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芦苇荡: 三代人与“国鸟”的凄美情缘

2018-12-17 07:55王新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龙龙扎龙丹顶鹤

王新同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2018年5月,90后女孩徐卓在那首以自己姑姑为原型的歌声中,登上央视《朗读者》舞台,讲述了她一家三代人与丹顶鹤的凄美故事。美丽优雅的丹顶鹤,曾被300万中国网友推选为“国鸟”,但令人痛心的是,因为湿地被破坏,丹顶鹤被大量捕杀,这种稀世之鸟正濒临灭绝,目前全世界仅剩2000余只!

为了守护丹顶鹤,徐卓的爷爷付出了半生心血,徐卓的姑姑和父亲付出了生命。而她,又毅然放弃保研机会,从大城市回到人迹罕至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续家族初心……

父女同养鹤,

爱心姑娘曾获邓小平赞扬

徐卓一家三代人与丹顶鹤的感人故事,要从40多年前徐卓的爷爷那时说起。

1976年,黑龙江省林业厅开始筹建扎龙自然保护区,那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湿地。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保护不力,当时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仅剩140只。这种传说中的“仙鹤”一身傲骨又极其敏感,难以接近,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心急如焚!

当时,扎龙有一个名叫徐铁林的渔民,他曾好几次把受伤的丹顶鹤救回家养伤,等丹顶鹤伤好后再进行放飞。因为对野生动物心存大爱,又有饲养丹顶鹤的经验,徐铁林在当地小有名气。1976年,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慕名找到徐铁林,请他参与照料那140只珍稀的丹顶鹤。徐铁林就是徐卓的爷爷,时年39岁,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代守鹤人。

徐铁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着丹顶鹤,把它们看作宝贝。那时,有日本人曾找到徐铁林,提出想收藏丹顶鹤蛋壳,条件是用一辆别克轿车换两枚鹤卵。这对家境并不富裕的徐铁林是多大的诱惑啊,但他对此却从未动心过。

有一次,徐铁林在湿地发现两只小蓑羽鹤,这类小鹤很难成活,于是,徐铁林将小家伙带回家进行养育。徐铁林将小鹤搁在自己肚皮上过夜,还给它们盖上被子。然而,小家伙却不爱盖被子,老是踢腾,徐铁林就反反复复给它们盖好,生怕它们着凉。

徐铁林足足养了18天,两只小鹤分别长到一斤来重,渡过了危险期,他才把它们送回保护区。这一切都被徐铁林的长女徐秀娟看在眼里。徐秀娟,也就是徐卓的姑姑,因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经常帮着孵小鹤、喂小鹤,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丹顶鹤。

17岁那年,徐秀娟所在的高中停办了,从小爱鹤的她就跟随父亲来到保护区的鹤场。徐秀娟很聪明,进场第三天就能独立圈养小鹤,识别鹤的编号,记住每只鹤的出生年月。可是,不久她就遇到了点麻烦……

一只被徐秀娟取名为“赖毛子”的丹顶鹤专叼生人,那只丹顶鹤头几天对徐秀娟还很客气,像是知道她是徐铁林的女儿一样。但没过几天,它就耍起了威风,一见她就追着叼……夜里,徐秀娟睡不着觉,她苦苦思索:“怎样能让那个‘坏家伙不再叼我呢?它为什么就不叼爸爸呢?”

有一天,徐秀娟带着鹤群去甸子放风,不知不觉中,她在草垛子上睡着了,等她醒来的时候,一群丹顶鹤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这是它们在等她醒了一起回家呢!徐秀娟意识到,鹤通人性,只要真心付出,它们是能感受到的。

后来,“赖毛子”饿了,徐秀娟就赶快给它喂吃的,还帮它梳理羽毛,带它去外面溜达、捉鱼……凭着对鸟儿的关爱和耐心,那个喜欢叼人的小家伙终于被她驯服了,徐秀娟一走,它就会麻溜儿地跟着。

一段时间后,徐秀娟和所有丹顶鹤的关系都变得很“铁”,鹤群能在她的带动下跳舞、飞翔、唱鸣。有时,她冲着沼泽地一喊,飞了数公里远的鹤都会飞回来落在她身旁。当年,邓小平看了徐秀娟训鹤的场景,都赞叹不已!

