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逻辑分析

2018-12-13 02:44陈改桃杜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现实性逻辑必要性

陈改桃 杜娟

【摘 要】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应将家风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总书记崇高的家国情怀。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必要性、必然性与现实性进行相应的梳理与阐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中关于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建设党风与政风的深刻论述。

【关键词】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逻辑;必要性;现实性

家风指的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继承与延续的精神风貌以及道德伦理品质等其他优秀的文化素养。“家风表现的是每一个家庭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家风的具体内容众多而且底蕴厚重”,[1]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着明确的体现,推进家风建设能够使优良家风带动党风政风的转变,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进一步的转变。

一、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要求提出的必要性

家庭建设是家风建设的根底,健康良好家风的形成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密切配合。优良的家风总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小家庭展现和延续的,优良家风的建设与继承就需要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尽全力去配合完成,家庭氛围与风气对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众多优秀的家风汇集起来形成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2015年2月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相关的家庭问题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的第一所学校。当今时代无论发生任何变化,不论现在的生活格局有着什么样的转变,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2]在这次会议中习总书记强烈表达了对建设美好家风的诚挚希望。

1、是塑造淳朴民风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社会各界开展宣传优良家风文明建设的活动,使社会形成国泰民安,爱家爱国的景象。好的家风可以促进社会民风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发展新时代家风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家风建设的思想,借鉴古人关于家风建设的宝贵经验《朱子家训》、《包拯家训》、《弟子规》等优秀家书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之家教家风的改进,一定会将整个社会肌体活力得到完善和强健”。[3]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家风建设首先要抓住重点人群,如党政干部,社会知名公众人物等群体,运用名人效应改善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宣传良好家风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加具体鲜明的体现并开展“最美家庭”活动,寻找身边的典型家庭,发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向榜样学习,从而形成社会良好的风气。

2、是治国理政的必要条件

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在不断强化党建的同时,“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意志对党内腐败分子进行严格惩处;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切恶劣的社会不良风气;以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不正之风,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4]“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积极的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把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5]以此来改善我们的党风、政风。良好的家风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就需要良好家风的支撑使良好家风和纯洁的党风政风得到完美的结合。注重家风建设,宣传优秀家风这不仅仅是在党建中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回应,也是对反腐倡廉行动的内在要求。

在妇联会议的一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6]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对家风建设必要性有着比常人更为直接和具体的敏锐性,良好的家风建设能够使得每一个人根源上得以健康发展,使其在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着天然优越性。通过对良好家风的建设,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净化,让家风建设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家风建设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建设优良的家风有助于形成社会良好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知晓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于社会风气以及我们的党风政风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优秀的家风可以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庸俗的家风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习总书记的家风建设思想主要是由于自身受到良好家风的影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几个因素而产生的。建设美好家风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浓浓的家国情怀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表现在我们的行动上。

1、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个人非常重视家风建设,他从小生活在一个严于律己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地将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习仲勋的优良美德继承,节俭、讲情义、为人坦诚、忠厚就是习家家风的体现。习近平讲到,“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7]在要求他人的同时,自己一定要先做好,细节之处更能看到一代伟人的优良家风。习总书记的母亲齐心在习近平担任领导之后专门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子女们不能在习近平担任领导职务的地方进行经商等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待妻子也是倍加呵护,无论每天工作多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都要与妻子通一通电话才能够安心休息;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像中华大地上的无数个父亲一样,对女儿悉心教导,倾注无尽的父爱,“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习氏夫妻对女儿最质朴的期望,这不仅仅体现了习家平凡而伟大的优良家风,更加体现了习总书记无私的大爱。

2、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社会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文化无不是至今都提倡的美好家风。积极推进家风建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时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在家庭里,家中的长辈要将传统美德融入家庭教育中,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对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从而形成现代优良家风;在学校教育中,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灌输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的思想外化于行,思想和行为得到完美结合;在社会中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运用多种方式使人们认同并接受这样的普世价值观并将其付诸于其行为。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因素

