;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期上腹部MRI与MSCT检查。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者;(2)发病时间<5d;(3)体内无金属异物干扰扫描者;(4)无其他腹部感染者;(5)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病例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等病症者;(2)伴有腹腔、腹膜后间隙等感染性疾病者;(3)再发性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者;(4)病情较严重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5)伴有失代偿期肝硬化或低蛋白血症者;(6)对造影剂过敏者;(7)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 方法 MSCT检查:所有患者检查前空腹6h,口服温水900mL-1200mL,采用多层螺旋CT(NeuViz 64,购自济南堃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先进行常规腹部平扫,管电压(120KV),管电流(60mA),重建层厚(5mm),矩阵为509×509,扫描范围从胸部到盆底区域,然后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国药准字H20083569,购自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维持剂量在280mg/mL,流速3.4mL/s,总剂量50-70mL,扫描延长时间为7s。

MRI检查: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禁水,采用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DiscoveryMR 7503.0T,购自广州华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1.2mm,T1WI FSGR序列TE 3ms,TR 12ms,T2WI FSEFS序列TE 104ms,TR 5800ms,T2WI SPIR序列TE 130ms,TR 4700ms,3D MRCP序列TE 1400ms,TR 3ms。同时取患者肘正中以2.4mL/s的速率静脉注射对比剂扎喷酸葡胺(国药准字H10860001,购自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mL,进行增强扫描。

检查结束后,由两位高年资诊断专家进行阅片分析,意见不一致时再次进行MRI及MSCT检查,最终协商确定评估结果。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MRI与MS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②统计对比MRI与MSCT的胰腺改变、胰周改变、肾前筋膜增厚及急性液体积聚情况。其中胰腺改变主要包括大小、形态、密度及信号;胰周改变主要为有无渗出及范围;③比较MRI与MSCT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使用Kappa值评估MRI与MSCT在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RI各序列及MSCT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征象的检查结果比较 MSCT检查结果显示有3例正常,但MRI显示信号异常;有4例T1WI信号显示正常,但T2WI信号异常;有8例胰周内出血,T1WI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且随着病情不断变化,T1WI对胰周积液的成分分辨较为敏感,但CT检查无明显显示;T2WI及T2WI SPIR在检测左肾前筋膜增厚情况时较T1WI显示明显;T2WI SPIR可清晰显示肾前筋膜水肿增厚情况;MRCP提示胰管及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MRI检查与MSCT相比,对胰腺形态改变及胰周积液的渗出比较敏感(P<0.05)。见表1。

2.2 比较MRI与MSCT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MRI检查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共68例,胰腺病变区及胰腺周边组织T1及T2信号略长,其中T2WI FSEFS的敏感性最强。MSCT检查显示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共69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6例,表现为胰腺肿大、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3例,表现为密度不均匀,体积明显增大等特征。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典型病例分析 图1-2为男,39岁,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其MRI的影像表现:T2WI序列显示胰腺肿大,被膜增厚,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积液。图3-4为女,38岁,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其CT的影像表现:动脉期胰尾呈低强化,和正常强化的胰体有明显分界;门静脉期静脉内条状强化缺损。

表1 MRI各序列及MSCT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征象的检查结果比较

表2 比较MRI与MSCT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

图1-2为急性胰腺炎MRI图像:图1 T2WI序列显示胰腺肿大,被膜增厚,存在积液;图2为T2WI序列显示肾周被膜增厚,肾周间隙存在积液;图3-4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CT图像:图3为动脉期胰尾呈低强化,和强化胰体有明显分界;图4为门静脉期静脉内条状强化缺损。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常常合并高脂血症,若高血糖、高血脂未得到及时控制,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又会使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大量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的高脂血症患者中有高达72%的患者伴有糖尿病[5-7]。因此,及早检测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SCT通过多个层面连续多次扫描,得到每个层面内的时间-密度曲线,进而对灌注状态进行评估,可显示器官实质水平的血液供应情况,最新版的亚特兰大分类确立增强CT是评估急性胰腺炎的基本影像学方法[8]。随着MRI检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在检测胰腺情况的同时还可观察胆道内的情况,可发现MSCT阴性的的胆系结石,并具有无放射性和造影剂过敏出现率低等优势,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来频繁。大量研究表明,MRI可清晰显示胰腺周围组织关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9-11]。但MRI价格昂贵,检查耗费大量时间,易受体内金属的影响,因此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

本研究中,MRI检查的准确度为85.00%,MSCT检查的准确度为86.25%,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相差甚微,这说明MRI与MSCT在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中结果高度一致。这与彭卫军[12]研究结果类似,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MRI与MSCT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MSCT可显示出胰腺与周围组织、肾前筋膜、坏死区及坏死范围等,MSCT和T1WI在对胰液渗出情况的评估敏感性一致。大量研究结果表明,MRI与MSCT在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方面大致相同[13-15]。

本研究中,MRI在显示胰腺、胰腺周围组织及胆管的具体变化情况较MSCT敏感。这可能是因为MSCT上胰腺和胰外组织残渣、坏死的脂肪组织等非液体成分均表现为均质或不均质的液体积聚,难以进行辨别,而MRI成像序列多样,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度。综上所述,MRI和MSCT两种检查方式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MSCT操作简单,MRI可清晰反映胰腺及胰周组织关系,临床上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及时正确的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

猜你喜欢
胰腺炎胰腺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