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健身俱乐部概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8-12-17 09:30吴晓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概述研究现状

吴晓伟

摘要: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从形成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中的重要支柱,而且发展前景也特别广阔,使人们公认的朝阳产业。研究现代商业健身俱乐部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商业健身;概述;研究现状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花钱买健康”的消费理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体育产业,隶属于服务行业,是指提供健身娱乐设施和传授健身保健方法的营利性组织(1)。研究商业健身俱乐部为国内健身俱乐部产品经营提供参考。

一、商业健身俱乐部概述

概念是从事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要明确概念就要运用定义与划分两种逻辑方法。在对商业健身俱乐部下定义时,国内许多专家都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张显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一文中提出“商业健身俱乐部是指提供健身娱乐设施和传授健身保健方法的营利性组织”(2),他指出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核心应该是它的营利性,无营利性则显然不是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概念范畴。

柳伯力在《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中指出“一般认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身体锻炼、康复保健、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要,而向消费者提供场地、器材、技术指导及相关服务等产品,并且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体育经营实体或组织(3)。

胡汨在《商业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经营性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为了满足大众追求身心健康需求,提供以健身课程为主要载体的有偿性服务机构。它具有商业属性,将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4)。

曲进等在《我国经营性健身健美俱乐部营销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中也指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营性健身健美俱乐部是一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5)

综上所述,认为商业健身俱乐部包括经营者、消费者、经营场所、服务的产品等几个要素,其中服务产品是核心要素,它决定着俱乐部的发展。同时商业健身俱乐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营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为消费者提供无形服务,以一些健身器材、技术指导为载体;3、目前大多数商业健身俱乐部实行会员制;4、商业健身俱乐部能够促进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其核心特征是盈利性。

二、商业健身俱乐部产品模式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产品在市场上包括实体商品、服务、体验、人物、地点、组织、信息和创意等(6)。与其它产品不同,服务产品是无形的,它具有一些特性。而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产品不仅包括实体商品(包括一些力量健身器械、跑步机等),而且包括一些服务产品(教练提供技术指导等)、提供健身场所、组织等,可以说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产品是一种综合产品,以一种特殊的产品形式存在,以无形产品为主,它与单纯的有形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核心产品是俱乐部经营的项目,包括常规项目、休闲项目、特色项目与配套服务项目等。常规项目:如器械健身、有氧健身操、韵律搏击、芭蕾、形体操、瑜珈、街舞等,这些项目在所有大的健身俱乐部都存在,是比较成熟、吸引顾客的核心项目;拉丁有氧、踏板操、腰腹训练、健身球操是绝大部分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项目,这些项目相对比较成熟。配套服务项目:如体测系统、洗浴、美容、营养补剂等,这些项目是辅助顾客消费的,是顾客满意必不可少的因素。特色项目:如一些俱乐部的完美塑身系统,这些项目是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的亮点;普拉提、跆拳道、乒乓球、高尔夫器械、有偿私教等是所调查俱乐部中一半的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项目,这些项目比较普遍,有较高的市场开发价值(7)。

目前,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产品模式仍然停留在健身上,主要以健身房的形式提供健身场所,形式比较单一,各个俱乐部之间的差距不是太明显,这样各个俱乐部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小,应该改变传统的产品模式,与时俱进,发掘出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新颖产品模式,从而吸引消费者更多的参与到健身中来,从而促进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良好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付先锋(8)等研究者的总结研究,认为国外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史简述如下:

20世纪50年代,单一运动项目的健身俱乐部和健康水疗连锁店(HeaithSPA)开始出现,健身俱乐部产业在美国已经初见雏形。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俱乐部会员需求的多样化,俱乐部设施开始多元化,健身俱乐部开始在项目设置上加入有氧舞蹈、重量器械等运动项目和设施,大型的具有连锁性质的商业健身俱乐部开始出现。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健身行业,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入以及维持已有会员成为各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第一要务,俱乐部开始强调健身项目的设置及服务的质量。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身心疲惫的人们开始对形式单调、强度大的有氧健身失去兴趣,一些强度较小,能舒缓心情的健身项目受到健身消费者的青睐,像瑜伽、太极、气功等东方运动项目逐渐成为健身俱乐部的热门项目,俱乐部器材也开始向多趣味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许多个性化服务受到热捧,重量训练再一次受到重视。

(二)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起步比較晚,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期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出现。根据郑玉霞(9)和李小芬(10)对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历程的研究,本文将其发展历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形成期(1980—1990),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西方大量的的科学技术和新鲜思想开始被国人吸收,此时健身房与健美操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但此时主要是健身房,顾客以男性为主,投资规模较小。

第二阶段是稳步发展期(1991—1998),此阶段健身俱乐部投资规模扩大,有氧健身操发展速度较快,会员制概念开始流行,但由于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投资随着难以形成较大的效益。其产品模式主要是室内模式、力量房和有氧健身操等。

第三阶段是跨越发展期(1999—至今),自1999年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一些大型健身俱乐部开始涌现,以及国外一些大型连锁俱乐部的入驻,使我国的健身俱乐部迎来了跨越发展期,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械项目、健身操项目、健康测试、特色项目等开始涌现,我国的健身俱乐部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关于国内俱乐部产品研究方面,毛旭艳(11)在《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服务产品的研究》一文中对大、中、小型的健身俱乐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研究,提出俱乐部的健身项目要形式多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她以4Ps营销理论中的产品(Product)为立足点来营销健身俱乐部,很有意义。在《浅析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产品设计及会员管理》一文中,张新新(12)指出“俱乐部产品设计要考虑到俱乐部本身所处的市场地位,俱乐部自身的定位以及目前流行的健身运动项目等因素,要对客户群体健身需求进行分类研究,从而设置合理的健身服务项目,并且结合有效的经营方式,使客户达到健身目的”;武壕(13)对太原市健身俱乐部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太原市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俱乐部服务产品应是一种整体产品,教练、环境、沐浴、场所、休闲等都应当与课程共同构成俱乐部的完整服务产品。

注释:

张显.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18).

张显.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18).

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Vol28(l):27-28

胡汨.商业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

曲进等.我国经营性健身健美俱乐部营销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2

武赢.太原市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栾开建.天津市典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7.5.

付先锋.北京市青鸟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郑玉霞等.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5.

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26-31.

毛旭艳.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服务产品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vo1.26(3):21-23.

张新新.浅析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产品设计及会员管理.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Vol.26(3):256-257

武赢太原市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参考文献:

[1]张显.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 (18).

[2]张显.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 (18).

[3]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Vol28 (l):27-28

[4]胡汨.商業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

[5]陈岳东.社会转型期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理性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 (35).

[6]曲进等.我国经营性健身健美俱乐部营销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2

[7]武赢.太原市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8]栾开建.天津市典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7.5.

[9]付先锋.北京市青鸟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0]郑玉霞等.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5.

[11]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 (3):26-31.

[12]毛旭艳.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服务产品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vo1.26 (3):21-23.

[13]张新新.浅析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产品设计及会员管理.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Vol.26 (3):256-257

猜你喜欢
概述研究现状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