“中国梦的实现是全部中国人民的追求,实现其不仅仅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持,更需要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支持”。将不同方面的能量凝聚起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在中华大地上的无数个家庭都蕴含这些巨大的能量,通过对这些家庭能量进行正确的指导就能够使其更加迅速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家风建设程度的优良與国民素质的体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优秀的国民道德素质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想要将我们中华民族光辉复兴就需要进行良好家风的建设,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国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三、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的现实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并充分认识到建设、继承、发展优良家风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现在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在各个群体中大力倡导和推行实践优良家风,“目的就是要促进我国公民的子女健康成长,促进每一个家庭幸福美满,促进长辈和晚辈相互爱护”。[8]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改善我们的党风政风与民风。

1、能够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相关家风的论述表明,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离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家风建设的资源是现在家风建设的重要资源。

(1)修身齐家的思想。修身齐家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爱国、敬业、诚信等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爱国是我们个人品德的根柢,心中没有大国便不可能有小家;敬业,劳动是人的需求,劳动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每个人无论就职于任何岗位,敬业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自从华夏文明产生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友好善良,每个人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友好与善良,天下就能够安宁,孔老夫子以“礼”来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得到规范。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思想是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思想,“修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育子女以认真学习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清正廉洁、守家卫国,避免一切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等。这些在如《诫子书》、《郑氏家训》、《包拯集》中均有重要篇幅的内容。

在当今时代,家庭中也应该遵循古人关于家教的相关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建设对子女进行教育。尤其是担任要职的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在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个人或家庭与家庭外部的关系。

(2)治国理政的思想。“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 ;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9]这就是说像尧这样有才华有谋略的人因为没有权力,就不能去治理人民,而像纣王这样的昏君,因为有了权力反而将整个天下扰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知晓这样的乱象,从传统文化出发改造人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思想的精髓融合到现在这个时代,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为人处世原则作了大致的规定,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在当今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在教育自己的同时不能忘记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使不正之风丝毫不能靠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明了无论是拥有多么巨大的权力,都不能为所欲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思想从传统文化的家风中汲取精华,结合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创新出社会主义优良家风”。[10]

2、能够更好的建设党风与政风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会议上多次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提倡每一位官员要有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并主张通过优良家风的陶冶和教育来使他们达到相应的道德准则”。[11]

(1)领导干部带头建设良好家风。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要比普通群众率先进行优秀家风的建设,为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做好表率。“在家庭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及家人的各种行为、为人处世的方式,坚决不使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或者进行各种不正当交易”。[12]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将家风建设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因此,党员各级干部带头改善良好家风对于我国国民整体的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党内的政治生活得到优化。党内的政治生活需要强大而坚定的政治意识作支撑,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想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需要一直保持党内生活的纯洁性与坚定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代中,每一个党员干部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社会环境里,每一名党员干部,干部家属甚至他身边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的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的作用,其家风更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家风建设可以通过间接方式使党员干部的党内生活得到优化,并可以起到领导示范的作用。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家风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家风文化以自己特有的传播方式和潜移默化感染力在提升整体国民素质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在各个会议多次强调,继承传统优秀家风问题,以此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风注入了新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弘扬优良的家风,以众多优良家庭的好家风提升我们国家的整体氛围。

【注 释】

[1] 陈春燕, 李芳.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0(5)1-4.

[2] 吕文涓.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6)49-54.

[3] 万俊. 也说家教. 光明日报,2914-3-3.

[4] 胡强, 杨娜. 弘扬良好家风 传承中华文明[J]. 北京教育(德育), 2014(4).

[5] 中央军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6] 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N]. 北京:2013-11-1.

[7]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北京:2013-5-5.

[8][11]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N]. 北京:2016-1-8.

[9] 骆风. 反腐倡廉要重家风建设[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4)89.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讲话[N]. 北京:2015-3-6.

[12] 何亚辉. 诸子百家[M].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6.

【作者简介】

陈改桃(1969—)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杜 娟(1995—)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

猜你喜欢
现实性逻辑必要性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