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过冬是重要的民生关怀

2018-12-13 08:00桑林峰
紫光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民生温暖

桑林峰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近期,京津冀三省市负责人均表示,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以气定改,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有多少资源,有多大能力,办多少事情,不硬压指标,不搞“一刀切”。在天然气正式供暖之前,还可以采用清洁煤采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指出“冬季供暖是重要的民生实事”,要求“一丝不苟做好工作,让家家户户过一个温暖的冬季”。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开会议,要求做好冬季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特别要保障好群众温暖过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发展思想。刘少奇同志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是要解决广大人民吃饭、穿衣、住房等问题,人民受了这么多苦,我们要为人民分忧啊!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党员干部为人民分忧,就是要彻底解决好群众的过冬问题。

温暖是冬天最美的符号,也应是各级党和政府送给群众最好的“民生礼物”。入冬以来,一些地方采取了很多具体有力的措施,想方设法让群众的屋子暖起来、热起来,确保让群众温暖过冬。然而,也有一些地方,有的因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有的因能源结构问题,有的因在处理治污和供暖上统筹不力,导致部分群众未能享受到应有的温暖,使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打了折扣。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冬季取暖、垃圾分类、住房问题、雾霾治理等,都是群众生活的大事,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处理这些事情,决不能搞一线平推,而要有轻重缓急,真正做到治理绩效让位于民生急需。“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有些地方面对因“煤改气”“煤改电”不到位而造成的供暖问题,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这一做法,体现出对困难群众的牵挂,彰显了民生无小事的理念,也映照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方法,在冬日為老百姓带来了暖意。

民生托底,改革有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煤改气”“煤改电”长远看是民生,但远民生不能替代近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好事必须想周全、办妥当。只有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度,体现人文关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托好民生的底,才是真正对政策负责、对百姓负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处理民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各级党和政府只要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关切,就一定能解决好各类民生问题,让老百姓拥有满满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民生温暖
温暖冬夜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