徐秀娟在日记里用手绘记录小鹤孵化的整个过程,特别用心。短短3年,徐秀娟对孵化、育雏、饲养、放牧这些技术活都掌握得娴熟。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徐秀娟的悉心照料下,她饲养的小鹤成活率达100%,这在世界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事!

徐秀娟知道,救活丹顶鹤只是一个开始,湿地里到处都潜伏着危险,为了更好地守护它们,1985年,她选择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那时家里穷,徐秀娟瞒着父母偷偷卖了4次血,才凑齐了学费和生活费。

姐弟俩命丧芦苇荡,

《丹顶鹤的故事》震撼全国

20岁出头的年纪,身边的姑娘、小伙都开始谈恋爱了,也曾有人向徐秀娟示爱,但都被她拒绝了。心无杂念的徐秀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提前完成了学业。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徐秀娟来到刚筹建的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護区(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

每年,徐秀娟养的鹤都会迁徙到南方的盐城过冬,来年3月再飞回扎龙。徐秀娟心想:如果能在盐城建一个丹顶鹤种群,鹤们或许就不用迁徙了。于是,她从老家毅然带上3枚鹤蛋,仅靠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辗转2800多公里,历时3天3夜,一路小心翼翼地将3枚鹤蛋从东北带到了盐城。她决心在这座南方小城,为丹顶鹤开创一片新天地!

鹤卵娇贵,即使放在美国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未必能成功存活。到盐城后,徐秀娟每天细心地守护,仔细观察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直到鹤卵里钻出3只小雏鹤!

小家伙都成活了!徐秀娟开心地为3只小鹤取名:龙龙、丹丹、莎莎。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丹顶鹤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不仅如此,在徐秀娟的呵护下,3只小鹤长得非常强壮,83天后就飞翔在了盐城的蓝天上。国际专家来考察时发出惊叹:“这简直是个奇迹!”

在人工孵化+野外散养的“半野化”保护方式下,丹顶鹤的成活率最高,野性也保持得最好,所以,丹顶鹤成活长大之后,都会被放到野外散养。但是漫无边际的沼泽地里,危险却无处不在。

有一次,徐秀娟从扎龙老家再次来盐城,听到了丹丹触网死去的噩耗。当地果农在沼泽地边缘设置的隔离网成了飞禽的催命符。

“不久前,还和你一起去野外捉虫子,这才隔了几天,你的身躯怎么就僵硬了?”徐秀娟哭喊着,她想象着丹丹撞网后在网格间挣扎、纠缠,直至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绝望而无助地死去……

然而,徐秀娟还没从失去丹丹的悲伤里缓过来,龙龙又出事了。因为误食了寄生虫,龙龙必须打针吃药,徐秀娟整晚整晚地看护着它,只恨生病的不是自己。然而,最终龙龙也没能救活,口吐鲜血死去了。徐秀娟抱着龙龙还温热的身躯,号啕大哭……

龙龙死后的一个月里,徐秀娟一直在生病。从数千公里外的扎龙带过来的3个小家伙,如今只剩下了莎莎,心力交瘁间,徐秀娟又听到保护区里两只幼鸟走失的消息。

徐秀娟顾不上休息,朝着芦苇荡走去。第二天,接近黄昏的时候,走失的幼鸟回来了,却不见了徐秀娟的人影。大家在复堆河里发现了蜷缩着身躯的徐秀娟,她身体冰冷,已经没了呼吸。因不慎溺水而亡,徐秀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为了纪念她,盐城湿地附近1000多名群众自发聚在一起为她送行。

1990年,以徐秀娟事迹为原型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被朱哲琴演唱后,迅速风靡全国。那凄美的旋律和歌词催人泪下:“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徐秀娟走后,整个徐家都沉浸在悲痛里,然而,他们对丹顶鹤的爱却延续了下来。1997年,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从部队退伍,原本能进国企上班、捧起“铁饭碗”的他却选择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上了和父亲、姐姐一样的道路,当一名守鹤人。

徐建峰养鹤同样非常上心,事没干完不下班,鹤病了没治好不回家,为了鹤,他可以不顾一切。

有一次,雷电交加,暴风雨中几只幼鹤被惊飞了。徐建峰愣是追着幼鹤,把它们抢救了回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吓得大喊:“小徐,你小子不要命了?”这时的徐建峰已浑身是泥,衣服上啪嗒啪嗒直滴水。

不管多苦多累,徐建峰这个东北汉子从来没有抱怨过。然而,造化弄人,谁能预料,和姐姐相似的命运竟然也降临到徐建峰的头上!

