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侠”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018-12-19 11:16朱林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网络大学生

摘 要 “键盘侠”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网络现象。“键盘侠”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言辞偏激,战天斗地;人云亦云,跟风而上。“键盘侠”现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着力加强主渠道、主旋律教育,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建设,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政治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键盘侠” 网络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键盘侠现象研究——基于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视角”(项目编号:2632018PY2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立项研究课题“‘键盘侠现象研究——基于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视角”(课题编号:LX2018Y1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林,中国药科大学纪检监察室纪检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319

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极为重要的交往载体和生活方式。网络世界无边无际、无所不有,充斥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人和事,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类人——“键盘侠”尤为“知名”,可谓“凡有人处,就有江湖”,凡有网络处,就有“键盘侠”。在许多人看来,“键盘侠”犹如网络中的“牛皮癣”,令人生厌,但却难以根治。

作为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热衷网络的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网民中无疑也存在着一些“键盘侠”。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来看,网络己成为青年大学生表达政治诉求,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文化-社会”现象,“键盘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表现又是一种政治社会化不足、不健全的表现(如“键盘侠”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思维不足,网络伦理、道德自律不足,政治行为和实践不足)。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正确地实现政治社会化,摆脱“键盘侠”困境,成为当前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键盘侠”的基本特点

“键盘侠”(keyboard man)是网络流行语,指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或冷漠自私,但在网络世界里则敢作敢当或正义凛然的一类人。

“鍵盘侠”具有如下特点:

(一)坐而论道,纸上谈兵

“键盘侠”以键盘为“利器”行走“江湖”,“键盘在手走遍天下无敌手,键盘离手充耳不闻抱头走”,缺乏行动支持,往往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且“键盘侠”时常以福尔摩斯自居,动辄认为“此事必有蹊跷”、定有猫腻,心中颇多疑虑。

(二)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键盘侠”时常采取双重价值标准,自己先入为主地立于道德制高点,以正义的代言人自居,上纲上线,把责任推给他人或社会,对他人或社会吹毛求疵般地批评指责,仿佛“举世皆浊我独清”。

(三)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键盘侠”一般思维片面、认知粗浅,常常借助某些新闻事件等挑起“波澜”,但对于事情本身的真相往往是有意无意地“只说其一,不说其二”,甚至只看一眼新闻的标题就开始用暴力语言“狂喷”的也大有人在。

(四)言辞偏激,战天斗地

“键盘侠”经常义愤填膺、出口成“脏”,甚至胡搅蛮缠。看问题容易情绪化、非理性,时不时就对着他人、政府、社会进行“炮轰”,怨气、戾气颇重。

(五)人云亦云,跟风而上

“键盘侠”容易成为“跟风者”,被他人特别是那些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观点所裹挟,并不知道或不愿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不实信息和谣言的传播者。

“键盘侠”现象的出现,有其内外部原因。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便捷性,部分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的网络素养的不足,网络世界中的从众心理,不良风气和社会现象给民众带来的“刺痛感”,某些人、组织对网民别有用心的挑拨、唆使等,都会促使“键盘侠”们“大行其道”。

二、“键盘侠”现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是指个体学习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内化政治价值观,形成个体必要的参政议政等政治技能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个体在与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主流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提升政治认知,形成政治能力,完善政治人格,逐步成为合格政治人的过程。

“键盘侠”现象对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反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许多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抱打不平、行侠仗义的英雄情怀、侠客情结。济公、罗宾汉等传说妇孺皆知,说明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人们同样都崇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豪杰。毋庸置疑,侠,具有道义上的正面性。

1.“键盘侠”现象有利于大学生拓展政治视野,交流政治价值观,表达政治诉求,参与舆论监督,融入民主政治进程。“键盘侠”角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参政议政、弘扬公平正义的通道,降低了政治社会化的“成本”。

2.“键盘侠”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同情、质疑、批判、民主以及“不做沉默的大多数”的担当精神(“键盘侠”毕竟批评了、愤怒了、申讨了,虽然这种担当还不够具体、实在、到位)。

3.“键盘侠”的声音经过正确引导,也可以汇入社会正常的主流声音中。一些事件经过“键盘侠”的呼吁、发酵和推动,真相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民众面前,引发人们强烈的关注和思考,问题才得以撼动和妥善解决。如果人人都噤若寒蝉、三缄其口、明哲保身,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极为可怕的。

