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结合血清ALP、LDH检测在骨肉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2018-12-13 08:01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创伤科陕西汉中72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膜灵敏度生存率

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创伤科(陕西 汉中 723000)

李宏波 旦 锋 阮文辉 谢 鹏 余国勇

骨肉瘤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为原发性恶性肿瘤,调查显示,其占所有恶性骨肿瘤约20%~45%,患者预后一般较差[1]。近年来,在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实施手术联合化疗后,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很低,仅55%~65%[2]。若未早起、及时诊治,骨肉瘤患者一般在6~12个月内出现转移至肺部现象。故早期发现肿瘤,对改善患者生存与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3-4]。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诊断骨肉瘤常用方法,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诊断率。有报道指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与骨肉瘤的产生有紧密联系,是否能用于预后评估,仍有待证实。本文以70例临床疑似早期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RI结合血清ALP、LDH检测在骨肉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骨肉瘤患者70例纳入研究,入选标准:①具有膝关节隐痛或行动不适症状;②普通X线检查疑似早期骨肉瘤;③具有手术适应证;④签署术中治疗同意书与研究知情同意书;⑤符合伦理委员会有关审批要求。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功能障碍;②具有手术禁忌;③合并其他肿瘤;④伴随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⑤伴随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诊治。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10~23岁,平均(14.28±1.52)岁;病灶位置:股骨远端36例,胫骨近端17例,肱骨近端9例,腓骨近端4例,股骨近端2例,髂骨2例。

1.2 方法 MRI检查:采取超导磁共振机(型号:Siemens1.5T)进行检查,使用体线圈,予以常规T1WI、T2WI以及PDW扫描,并摄取冠状位、轴位与矢状位影像图片,设置层厚为5mm,视野(Field Of View,FOV)200~220mm,矩阵256×256。安排两名有经验影像学检查医师分析患者MRI图片。血清ALP、LDH检测:治疗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进行离心处理之后取上清液,采取迈瑞Mindray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20检测血清ALP、LDH水平,并记录在案。将病理结果显示为骨肉瘤患者依据治疗前血清ALP、LDH水平差异分为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参考范围:ALP正常为50~172U/L,LDH正常60~240U/L,对2组患者进行5年时间随访,记录生存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血清ALP与LDH、MRI结合血清ALP与LDH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比较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有关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Kappa值>0.4为具有一致性。

2 结 果

2.1 M R I与病理结果对照 见表1。M R I诊断灵敏度8 3.8 7%(5 2/6 2),特异度7 5.0 0%(6/8),准确性82.86%(58/70),Kappa值为0.41。

2.2 血清ALP与LDH检测与病理结果对照 见表2。血清ALP与LDH检测灵敏度79.03%(49/62),特异度87.50%(7/8),准确性80.00%(56/70),Kappa值为0.40。

2.3 MRI结合血清ALP、L D H与病理结果对照 见表3。MRI结合血清ALP、LDH检测灵敏度95.16%(59/62),特异度8 7.5 0%(7/8),准确性94.29%(66/70),Kappa值为0.75。

2.4 MRI、血清ALP与LDH、MRI结合血清ALP与LDH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 见表4。MRI结合血清ALP、LDH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MRI、血清ALP与LDH检查方式(P<0.05)。

2.5 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5年生存率比较 见表5。血清ALP与LDH正常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

3 讨 论

骨肉瘤为产生于人体骨基本组织的一种原发性骨肿瘤,属于恶性肿瘤,其是由间胚叶组织逐渐演变而发生的,能够从骨膜、骨/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以及成骨细胞产生[5-6]。骨肉瘤基本病变,主要包含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生成及软组织肿块。对骨肉瘤患者单独实施手术治疗之后,5年成活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骨肉瘤患者早期面临较高的转移风险[7-8]。

早期骨肉瘤仅存在骨质成分以及骨膜形态改变,常规X线检查方式因为是重叠影像,故其对病灶范围较小、密度改变不明显的病变具有较差鉴别力,并且投照角度的选择亦可能遗漏患者早期骨膜改变。尽管CT检查方式对人体骨破坏密度分辨率较常规X线升高,但是其对骨膜反应的显示仍受到了限制,而MRI检查方式在组织分辨率以及骨膜反应显示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常规X线与CT检查[9-10]。ALP属于糖蛋白,为有效反映成骨情况酶分子。成骨细胞含有富含ALP,所有诱发骨细胞增生以及活动旺盛的因素均能引起血清ALP活力升高。当前,血清ALP已经被认为是反映骨肉瘤情况的标志性酶。LDH通常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催化丙酮酸反应中形成乳酸。血清LDH浓度能够反映肿瘤负荷,并且已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包括如前列腺癌、肺癌、大肠癌以及胰腺癌等[11-12]。当前,治疗前患者血清中LDH水平对骨肉瘤预后的判定意义依然存在争议。相关研究表明,骨肉瘤患者血清高浓度LDH提示预后差,但是也有研究没有获得有意义结论[13-14]。本组研究显示,MRI单独诊断骨肉瘤灵敏度83.87%,特异度75.00%,准确性82.86%,Kappa值>0.4,与赵梦鸥[15]研究结论一致。说明MRI检查方式具有较高准确性,且与病理结果具有一致性,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结果还显示,血清ALP与LDH检测灵敏度79.03%,特异度87.50%,准确性80.00%,Kappa值=0.4,提示血清ALP与LDH检测准确性与MRI相当。此外,MRI结合血清ALP、LDH检测灵敏度95.16%,特异度87.50%,准确性94.29%,其中灵敏度、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纯MRI或者血清ALP、LDH检查方式,提示该类联合检查方式能够弥补单独采取MRI或者血清ALP、LDH检测方式的不足,提高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血清ALP与LDH正常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患者,与张建新等[16]观点相符。说明血清ALP与LDH检测结果可为骨肉瘤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表1 MRI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表2 血清ALP与LDH检测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表3 MRI结合血清ALP、LDH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表4 MRI、血清ALP与LDH、MRI结合血清ALP与LDH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

表5 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5年生存率比较

综上,在骨肉瘤早期诊断中采取MRI结合血清ALP、LDH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对骨肉瘤早期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且血清ALP、LDH浓度检测在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骨膜灵敏度生存率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