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18-12-13 08:00王海峰
紫光阁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试验区负面改革开放

王海峰

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改革授权,加大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体现特色定位,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同时,还要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局,在注意防控安全风险、坚决守好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更好地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上海浦东建筑群夜景

高度重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战略意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高水平经贸投资规则接轨,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两大法宝,也是推动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要抓手,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雄安新区一样,承担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使命。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我国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维护多边主义价值和自由贸易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使中国更好更快地融入全球化,抓住全球化机遇,推动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来自中国的贡献。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一项历史创举,推动了自由贸易,吸引了全球创新型企业,维护了多边主义价值取向,使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世界各国发展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激活市场活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及其活力和效率,是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公平自由充分竞争的结果。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等改革创新举措,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提供了更加透明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法制环境和创新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由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由经济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

充分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艰巨性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五年来,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但是,重大领域的进展仍低于市场和社会各界预期,改革创新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负面清单内容在减少,落实难度在加大。负面清单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放的一项核心内容。2018年6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正式出台,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五份负面清单,内容由2017年的95条减至45条。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内容的不断减少,相关措施落实阻力上升、难度加大。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受挫折,民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些人对我国更大幅度的改革开放措施不理解,有的甚至开始乱扣帽子。管理措施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落实者面临压力、心存顾虑。

有关部门态度很认真,具体工作怕担责。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涉及市场准入和负面清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服务业和金融等敏感领域对外开放、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内容,牵扯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不同地区又面临不同问题。对于负面清单、营商环境、金融开放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态度都很积极;但是只要涉及企业、项目落实等微观操作和技术层面的细节,很多部门就不愿承担责任,导致不少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地方政府开始很积极,遇到困难不敢闯。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一场由中央授权,充分发挥地方活力的自下而上的自我创新。实践中,地方政府起初都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抱有很大期待,希望国家能给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扶持。但是,不少地方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理解不够深,对国家政策优惠扶持期待过多,对自我改革创新准备不足,遇到困难时“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敢闯也不愿闯,导致重大改革创新推进缓慢,低于预期。

重大改革创新顾虑大,部门地方难协调。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需要中央和地方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将改革创新重点放在负面清单管理措施上,对负面清单后的政策落实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在具体执行落实时发现,大多数改革创新举措事权涉及国家多个部门,并无有效清晰的国家授权,地方不太可能去协调中央多个部门,导致改革协调方面的空白和政策落实的梗阻。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既要授权更要担责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充分授权、积极参与、勇于担责,也需要地方政府敢闯敢干敢为,真正做好新一轮改革创新主人翁和对外开放排头兵。

重大改革创新事权在中央,需要充分授权。近年来,各界已经注意到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国家授权问题,中央也在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对重大改革创新的授权机制。从目前情况看,对于重大改革创新事项,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充分授权,又要做好部门间的全过程跟踪协调服务工作,绝不能一放了之,逃避责任。重大事项的改革创新一定要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断互动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共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进而真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重大改革创新要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听取企业意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新一轮市场化的经济改革,重点是支撑金融、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目的是与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接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因此,必须重视和尊重市场和经济规律。同时,一些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对外开放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更大的空间、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加规范的法律制度、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务。

重大改革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创造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重点在地方,关键是要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改革开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充分发挥自身对外开放优势和改革创新特点,理清重大改革创新事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贻误改革创新时机。各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定要找准关系自身改革开放的重点环节和核心问题,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的基础上,将工作做细做深,将精力用在刀刃上。

重大改革创新需要各方的协作和责任担当。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险的背景下,各方协作难度很大,责任也很大。一定要认识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一项服务全局的战略性任务,其风险是局部的、可控的,出现个别问题也是正常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参与改革创新的各方面必须有团队精神、担当意识,必须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将改革创新的风险管控在较低水平。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试验区负面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远离负面情绪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论负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