(二)消极影响

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键盘侠”则被解构为一种负面的身份符号:这类人遇到事情,在现实中置身事外、绕道而行,在网络上却义愤填膺、夸大其词。

1.“键盘侠”在现实中的胆小怕事与在狠敲键盘时彰显的“指尖上的勇气”,在线下的冷漠自私与在线上的正义感爆棚,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容易形成“分裂型政治人格”。这种“分裂型政治人格”,对于走出“见义不为”的困局,对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并无益处。

2.“键盘侠”一方面拿着“放大镜”、“扩音器”,断章取义式地对某些事件进行人为放大、大肆渲染,另一方面又拿着“过滤镜”、“消音器”,对某些事实或声音采取选择性地“忽略”、“无视”态度。盲人摸象,只摸一面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时,“键盘侠”连断章取义也不要了,直接无理由地向他人或社会“开喷”、“开火”,甚至出现反现实、反社会倾向。这有可能会冲淡主流政治价值观念,影响网民对政府管理等方面的认同度,影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3.网络具有放大效应,“键盘侠”通过道德绑架等手段容易误导舆论和民众,更可怕的是“键盘侠”情绪化、碎片化的“口水”极易淹没本来就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的理性观点,导致网络价值观、网络伦理道德的混乱和理性的缺失。前一段时间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小凤雅事件”中,谎言为什么深深伤害了无辜者,应该深思。

4.有的“键盘侠”实施网络暴力或散布、传播谣言的行为,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相对于正面的事件和行为而言,负面的事件和行为给个体带来的记忆要更深刻、持久。换言之,负面伤害比正面鼓舞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更具“威力”。古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用来形容“键盘侠”这方面的负面影响极为贴切,“键盘侠”的“侠”之精神沦落为“山寨”版。

怎样让现实中的人们不再冷漠自私、让今天躲在键盘后“行侠仗义”的“键盘侠”能够成为明天街头“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英雄好汉”?对于大学生来说,怎样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担当并付诸正确参政议政的积极行动,乃是克服“键盘侠”现象困境的关键所在。

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应对措施

大学时期的个体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形成政治观和政治人格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键盘侠”的不足,正确地实现政治社会化,对于大学生成为合格的政治公民,积极发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带动作用,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培养的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主渠道、主旋律教育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要进一步发挥“两课”、形势与政策课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优势。要拓展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规范、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加强时事政治、民生热点等现实问题的剖析点拨,也要关注、关心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为大学生释疑解惑。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那种照本宣科、就事论事的方式,从课堂、书本教育扩展到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政治观和方法论,全面、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网络热点问题,增强网络辨别思考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

(二)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建设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集体无意识”效应,“键盘侠”容易成为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所说的容易受他人影响、不具备理性思考的那类群体。要加强网络监管,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整治網络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政治环境。要建设高效的网络文明工作队伍,培养优秀的学生意见领袖,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传播网络好声音。要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技术运用,对一些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屏蔽,斩断传播途径。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道德观,构建文明健康的网上政治生活。网络等媒体也应主动回应“键盘侠”的关注点,及时发出真实、专业的声音,消除“键盘侠”质疑或炒作的“由头”。

(三)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导向、激励、调适、规范、塑造等育人功能。在此,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党政部门通过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依法治校等举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校园氛围,积极发挥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熏陶、带动、辐射作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政治性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党员大讲堂、课前“微团课”、模拟“联合国”、“两会”小记者、校园“大使馆”、模拟法庭等,培养大学生的参政议政积极性、政治技能和责任担当意识。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潜隐性、渗透性、生活化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不足。

(四)加强大学生政治实践锻炼

“侠”者,关键在义举、行动,而“键盘侠”最缺乏的恰恰是行动。有些大学生喜欢“宅”在网上,在网上表达各种意见,但在现实中对公共事务等却不感兴趣,不愿参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键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线上走到线下,培养参与公共事务、参政议政的热情,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实践,同时,把所学的政治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也有助于加深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与见解。要为大学生搭建政治社会化的锻炼平台,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党团活动、学生事务管理、学生组织和社团职务竞选等校内活动,以及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政治观察、党政机关实习见习等校外活动,不断锻炼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辨和参与能力,助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隗延章.王凤雅事件全复盘:谣言、网络暴力和一个无计可施的底层家庭.中国新闻周刊.2018(20).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网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