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12-20 00:35聂洪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循证

聂洪波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儿科,四川 自贡 6432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患儿可出现胃肠道不适、紫癜及关节疼痛等症状。

中医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有研究指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1]。为了进一步探究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的效果,笔者对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20例,女性23例;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0岁,平均年龄(6.08±2.08)岁。中医组患儿中有男性18例,女性2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1岁,平均年龄(6.84±2.4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这两组患儿均进行药物治疗。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皮肤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对中医组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方法是:1)过敏性紫癜多为血热妄行证。因此,护理人员应避免让患儿食用热性、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胡椒、干姜、生葱及海鲜等)。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患儿存在食物过敏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避免让患儿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让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在患儿发病的初期,禁止其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告知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养成少食多餐、按时就餐的饮食习惯。若患儿发生消化道出血立即让其禁食。在其便血、呕血等症状消失后,让其食用面条、稀粥等软质食物。2)对于存在风热伤络症状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将其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定期对其病房进行通风和清洁。对于存在发热症状的患儿,避免让其在出汗后着凉。及时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其身上的汗液,并及时为其更换已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协助患儿取舒适的体位,让其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对于存在气不摄血症状的患儿,可适当调高其病房内的温度。对于存在腹痛症状的患儿,应注重对其腹部进行保暖护理(不得对其腹部进行热敷)。对于存在阴虚火旺症状的患儿,应适当调低其病房内的温度,并避免让其穿过多的衣物。3)过敏性紫癜患儿常存在关节肿痛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采取关节功能位休息,避免其关节受到压迫,并定时使用芒硝袋对其关节肿痛部位进行外敷。告知患儿家长让患儿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定时为患儿剪指甲,以防止其抓伤皮肤。对于皮损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遵医嘱在其患处涂抹一效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的评分、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价表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评价表的评价指标包括身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总分为100分。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对护理依从性的评价标准

1)完全依从:患儿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90分。2)部分依从:患儿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为60~90分。3)不依从:患儿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60分。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对护理的依从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对护理依从率的对比

中医组患儿中对护理的态度为完全依从的患儿有24例(占55.81%),为部分依从的患儿有17例(占39.53%),为不依从的患儿有2例(占4.65%)。对照组患儿中对护理的态度为完全依从的患儿有11例(占25.58%),为部分依从的患儿有16例(占37.21%),为不依从的患儿有16例(占37.21%)。中医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率〔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771,P=0.000)。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接受护理前,中医组患儿身体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50.89±6.58)分、(51.36±6.78)分、(51.29±5.85)分、(51.22±6.43)分,对照组患儿身体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51.14±6.35)分、(51.42±6.45)分、(51.18±5.45)分、(50.99±6.72)分;两组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中医组患儿身体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74.12±6.45)分、(76.65±6.85)分、(74.05±6.95)分、(78.75±6.85)分,对照组患儿身体功能的评分、生理功能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情感功能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68.25±6.76)分、(66.68±6.57)分、(68.36±5.28)分、(69.25±6.36)分;中医组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分组 例数 身体功能的评分 生理功能的评分 社会功能的评分 情感功能的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中医组 43 50.89±6.58 74.12±6.45 51.36±6.78 76.65±6.85 51.29±5.85 74.05±6.95 51.22±6.43 78.75±6.85对照组 43 51.14±6.35 68.25±6.76 51.42±6.45 66.68±6.57 51.18±5.45 68.36±5.28 50.99±6.72 69.25±6.36 t值 0.179 4.120 0.042 6.888 0.090 4.275 0.162 6.665 P值 0.858 0.000 0.967 0.000 0.928 0.000 0.872 0.000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

中医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7.85±1.98)d,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平均为(14.89±3.56)d。中医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3,P=0.000)。中医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平均为(9.78±2.98)d,对照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8.01±4.95)d。中医组患儿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1,P=0.000)。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关节肿痛及消化道不适等,其肢体活动功能可受到严重的影响[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3]。在本次研究中,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采用中医循证护理模式对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率及接受护理后其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总而言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医循证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率。

猜你喜欢
紫癜过敏性循证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循证护理》稿约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