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脑卒中急救标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的效果研究

2018-12-20 00:35蒋华龙李蓓蓓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急性期溶栓缺血性

蒋华龙,李蓓蓓

(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2300)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60%~80%[1]。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是进行溶栓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时机尚缺少统一的标准,而且多数医院尚未建立对此病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绿色通道,严重影响对其进行急诊救治的效率,进而影响其预后。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脑卒中急救标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68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有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其病程均<3 d。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精神病患者。该医院从2017年1月设立脑卒中中心,将设立脑卒中中心前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设立脑卒中中心后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参照组的34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6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4岁,平均年龄为(66.32±1.52)岁;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13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21例。在研究组的34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5岁,平均年龄为(66.88±1.22)岁;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14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脑卒中急救流程进行急诊救治,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密切监测其病情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其血压的水平和血糖的水平。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为其调整血液的粘稠度和血脂的水平。3)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同时对其进行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治疗。4)为患者补液,以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5)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对患者进行降颅压治疗[2]。6)对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在得到其家属许可后,立即对其进行溶栓治疗。7)在患者转入专科或出院后,再让其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脑卒中急救标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脑卒中中心的人员需在15 min内完成对其病情的会诊,并在0.5 h内完成对其进行头颅CT检查的工作,在其病情得到初步确诊后,立即为其开辟脑卒中治疗的绿色通道。此流程的执行标准是:患者在脑卒中中心进行救治的时间不可超过45 min。2)对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必须在1 h内完成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及让其确认签字的流程,然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3)对不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需尽快将其转入脑神经科进行后续治疗。4)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由康复医生指导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和ADL(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评分。1)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10 d和第30 d,使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估。2)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10 d、第30 d和第90 d,使用AD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3]。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10 d和第30 d,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NIHSS的评分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的第10 d 治疗后的第30 d参照组 34 12.55±3.42 8.76±2.24 6.51±1.24研究组 34 12.93±3.11 8.23±1.89 4.43±1.20 t值 15.67 0.46 0.11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的第 10 d、第 30 d和第 90 d,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ADL的评分均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分,)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的第10 d 治疗后的第30 d 治疗后的第90 d参照组 34 33.67±21.54 46.11±23.92 52.77±28.51 56.36±34.62研究组 34 32.99±21.85 57.61±42.33 83.29±33.96 87.86±34.67 t值 16.32 0.79 0.22 0.2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260万左右,预测到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达到3亿。杨璐等[4]的研究表明,通过建立脑卒中中心及溶栓绿色通道,可明显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就诊至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进而提高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的效率,改善其预后。通过设立专业的脑卒中处理小组,可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行院前早期识别、公众认知、院内诊断、溶栓治疗等各个急诊环节,缩短患者从发病至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对其进行救治的效果,改善其预后[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后的第10 d和第30 d,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NIHSS的评分均更低;在接受治疗后的第10 d、第30 d和第90 d,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ADL的评分均更高。这说明,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脑卒中急救标准流程进行急诊救治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对其进行救治的效率,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急性期溶栓缺血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