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2018-12-17 07:57刘勇王昊童军杰
记者摇篮 2018年9期
关键词:稿源挖掘有效途径

刘勇 王昊 童军杰

【摘 要】稿源问题是影响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科技稿源分布的分析,找出影响稿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提出深层次挖掘科技稿源的有效途径,为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科技期刊 稿源 挖掘 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规模庞大,稿源的流向及分布极度不均匀,经过国外知名学术期刊的一轮“筛选”,高水平的稿源又汇流到国内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面来,处于发展中的期刊更多时候只有面对“冷饭”“剩饭”,甚至“无米下锅”。另一方面,由于新晋本科院校学报用稿门槛低,往往造成人情稿、泡沫稿充斥,拉低了整体质量,导致更难吸收到优质稿件。

高校专业期刊是学校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是标志学校科研水平的有力载体,提高办刊水平、扩大学报影响力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破解稿源问题的“坚冰”,应是摆在办刊单位面前的长期重要任务。

一、科技期刊的稿源分布分析

以广州航海学院学报为例,分析稿源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格显示,(1)学报专家库及编委推荐的稿源数量贡献不大,期刊专业水平认知度不高,编委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举办与参与的学术活动不多,同行间的交流不够,期刊的知名度不高;(3)具有高校及科研院所背景的期刊,其主要稿源还是来源于本单位及已有的资源方面,这种较大的依赖度,某种程度会导致期刊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少活力,对外吸引力不强;(4)稿源的层次不高,多数来源于高职院校和研究生论文,专业的前沿性和引领性不高。

二、探索挖掘稿源的几条途径

1.苦练内功,提高办刊质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期刊出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期刊“生存”的根本,而内容、编校、设计、印制是标志期刊质量的四大“利器”,内容是期刊的核心,办刊人员,包括主编、编辑及校对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内容的审查及编校工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专家的外审作用,把握稿件内容的先进性、创新性及前沿性。发展中或竞争力不强的期刊往往是学术不端论文的投稿目标,编辑人员应苦练内功,练就一双慧眼,针对某些稿件,有必要要求作者说明其具体贡献,并要求署名作者亲笔签名,承诺对稿件的诚信负责。编辑还须提高媒介素养,掌握新的数字技术,由现在的单纯编辑文字生产模式转换为策划经营、全媒体业务一体化生产模式,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

2.坚持特色办刊,提高影响力。就广州航海学院而言,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报的办刊特色,广州航海学院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海运海事学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涵盖航海技术、船运工程等多学科的海事类大学,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作为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更应该秉承学校的这一特色,运用好这一批航運方面的专业人才,突出学报的海运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吸引更多的业内学者专家,共同把期刊办好,适当地增加航海类的“人文专栏”,既丰富期刊的内容和功能,又宣传和弘扬人文精神,增添艺术氛围,提升期刊的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3.以期刊为载体,搭建产学研平台。在学校科研及产学研的建设方面,期刊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尤其对于科研能力不强的单位更是如此,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项目的预研启动、试验过程及成果发布都可以在期刊上发表,合作的企业同样可以把企业的其他相关成果,通过专家和编辑的整理加工,在期刊上发表展示,在这个过程,期刊的稿源增加了,期刊内容得到充实,项目本身也有了好的总结与归纳,期刊可以在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4.将约稿权力“下放”,调动专家的积极性。对专业背景深厚,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专家学者,编辑部可以给予约稿指标(最多每人1-2篇),由他们直接决定稿件的录用,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审稿周期,充分调动专家们的积极性,避免了投稿者与编辑的前期沟通困难,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在这一过程中,等于期刊借助专家在专业领域内的声誉和影响,集聚部分稿源,而且是较为稳定的稿源。

5.参加业务培训,增进交流合作。办刊人员,特别是编辑人员应走出去,请进来,增强期刊与期刊之间、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互通,闭门造车,只会路越走越窄。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了解更多的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同时与同行交流互通,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了解自身的不足,可以在稿源方面,进行交流借鉴,推荐互通,彼此拓宽稿源渠道。

三、结论

通过对期刊的稿源分布分析,对主要稿源渠道进行分类,探索制定一些有效拓宽稿源的路径和方法,为下一步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源,进行编辑加工,直至出版发行提供基础和保障。广州航海学院是成立不久的本科院校,广州航海学院学报也正处在发展阶段,以广州航海学院为主体,联合其他高职院校共同组建广州交通大学的工作正在展开,这对我们学报,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我们的学报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期刊的建设思路,不可盲目地与核心期刊进行对比较量,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期刊自身特色的建设上面来。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 王昊.新晋本科院校学报稿源困境和组稿策略[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5(2):59-60;[2] 杨向卫.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范机制[J].法学教育研究,2015(1):350;[3] 徐静,刘冰.与时俱进的科技期刊编辑职能[J].编辑学报,2016,28(1):95-97.

猜你喜欢
稿源挖掘有效途径
科技期刊稿源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创办中文学术期刊《新能源进展》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