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重要启示

2018-12-13 08:00卢震李进
紫光阁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湾优良传统支部

卢震 李进

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依托。“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同志在人民军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一大发明。最近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开篇就强调,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从中可见,继承和加强支部建设的优良传统,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支部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制度,从党的历史上来看,有其自身孕育、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建党初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我们党深感只有将自己深深地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922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章明确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民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指党小组)。1925年,党的四大第一次将党的基层组织由党的“小组”改为党的“支部”,强调支部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教育党员,吸收党员”,而且要时常利用机会“去宣传工人群众,促成他们阶级的自觉”。1926年中共中央针对部分地区支部会议难以正常开展的情况,适时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

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產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进一步指出“支部是党与群众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第一次在党章中将支部单列为一章,并对支部的职责和任务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支部的六项任务。同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秋收起义的失败中认识到:要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将党组织建设的重心下移。于是他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驻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正式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基本组织原则。由此,在军队中第一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的新制度。

此后,这一制度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次会议除了以党内制度形式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还对红军如何开展支部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一是对支部建设中党内政治生活原则的规定。决议要求坚持“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原则;其二是关于党支部吸收、教育、管理党员方面的具体规定。在吸收党员方面,决议明确了“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等五项入党条件。在教育党员方面,决议将党内思想教育问题列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指出了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办法,明确规定以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有计划的进行党内教育”。在管理党员方面,决议要求“支委会及支委以上各级党部应该有计划地每月规定支部大会及小组会讨论的材料,并规定会期,严密地督促开会”,同时把党内批评作为“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古田会议相比于三湾改编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制度化,而且进一步认识到:除了加强组织建设以外,还需要抓好支部思想建设来进一步巩固“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正是“支部建在连上”这一组织制度,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向心力。毛泽东同志曾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至于在美军教材《军人的政治教育》中也有如此的总结:“在战争中从未发现一支健全的共产党军队陷入解体。不管这支军队如何遭到惨败,损失如何严重,或者近期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前景,他们总能从暂时的失败中恢复过来。”

反观国民党,正是由于不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在军队中没有坚强的党组织,最终走向了失败。1938年冬至1939年春,一份针对国民党147个部队单位(以师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30%的士兵竟然不知道有国民党,52%的士兵不知道三民主义。到1946年,一则材料显示国民党已变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上层有党,下层无党;城市有党,乡村无党;沿海有党,内地无党”。毛泽东同志曾说,党的建设是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这个法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的支部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提“支部建在连上”组织原则,要求全党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局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谈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时指出:“在我军初创时期,就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三湾改编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工农革命军中健全党的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昆明部队时指出:“要坚持扭住党的组织抓基层,落实好‘支部建在连上这一重要原则和制度,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管党员、管干部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18年9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适应新时代党的支部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适时制定并审议通过了《条例》,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具体遵循。

三湾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启示

“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为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历史表明,党的组织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的政治工作。古田会议通过加强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了当时部队的集中统一,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新时代党的支部建设更要按照《条例》要求,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加强政治建设,通过突出政治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

第二,必须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我们党在战争年代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切实加强了军队党支部建设,促使我们党由弱渐强,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新时代各级党委更应坚决贯彻《条例》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支部工作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牢牢夯实执政基础。

第三,必须建立健全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体制机制,并从严落实基本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田会议决议把“支部建在连上”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当前,《条例》作为党指导支部建设的最新制度化成果,必须做好宣传和学习工作,并下大力气贯彻执行。

第四,必须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密切联系群众,保证了“党的军队”的人民性。新时代加强党的支部建设,应严格按《条例》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让基层党支部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综上所述,重视和不断加强支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条例》既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结晶,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创举。“支部建在连上”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条例》的贯彻执行势必会极大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办公厅〕

猜你喜欢
三湾优良传统支部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三湾那一抹红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宣扬“三湾改编”精神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与执政经验
三湾,转战千里来寻你(歌词)
中共第一次军队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