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8-12-13 08:01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辽宁抚顺11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鳞癌病理学腺癌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辽宁 抚顺 113000)

王亦强 贾宏波 杨东鑫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等有关,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排在第1位[1]。在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鳞癌,其次为腺癌[2],病理学类型不同,其治疗方案亦有差异。此外,肿瘤分化程度不一,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耐受性和效果也存在区别。故了解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选择。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在肿瘤检查中应用广泛,但难以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3]。扩散加权成像(DWI)为可反映活体组织内部结构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功能MR成像方法,可提高器官癌变检出灵敏度[4],ADC值是DWI扩散系数,与细胞密度存在相关性[5],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肿瘤分化程度。本次研究以我院11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MRI和DWI检查,分析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2)术前无放化疗史;(3)无MRI检查禁忌症;(4)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检查所得相关影响资料图像不理想;(2)体温>38℃而影响组织弥散特性。118例患者年龄36~68岁,平均(51.73±7.08)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I期27例,II期55例,III期36例;肿瘤病理分型:鳞癌97例,腺癌21例;肿瘤最大直径:≤3cm 者69例,>3cm者49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23例,中分化84例,低分化1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成MRI检查。

1.2 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3.0T Achieva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扫描线圈为32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前除去患者身上金属物件,嘱咐患者放松,平稳呼吸,取仰卧位,两臂交叉并抱头。所有患者先行快速回旋波(FSE)序列横轴位、矢状位扫描,再行DWI轴位扫描,扫描序列及扫描参数见表1。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对比剂钆贝葡胺以3.0mL/s的速度向患者肘静脉静注20mL,追加生理盐水20mL,15~70s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1.3 图像及病理分析 所获图像采用系统自带ADC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由影像室2名经验丰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对图像进行阅览,存在不同意见时,经讨论取得一致诊断结果。在图像中于宫颈肿瘤最大截面,并避开黏液、出血、坏死病灶处划定感兴趣区(ROI),选择3个层面进行测量ADC,取平均值。

由病理科1名经验丰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对所有患者病理切片进行分析诊断,病理类型分为鳞癌和腺癌,其中鳞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肿瘤组织中腺体分化好者>75%)、中分化(肿瘤组织中腺体分化好者25%~75%)、低分化(肿瘤组织中腺体分化好者少于2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ADC值比较 宫颈鳞癌患者ADC值为(0.873±0.161)×10-3mm2/s,腺癌患者ADC值为(1.092±0.284)×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显著(t=4.839,P<0.05)。

2.2 不同分化程度宫颈鳞癌患者ADC值比较 病理检测显示宫颈鳞癌高分化16例,中分化73例,低分化8例。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ADC值存在差异,且低分化组ADC值小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ADC值小于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ADC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相关性分析 ADC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呈正相关。见表3。

3 讨 论

准确进行宫颈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判断对患者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宫颈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检测以宫颈组织活检为主,但会受到宫颈黏液、血液、取材部位等影响,且宫颈组织活检为侵入性操作,有创、且会增加感染风险[6-8],因此选择一种简便、无创、诊断信效度高的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DWI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已应用于临床各肿瘤的诊断,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研究显示,扩散加权序列ADC值受细胞数目、体积、内外间隙、排列方式等影响,对于细胞数目较多、密度较高及细胞内外间隙较小的组织,水分子活动明显受限,DWI信号呈高信号,ADC值降低[9-10]。不同病理学类型的宫颈癌细胞肿瘤排列方式和细胞内外间隙不一,如鳞癌和腺癌,前者结构致密,癌细胞多接连成片,细胞密度高,而后者结构相对松散,癌细胞多呈腺管样排列,间质丰富,故而推测其ADC值也不同。本次研究结果中,宫颈鳞癌患者ADC值显著低于腺癌患者(P<0.05),王秀兰等[11]研究结果亦表示宫颈鳞癌患者ADC值较腺癌患者低,与本次结果相符,说明ADC值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细胞病理学类型的指标。但是国外学者[12]研究显示,宫颈鳞癌与腺癌ADC值并无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FIGO分期包含I期、II期和III期,而该研究仅纳入FIGO I期患者,FIGO分期会对ADC值产生影响;并且两项研究MRI各序列扫描参数不同,DWI b值也存在差异,而ADC值是采用单指数模型在b值DWI图像上获取,故而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肿瘤分化程度代表其恶性程度,不仅是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的重点考虑因素,也是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结果显示,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ADC值存在差异(P<0.05),且低分化组ADC值<中分化组ADC值<高分化组ADC值(P<0.05),与何长久等[13]结果一致。对ADC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ADC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表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越低,ADC值越低。分析原因,随着宫颈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细胞结构变性越严重,且低分化肿瘤数目亦增加,肿瘤细胞密度升高,水分子细胞内外间隙减小,其弥散程度受限,进而使ADC值减低。

表1 各序列扫描情况

表2 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ADC值比较(,×10-3mm2/s)

表2 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ADC值比较(,×10-3mm2/s)

注:与高分化组相比,*P<0.05;与中分化组相比,#P<0.05

高分化 16 0.972±0.168中分化 73 0.865±0.157*低分化 8 0.741±0.064*#F值 6.553 P值 <0.05

图1-3分别为T2WI、DWI、ADC图,女,51岁,病理证实为宫颈低分化鳞癌,宫旁左侧受侵。表现为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图4-6分别为T2WI、DWI、ADC图,女,47岁,宫颈中分化腺癌。表现为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综上所述,相较于宫颈腺癌,宫颈鳞癌DWI ADC值更低,且ADC值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存在正相关性。DWI ADC值对宫颈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医师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本研究亦存在不足,即腺癌病例、宫颈鳞癌高分化和低分化入组病例较少,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有待未来扩大样本量,并对ADC值与肿瘤病理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鳞癌病理学腺癌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