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化自信

2018-12-18 19:10方贞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

方贞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实施者,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维护者。教育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对他们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文化自信的提出给了教育者坚实的力量,为他们增强教育信心提供了方向,通过提高自我文化自信的途径来实现自我教育,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形式自信的向受大学生传播具有时代性的意识形态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文化自信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自信被提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肩负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践行者,把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导给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达到教化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服务的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疯狂的”自我思想构建阶段,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潮的“洗礼”和网络文化的盛行,大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越来越广泛,对自我意识、自我观点的维护特别的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将以怎样的姿态通过怎样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来引导他们的精神建构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文化自信的提出犹如春风扑面而来,它是一种开放的力量,让教育者重试教育的自信,从实现自我教化到教化他人,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来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一、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自觉的构建文化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服务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者,首先他们得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知识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具备无疑都需要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化、自我历练来形成,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是关键,顾名思义就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广义的文化是指“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中华文明”,它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的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根的滋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立足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民族精神,以文育己、以文化己,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用文化的手段来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是具有思维能力和主体能动性的大学生,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理论体系是面向全国人民,某种程度上却形成了受众层面有限的态势,上升到政治高度的理论知识都枯燥,生涩,不够生活化,教育者在践行育人的过程就必然艰难,如何让高度的意识形态变得生活化,这就需要文化的艺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跟文化结合起来,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传播枯燥的意识形态内容,教育者要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不断的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的投入,不要怕大学生排斥,以身作则,以正面的姿态告诉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他们成长为四有新人的有力武器。再次文化具有时代性,是每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写照,反映了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教育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学习时代的精神,与时俱进,从时代中去认知中华民族的历史,运用历史去“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1]P351不断的探索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文化育人的角度以情感化人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哪些方面构建文化自信

“教育者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主要是指教育者履行职能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基本条件的总和”[2]P1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跟大学生紧密相连,有着先决的条件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他们是向大学生教授知识的良师,更是在生活上给予帮助的益友,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熏陶教育对象,这就要求教育者深化自己的文化修养,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第一、自我提升层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社会感悟力和道德责任感,教育者不仅要学习直观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习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具备良好的文化品位,以文化自信所蕴含的精神作为构建自我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形成新的文化思维,把文化作为形成思想道德品质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教学提升层面:通过以文化育人的方式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本质就是以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为目的,而价值观部分的概念、理论往往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要注重采取文化的模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教授理论课知识,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鼓励他们以文化创作的形式内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教师还要注重提升教学话语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要具有时效性,及时把体验感受和最新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来增强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度,把原有的内容僵化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用“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相接近的元素和内容来表现教材话语的文化性和生活性。”[4]

第三、与学生联系的层面:“高校是以文化方式教化人的主要阵地”[5]教师要以情感培育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增强沟通内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点,找准文化接受的靶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以文化自信的姿态去鼓励大学生提高文化自觉性和文化敏感度,与他们一起积极的进行文化体验,相互学习、提高,共同为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自信努力。

总之没有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也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而承载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则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建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他们要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的信心,坚定主流意识形态自信,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解读能力,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践行在文化体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走进新时代,国家许我以信心,我许国家以未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定并为此奋斗的信念。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5]卢雷,袁久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1).

[4]李超民,茹奕蓓.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学术论坛,2017 (5).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高校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