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心灵在书香里憩息

2018-12-18 18:20杨芳
陕西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书卷气叶儿吊兰

杨芳

窗外有一盆叶子镶白边儿的吊兰,从最初矮矮瘦小的一撮儿,稀疏的三四片叶儿,长高了一大截。那尖细的叶儿也次第张开,中间抽出来的三四根新枝条,已伸到了窗户外。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光影打在翠绿的叶子上,透出的阳光让绿更浓,白更亮,而那一条条白边儿仿佛嵌上了金子,莹莹地摇曳。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个人的寂静时光。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捧起书,一切渐渐远去,专注地读书,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文字?我想是因为,它能一语道破你的痛苦、你的快乐、你的回忆、你的软弱、你的欲言又止,以及你无法诉说的孤独,还有你直到最后也没有说出口的那些话……曾经以为四十多岁的我,损伤了听力,什么也干不好了,常常感到有些灰心丧气,后来学校照顾我做图书室管理员。拿起书本,翻开书扉,一缕缕书香萦绕着我,使我陶醉其中。与书相伴的日子,渐渐让我的心灵变得充盈起来。是书籍给了我充足的营养和明媚的阳光,怀着感激的心情读书,真正走进书本,与书中的智者对话,倾听他们对生命的思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书中都有,我安静地阅读、孤独地思考、冷静地取舍,在键盘上“舞蹈”,体验精神的慰藉,享受着写作的喜悦。

读完了《爱弥儿》《理想国》《瓦尔登湖》,接着读《民主主义与教育》《草房子》《做内心强大的老师》……当心中充满爱时,所有对未来的恐惧就消失了。手捧书卷反省自己,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写出来的最初是读后感,然后是教育中的思考。虽说不能“挥毫落笔如云烟”,但是心中有诗心,笔尖也会流出甘泉,心底会开出花朵。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劳累的心灵得以放松,紧张的神经得以舒缓,犹如轻松快乐的心灵之舞。简单的坚持,用心去发现,原来我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和轻松。

人们常说老师要有书卷气,提升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特别喜欢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话:“沉潜十年。沉下心来读书,潜入到历史的最深处,生命的最深处,社会的最深处,不求一时之功利,着眼于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几十年来,钱教授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励青年教师要胸怀理想、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勤读书、多思考,以自己的努力推进祖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他的勤勉正直、热情执著和赤子之心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在追梦之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钱教授之所以广受敬仰,与他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分不开。面对未知的世界,沉下心来读书,静静地读一本书,细细地品味,放飞思绪,让心沉淀,这样的感觉,如同做了精神瑜伽。好的書籍也是挚友,一字一言,于无声处胜过千言万语。品味文字,细微间,如朋友般懂得,乐在书中。

诗人余秀华说:“在云上写诗,在泥里生活。”为灵魂读点书,让眼睛来一次旅行。阅读需要一种心境,需要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感觉。遇见好书总想如饥似渴地读完,这种相见恨晚似荡气回肠的爱情般,或是在饥渴难耐的世界,忽然遇到了甘露和佳肴。不停地读,不间断地写,心中时有所悟,笔下的文字就像泉水汩汩冒出来。

当我看书累了,我的眼睛会飘向窗台上的吊兰,那些逐渐变绿的老叶,也绽放出新的气象;那些新生的叶,仿佛绿色的精灵在枝条上荡秋千,摇晃着银生生的白边儿,新枝上还长出了一簇簇的新生命。“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缕书香,就这样在我的生命里,轻轻地飘散开来。

教师,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用写作升华自身的价值,用写作让生命发出璀璨的光辉。让我们爱上读书和写作吧,让读和写帮助我们提升品质,促进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
书卷气叶儿吊兰
涵养书卷气
吊兰“生出”了小宝宝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复活的吊兰
南瓜
我的植物朋友
书卷气
叶儿
小树
种一盆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