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干梗死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特点

2018-12-13 02:23李德馨刘恒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波峰脑干椎动脉

李德馨 张 敏 刘恒方 刘 方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卒中类型[1],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而脑干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类型,在脑卒中中病情相对较重,部分患者预后较差[3],因此脑干梗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脑血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后循环TIA或脑梗死被证明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有关[4-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可以无创的记录听觉通路传导并诱发脑干水平神经细胞生成的生物电活动,有研究表明BAEP 与脑干梗死之间密切相关,且随缺血程度不同而变化[7-8]。本研究旨在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对脑干梗死患者BAEP的影响和BAEP与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和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4—2018-06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合并椎动脉狭窄的脑干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2例,年龄(59.6±9.8)岁。所有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其中脑梗死5例,脑桥梗死21例,延髓梗死5例,伴发放射冠梗死7例。所有患者均经CTA与DSA证实椎动脉狭窄,其中椎动脉起始部位狭窄6例,末端狭窄16例,余8例中段狭窄。椎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应证符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9]中关于颅外段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推荐意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2 d内及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 d行BAEP检查。应用日本光电MEB-2300型诱发电位仪检测,刺激形式Click声音刺激,另一侧采用白噪音掩盖。受试者在隔音屏蔽室取坐位,交替测试两耳。记录电极置耳垂,参考电极置Cz点,接地电极置于额正中点,滤波带宽1~100 Hz,刺激频率 10 Hz,叠加 1 024次,分析时间10 ms,每侧重复测试不少于2次。分别记录Ⅰ、Ⅲ、Ⅴ波的绝对潜伏期(PL)、波幅形态及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将双侧刺激所得的潜伏期值相加后取平均值作为该波的潜伏期。所有研究对象均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独立按照1995年我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0]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两者均值为最终评分,若差异较大,则由第三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评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椎动脉支架植入前后患者的BAEP检查结果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分析患者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前后BAEP潜伏期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前后BAEP检查结果比较

32例急性期患者,于入院2 d内行BAEP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异常,14例Ⅲ波延迟,并且有不同程度波幅降低,13例单侧Ⅴ波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4例Ⅰ波潜伏期延迟。所有研究对象支架植入后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 、Ⅰ~Ⅲ、Ⅲ~Ⅴ的波峰间的潜伏期(IPL)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检查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单项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见表2。

2.3 脑干梗死患者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BAEP潜伏期与神经功能评分总分之间的关系

取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均值为绝对潜伏期,取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的潜伏期(IPL)和的均值为波峰间潜伏期,分别对其和神经功能评分的总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干梗死患者的BAEP绝对潜伏期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性(r=0.462,P<0.05),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干梗死患者的BAEP波峰间潜伏期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性(r=0.579,P<0.05)。

表1 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的BAEP检查结果对比

注:治疗前后对比,*P<0.05

表2 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比较

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

3 讨论

脑干梗死是脑梗死中最严重的一种,由供血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脉硬化、闭塞引起[11],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干梗死起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为交叉瘫、吞咽及发音困难、意识障碍(昏迷、缄默症)等,预后较难把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2],因此寻找脑干梗死患者预后的客观评价指标显得至关重要。

脑干梗死病灶常见于脑桥,根据TOAST分型[13],患者可由椎动脉狭窄或者动脉-动脉的斑块脱落导致[14],本研究观察到椎动脉成形术后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椎动脉成形术在脑干梗死伴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这与申龙俊等[15]研究表明的椎、基底动脉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相一致,同时ZHANG等[16]研究也表明椎动脉狭窄是脑干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脑干梗死的措施之一。

BAEP由Jewett在1971年首先从人颅顶部描记出来[17],亦称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远场耳蜗电位,而后被广泛被用作脑干中枢水平的听觉外周通路的客观评价工具[18-19]。BAEP可协助确定听觉通路损害的部位在末梢听神经或位于脑干的上部、中部、下部[20]。本研究发现脑干梗死患者行椎动脉成形术后BAEP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绝对潜伏期及波峰间潜伏期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缩短,这与涂清南等[21]的研究发现的脑干梗死患者经治疗后BAEP检查结果改善相一致。这表明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对脑干梗死患者BAEP检查结果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同时对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脑干梗死患者的BAEP检查的绝对潜伏期、波峰间潜伏期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干梗死患者的BAEP绝对潜伏期、波峰间潜伏期均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BAEP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便宜等特征,且不受睡眠、意识、镇静药物的影响,是检测脑干功能的有效方法[22],可以按照听觉通路各个波代表部位判断其病变部位[23],因此我们认为脑干梗死患者BAEP检查的潜伏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评判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转归提供一定的预示作用。

脑干梗死患者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的BAEP绝对潜伏期和波峰间潜伏期不同程度的缩短,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且绝对潜伏期和波峰间潜伏期与神经功能评分的总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对判断脑干梗死患者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这有待于我们将来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波峰脑干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炮制工程骗钱的“甲方”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波峰焊接技术现状及绿色化设计方向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作用于直立堤墙与桩柱的波峰高度分析计算
中空玻璃胶接结构界面脱粘缺陷的超声与X射线检测研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