2014年,在守鹤的第18个年头,徐建峰在护鹤返回途中,因为过度劳累,驾驶的摩托车失控翻入水沟,徐建峰不幸遇难……这一年,他47岁。

家人在整理徐建峰遗物的时候,发现他工作证里藏着一张姐姐的照片。

三代人接力,

90后女孩放弃保研去养鹤

1993年出生的徐卓是徐建峰唯一的女儿。她听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长大。姑姑和父亲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她,也指引着她。

在徐卓的心目中,爸爸一直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直到后来,她看到了爸爸写的日记,才知道爸爸是个情感非常细腻的人。徐卓说:“日记里记录着爸爸每一天的工作,比如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给哪一群鹤做了防疫等。夜深人静时,每当爸爸想念我姑姑,就会在日记中写道:‘老姐你放心,人在鹤在,我一定会替你守护好它们!”

之后,徐卓做出了一个她人生中重要的决定——原本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的她,在爸爸去世那年转学到了东北林业大学,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读完本科后,徐卓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保研机会,毅然告别大城市回到扎龙,循着爷爷、姑姑、爸爸的足迹,成为第三代守鹤人。

对此,奶奶和妈妈一开始都很反对。扎龙湿地对他们而言,毕竟是徐家人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然而,語气温和的徐卓眼神里却透着坚定,她对家人说:“我总觉得,如果我继续做这件事,就好像爸爸还在我身边一样。”听她这样说,奶奶和妈妈潸然泪下,都不再劝阻她。

因为湿地被破坏,丹顶鹤被大量捕杀,这个美丽的物种正濒临灭绝……徐卓放弃保研而选择当守鹤人的初衷也与此相关,她说:“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我们家两代人已经为丹顶鹤在中国的繁衍生息做了不懈努力,到了我这一代不能断了传承……”

黑框眼镜、马尾辫,身穿蓝格子连衣裙和小布鞋,腼腆的徐卓朴实得就像一朵小花。一个90后的小姑娘本可以在都市中挥洒青春,但她却为了家人、梦想,放弃保研,挥别都市,选择到湿地与鹤为伴。徐卓在日记中写道:“我会让丹顶鹤与我们家的美丽情缘延续下去,哪怕像姑姑和爸爸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扎龙湿地的一只小鹤意外撞到了头,因为颅内出血而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徐卓心疼不已,像抱着一个婴儿一样抱着这只小鹤,亲抚它,给它冰敷,为它输液治疗。此时的她,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多年前的徐秀娟。

每天,徐卓小小的身影都会穿梭在高高的芦苇丛中。她的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记录着丹顶鹤饲养、繁育、防疫、救治的工作,还有栩栩如生的丹顶鹤手绘图。她延续着父亲的习惯,用实际行动续写着父亲的日记。

夏天,徐卓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在草丛间监测采样;冬天,徐卓在寒风里蹚进还没有完全封冻的沼泽地进行鸟类调查……在如花的年纪里,她并不是一朵娇弱的花朵,她坚韧地继承着一家三代护鹤人的意志。

说起丹顶鹤时,徐卓的眼睛熠熠生辉:“可能是造物主比较钟爱它们,偏偏它们似鸟中仙子,尤其张开翅膀集体冲向蓝天的时候,特别壮丽。”

从1975年到2018年,在徐家三代人40多年的守护下,如今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是丹顶鹤的天堂。目前,全世界野生丹顶鹤有2200只左右,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800多只,堪称“丹顶鹤的故乡”。

2018年5月上旬,徐卓受邀登上央视《朗读者》的舞台,讲述了家人用生命与鹤共舞的故事,看完节目,许多人都为之感动落泪。

丹顶鹤是至情至性的珍禽,守鹤人徐卓一家何尝不是重情重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家三代人用爱和生命践行着这句话。

猜你喜欢
龙龙扎龙丹顶鹤
带春回扎龙
丹顶鹤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龙去买菜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龙龙的理想
小蚯蚓找朋友
它们如此眷恋着湿地 丹顶鹤与白枕鹤: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