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柴胡汤对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12-20 00: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热腑柴胡大脑

钱 进

(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新疆 巴楚 8438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中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1]。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的范畴,其病机多为瘀血阻络,精血耗损,气血逆乱,致使脑脉痹阻。为了分析和探讨用大柴胡汤对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笔者对48例此病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大柴胡汤组。在大柴胡汤组患者中,有男14例(占58.33%),女10例(占41.67%);其年龄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66.82±2.36)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2~35 h,平均病程为(14.08±3.36)h;其中,合并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和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的患者分别有2例(占8.33%)、5例( 占 20.83%)、3例( 占 12.50%) 和 1例(占4.17%)。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16例(占66.67%),女8例(占33.33%);其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为(65.18±2.35)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2~38 h,平均病程为(14.51±3.24)h;其中,合并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和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的患者分别有3例(占12.50%)、4例(占16.67%)、2例(占8.33%)和1例(占4.17%)。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抗凝、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保护脑神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于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在6 h以内的患者,用尿激酶或阿替普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在使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用大柴胡汤对大柴胡汤组患者进行治疗。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柴胡24 g,枳实15 g,黄芩12 g,大黄 10 g,清半夏 15 g,生姜 10 g,白芍 5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2]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佳)。

1.4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超过95%,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显效: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0%~95%,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未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好转: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69%,其临床症状有所减轻,遗留轻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无效: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30%,其临床症状未减轻,遗留中重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大柴胡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参照组 24 10.03±5.24 6.98±3.07 2.460 <0.05大柴胡汤组 24 10.32±5.05 4.92±2.39 4.735 <0.05 t值 0.195 2.593 P值 >0.05 <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大柴胡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参照组 24 59.74±8.42 65.26±5.81 2.643 <0.05大柴胡汤组 24 58.17±9.07 78.13±3.46 10.072 <0.05 t值 0.621 9.323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大柴胡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或突然中断,从而导致其脑组织缺血、缺氧或坏死。目前,西医多采用溶栓药、抗凝药、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该病。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的范畴,其病机多为瘀血阻络,精血耗损,气血逆乱,致使脑脉痹阻。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占该病患者总数的50%以上。在本研究中,笔者用大柴胡汤对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柴胡汤中的柴胡可升阳举陷、退热疏肝,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芍可止痛止汗、平肝养血,枳实可化痰消痞,大黄可解毒凉血、祛瘀清热,生姜可活血驱寒,清半夏可燥湿消痞、化痰止呕。全方可共奏活血化瘀、化痰消痞、疏通脏腑之功。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用常规西医疗法对痰热腑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大柴胡汤对其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热腑柴胡大脑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甘油三酯、白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化痰通腑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病人ACTH、CORT的影响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柴胡治疗猪感冒症的临床观察
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分析