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2018-12-15 11:27万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美术

万婷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各种现代化新型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传统文化;传承

小学美术教育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开阔小学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小学学生的情感意识以及文化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对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并通过小学美术教育中所涉及的手工、绘画、书法等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门类,提高小学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促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教学,还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性,通过美术文化的创造性,将小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全面提高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发展美术形式和传统文化形态,陶冶学生艺术情操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在学习生活中的观察,去理解美的真谛,同时,富含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情感以及美术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民族文化素养。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

(一)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类型,感受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我国民间有着很多类型的美术形式,如,刺绣、剪纸、泥塑等,这些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物品来介绍这些民间美术类型,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教学“剪纸中的古老记忆”这一课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纸大赛”,在班级内进行剪纸艺术的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创造性以及多样性、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二)將传统文化以及生活实际巧妙结合开展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开展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各个地区的不同特色来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美术资源来开展美术教学,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比如,在学习“发现老房子的美”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与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来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家乡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充分利用小学美术教材,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以符合学生认知观念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计算机、节日风俗等都可以作为传承方式,从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逐渐深入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岳玮.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7(45).

猜你喜欢
传承传统文化美术
美术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